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390篇
  免费   1570篇
  国内免费   2755篇
测绘学   315篇
大气科学   188篇
地球物理   961篇
地质学   7622篇
海洋学   843篇
天文学   71篇
综合类   451篇
自然地理   264篇
  2024年   59篇
  2023年   268篇
  2022年   290篇
  2021年   254篇
  2020年   261篇
  2019年   326篇
  2018年   251篇
  2017年   280篇
  2016年   305篇
  2015年   360篇
  2014年   443篇
  2013年   359篇
  2012年   467篇
  2011年   500篇
  2010年   395篇
  2009年   458篇
  2008年   462篇
  2007年   419篇
  2006年   389篇
  2005年   382篇
  2004年   321篇
  2003年   315篇
  2002年   331篇
  2001年   313篇
  2000年   298篇
  1999年   287篇
  1998年   267篇
  1997年   231篇
  1996年   190篇
  1995年   176篇
  1994年   162篇
  1993年   150篇
  1992年   152篇
  1991年   182篇
  1990年   125篇
  1989年   97篇
  1988年   27篇
  1987年   27篇
  1986年   29篇
  1985年   23篇
  1983年   7篇
  1982年   13篇
  1981年   12篇
  1980年   12篇
  1979年   6篇
  1977年   3篇
  1966年   3篇
  1957年   3篇
  1948年   2篇
  1945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91.
黄蓉 《甘肃地质》2010,(4):75-78
骨架砂体是沉积盆地内发育的同沉积输导体系。通过重点解剖东营凹陷南坡东段沙三段中、上亚段三角洲骨架砂体及沙二段河流相骨架砂体各静态地质要素发育特征,与油气显示特征相结合,发现砂体厚度、顶面形态与油气显示关系不明显;而砂体产状、物性与油气显示关系较好,砂体的产状和油气运移动力之一的浮力有关,而物性则与油气运移的毛细管阻力有关。倾角越大、物性越好,油气显示越丰富。因此确定产状、物性是影响砂体输导性能的主控因素,产状和物性的耦合控制了油气的优势运移路径。  相似文献   
992.
对产于辽宁丹东三股流花岗闪长岩体外围的五龙与四道沟大型金矿床地质、流体包裹体岩相学及测温特征进行对比研究表明,五龙与四道沟金矿床成因存在一定差异。五龙金矿床含金石英脉与四道沟金矿床早期石英脉成矿流体主要来自于三股流岩浆活动,而四道沟矿区主矿化阶段成矿流体来源可能与矿区燕山晚期中酸性脉岩活动有关。  相似文献   
993.
真空预压法加固吹填土的孔隙水压力试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利用真空预压法处理吹填土时,孔隙水压力变化常常反映土体固结程度的好坏。通过6个模型箱试验,监测不同排水系统下孔隙水压力变化,确定有效排水体间距。研究发现0.4m间距的土内孔压下降效果比0.8m间距的土内孔压下降效果好;排水体内的孔隙水压力与排水体类型有关,且距离排水体10 cm处土体内的孔隙水压力仅为排水体内孔隙水压力的1/2弱;滤膜排水系统中的吹填土孔隙水压力下降幅度最快,B型排水板系统次之,而砂井系统最慢。另外,对于吹填土而言,排水体有效间距介于0.4m与0.8m之间,其中滤膜的有效间距最大,B型排水板次之,砂井远小于前两者。  相似文献   
994.
首次提出均一捕获的中高盐度NaCl-H_2O溶液包裹体出现的3种类型(T_h>T_m、T_h=T_m、T_h|△V_s|,即在NaCl饱和曲线上温度小于Tr点温度(|△_l|=|△V_s|时的温度)段捕获包裹体的T_h=T_m,T_h或T_m为其捕获时温度。当包裹体的|△_l|≤|△V_s|,即在NaCl饱和曲线上温度大于或等于Tr点温度段捕获的包裹体的T_hT_m,T_h是该类包裹体捕获的最低温度。在温度和密度均大于Tr点的等容线上捕获的包裹体的T_h相似文献   
995.
延边地区是中国东北部陆缘浅成热液金铜矿床发育的地区之一,广泛发育着浅成热液金矿床、中温热液金(铜)矿床和中深成中高温热液富金铜矿床(类斑岩型);富金铜矿床的成矿时代发生在105~102 Ma,为了进一步确定浅成热液金矿床与中深成中高温热液富金铜矿床的成矿动力学背景,采用流体包裹体的~(40)Ar/~(39)Ar激光探针定年法,对该区典型浅成热液金矿床进行了精细的年代学测定,获得刺猬沟金矿床、五星山金矿床和杜荒岭金矿床的脉石矿物石英流体包裹体的~(40)Ar/~(39)Ar等时线年龄分别为(141±7)Ma、(123±7)Ma和(107±6)Ma,其中刺猬沟金矿床((141±7)Ma)和五星山金矿床((123±7)Ma)的脉石矿物石英流体包裹体含有过剩放射性成因~(40)Ar,而杜荒岭金矿床((107±6)Ma)的脉石矿物石英流体包裹体几乎不含或含极少量过剩放射性成因~(40)Ar。结合最新获得的相关地质体的精细年代学成果,认定该区浅成热液金矿床成矿作用均发生在早白垩世晚期,或发生在早白垩世晚期火山喷发、浅成岩浆就位之后,其形成环境与富金铜矿床一致,为古太平洋板块向亚洲大陆正北向俯冲转入Izanagi-Farallon板块西向俯冲的构造转换期。  相似文献   
996.
微体化石在解决地层的归属问题上发挥了重大作用,根据新发现的几丁虫将苏泰103井的"上震旦统陡山沱组"、都4井的"中下侏罗统象山群"、葛9井的"葛村组"地层修改归属于志留系,纠正了以前的错误地质结论。在草9井的钻进过程中,根据孢粉化石确定已钻至浦口组,推测油气目的层已钻过或缺失,提前473.03m终孔,节省了钻井费用,创造了无形产值。  相似文献   
997.
百炉沟矿床是近年来在盛产斑岩_矽卡岩型钼矿床的河南栾川地区新发现的一处铅锌矿床,位于豫西南牛心剁穹状背斜之西侧,与栾川地区的南泥湖、三道庄、上房沟、马圈等斑岩型及斑岩_矽卡岩型钼矿床相毗邻。矿体呈脉状、板状产在中元古界变质碳酸盐岩-碎屑岩层中,受NWW向层间断裂构造控制。矿石由闪锌矿、方铅矿、黄铁矿、石英、方解石等矿物组成。矿石中石英和闪锌矿所捕获的原生流体包裹体有富液体气液两相包裹体、富气体气液两相包裹体、纯气体包裹体、含子矿物三相包裹体等4种类型,邻近分布,其均一温度相近,表明成矿过程中可能存在流体沸腾作用。气液两相包裹体的均一温度为180~327℃,以中温(250~260℃)为主;盐度 w (NaCleq)为4.0%~14.0%,以5.0%~9.0%为主;依据均一温度峰值所对应的压力(38.94~44.87 MPa),求得成矿深度为1.44~1.66 km。表明该矿床明显具有浅成、中温、低盐度热液成矿的特征。单个流体包裹体的气相成分至少有纯H2O蒸汽、N2+CO2+CH4、N2+CO2和N2+CH4等4种组合。矿石中石英和方解石内包裹体水的δDV-SMOW为-76‰~-90‰,方解石的δ13CV-PDB为-0.44‰~1.80‰,选取所对应的流体包裹体均一温度,计算得到包裹体水的δ18O为2.51‰~10.96‰,反映出成矿流体的主体为岩浆热液。矿石中硫化物的δ34SV-CDT为-1.2‰~10.9‰,其峰值(1‰~2‰)与该地区斑岩型钼矿床中的硫化物相近,指示其具有岩浆来源硫的特征。矿石中硫化物206Pb/204Pb=17.552~18.426,207Pb/204Pb=15.451~15.5794,208Pb/204Pb=38.264~39.637,反映出成矿金属主要来自于岩浆,有少量地层岩石铅的加入。百炉沟铅锌矿床应属受层间构造控制的中温岩浆热液充填-交代矿床。  相似文献   
998.
闹枝铜金矿床是延边内生金铜矿集区内的典型矿床之一,矿体主要为含金黄铜矿黄铁矿石英脉型。笔者运用显微测温、激光拉曼探针,对其矿物内的流体包裹体进行了系统研究。实验结果表明:①流体包裹体的类型主要为气液两相包裹体,其次为纯气相、富气相包裹体及纯液相包裹体,还有少量含子晶的多相包裹体;②流体包裹体的均一温度为150~410℃,与黄铁绢英岩、石英-黄铁矿、石英-多金属硫化物及石英方解石脉4个矿化蚀变阶段相对应的流体包裹体的均一温度分别为350~410℃、290~350℃、210~290℃、150~210℃;③流体包裹体的盐度w(NaCleq)为1.74%~20.97%,Ⅰ、Ⅱ、Ⅲ、Ⅳ矿化阶段成矿流体的盐度w(NaCleq)分别为2.396%~5.548%、2.24%~8.68%、1.74%~20.97%和6.3%;④流体包裹体的气体成分主要为H2O和CO2。结合前人的研究成果,笔者进一步确定该矿床的成矿流体具有深源岩浆热流体性质,在流体上升过程中曾发生过弱的沸腾作用,并在硫化物石英脉、多金属硫化物石英脉、方铅矿脉以及石英方解石脉形成过程中,伴有少量地下水或大气水的加入。  相似文献   
999.
单个流体包裹体LA-ICP-MS成分分析及在矿床学中的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流体对于热液矿床成矿过程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而古成矿流体最直接的代表是流体包裹体,流体包裹体研究是了解与成矿有关的一系列问题的重要钥匙。单个流体包裹体成分LA-ICP-MS分析是了解成矿流体成分特征的最重要手段之一。文章简要介绍了单个流体包裹体成分LA_ICP_MS分析技术及待测样品选取等方面的问题,重点归纳了流体包裹体成分LA-ICP-MS分析在矿床学中的主要应用,如成矿流体的特征、成矿流体的来源、成矿流体演化历程、诱发金属沉淀的原因、岩浆_热液矿床中金属的来源、元素在不同相中的分配、模拟计算。最后为LA-ICP-MS对单个流体包裹体成分测试的前景做了简单的展望。  相似文献   
1000.
迭代法计算H2O-CO2-NaCl包裹体均一压力的改进及其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在宋玉财等于2007年提出的利用迭代法计算流体包裹体成分及均一压力的基础上,结合Duan等通过热力学模拟研究所获得的最新的热力学方程及H2O-CO2-NaCl包裹体pVtx计算程序,对宋玉财等所提出的H2O-CO2-NaCl包裹体成分及均一压力的迭代计算法提出了改进意见,同时对其进行了适当的修改。文章利用中-低温条件下求解CO2在盐水中的溶解度及摩尔体积的方程,提高了原方法的计算精度,并将原方法的适用范围(均一温度≥300 ℃)扩展到中_低温(0~260 ℃)、中_低压力(0~1 000×105Pa)以及中等盐度的范围。本方法适用于求解CO2部分均一温度高于笼形物融化温度、不含石盐子矿物且完全均一到水溶液相的H2O-CO2-NaCl包裹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