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5篇
  免费   22篇
  国内免费   29篇
测绘学   3篇
大气科学   6篇
地球物理   9篇
地质学   87篇
海洋学   22篇
综合类   15篇
自然地理   34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8篇
  2022年   6篇
  2021年   8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10篇
  2013年   12篇
  2012年   14篇
  2011年   7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9篇
  2008年   13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8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5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7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1.
文章以宁连公路六合段膨胀土路堤填料为例,阐述了用生石灰改良膨胀土的试验方法和改良效果。  相似文献   
42.
通过对盐渍土施用硅肥后土壤及作物中氮、磷、钾、硅等营养元素的分析,发现施硅肥后土壤中的碱解氮、速效磷、速效钾和有效硅含量都有明显提高,小麦茎杆和籽粒中的氮、磷、钾、硅的含量也比对照处理的含量高,小麦抗逆性、光合作用等都有明显改进,增产幅度达22.7%;最后简要说明了硅肥对盐渍土的改良作用。  相似文献   
43.
当堤坝建在含有软弱夹层的地基上时,软弱夹层将对堤坝的稳定产生影响。本文利用改良圆弧法和圆弧法计算堤坝的安全稳定系数,并将两种方法在不同的材料指标、不同的坡坝、不同的夹层埋置深度和地震力作用的计算结果进行比较,分析夹层对堤坝稳定的影响,提出一些有意义的结论和建议。  相似文献   
44.
通过分析某高速铁路客运专线路基黄土填料土质改良试验成果,对采用石灰改良黄土的化学机理进行了分析探讨,指出经过改良的黄土能够作为高速铁路路基的填料,土质改良试验的主要任务是确定经济合理的配合比及最佳含水量。  相似文献   
45.
韩月旺  钟小春  朱伟  虞兴福 《岩土力学》2007,28(Z1):516-520
在渗透性大且富含地下水的砂砾地层中进行土压平衡式盾构施工,切削下来的土体具有渗透系数大、流动性差的特点,由于地下水的渗透使压力舱内支护土压力不能有效地施加到开挖面。通过压力舱土体改良技术,降低土体渗透性和提高土体的流动性是改善压力舱土体状态和提高支护土压力的重要措施。利用能够考虑大变形破坏的快速拉格朗日有限差分计算程序研究了压力舱土体改良效果对开挖面稳定性的影响,分析了压力舱土体渗透系数的降低对开挖面支护压力的影响关系,为土压平衡式盾构施工开挖面支护压力的确定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6.
段争虎  刘发民 《中国沙漠》2000,20(Z2):171-175
延津县风沙土系黄河故道主流沉沙经风力搬运后发育而成,因而形成的各类土壤均具有质地轻粗,有机质贫乏,保肥能力弱和富钾缺磷等特点。所以,在改良利用上应该积极营造防护林,引黄淤灌,创造细土层,改造粗骨性,大力施用有机肥,因地制宜,综合发展,并以广开肥源,种植绿肥,培育和提高土壤肥力为重点。  相似文献   
47.
改良膨胀土筑堤技术研究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利用改良膨胀土作为高速公路路堤填筑材料是宁淮高速公路需要解决的主要问题。尽管室内试验论证可以用石灰改良膨胀土性质,但现场石灰改良土施工还要解决三大问题:石灰拌和均匀性和石灰含量的检测问题、现场压实方法和压实度控制问题、现场压实改良土的胀缩性和强度是否满足高等级公路路床和路基的要求问题。结合宁淮高速公路先导段施工,设计了试验段进行现场试验。试验结果表明,通过合理的施工工艺、有力的质量控制,改良膨胀土能够满足设计要求。改良土已经不具有膨胀土性质,胀缩性低,CBR强度高,是良好的路堤填筑材料。  相似文献   
48.
微生物矿化是近年来在土体改良工程发展起来的一个新分支,主要研究微生物活性在改善土体颗粒特性方面的应用。微生物诱导碳酸盐沉积(MICP)是实现土体生物胶结最常用的方法之一,该技术借助脲酶菌的代谢行为诱导碳酸钙,将松散的砂颗粒胶结成整体,从而提高了土体的力学性能。文章系统性地介绍了MICP研究中的脲酶菌矿化机理、相关处理方法、影响因素、衍生新工艺脲酶诱导碳酸盐沉积EICP及MICP技术在岩土领域的相关现场试验,并对MICP的实用性进行了总结,最后简要讨论了现研究阶段MICP工程应用所面临的挑战和潜在解决方案。  相似文献   
49.
《岩土力学》2011,(11):3460
建筑科学类,陈文化著,16开,350千字,280页,估价:29.00元,2011年8月出版,ISBN:978-7-114-09061-5本书主要介绍国内常用的地基处理或土壤改良技术和方法。全书共分5章。第1章为绪论。第2章介绍常见地基处理方  相似文献   
50.
大豆脲酶促沉碳酸钙(SUICP)是一种新型土体改良技术,碳酸钙充填土内孔隙、胶结土颗粒,必将提高地基承载力。为了定量研究SUICP 灌浆对砂土地基承载力的提高作用,开展了内径38.5 cm、高度100 cm的砂柱模型试验,碳酸钙沉积量为砂土质量的3%,基于静力触探试验对地基承载特性改良效果进行了研究。发现砂土地基SUICP 灌浆处理前的锥尖阻力平均值为0.564 MPa,处理后平均值为0.783 MPa,增加38.9%;侧壁摩阻力处理前平均值为19.08 kPa,处理后平均值为26.92 kPa,增加49.83%;砂土地基承载力处理前平均值为79.02 kPa,处理后平均值为108.64 kPa,增加了45.09%。SUICP灌浆提高地基承载特性的原因包括两个方面,一是碳酸钙将砂土颗粒黏结在一起使得颗粒变大,二是碳酸钙的填充作用使得土体更加密实。通过本研究证实了SUICP灌浆对砂土地基承载力的提高作用,解释了发生机理。研究中也发现砂土地基改良的均匀性并不理想,还要进一步探索其发生机理,并研发更好的灌浆技术提高均匀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