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760篇
  免费   770篇
  国内免费   1011篇
测绘学   303篇
大气科学   85篇
地球物理   294篇
地质学   2951篇
海洋学   389篇
天文学   166篇
综合类   248篇
自然地理   105篇
  2024年   33篇
  2023年   114篇
  2022年   141篇
  2021年   147篇
  2020年   144篇
  2019年   151篇
  2018年   148篇
  2017年   153篇
  2016年   147篇
  2015年   179篇
  2014年   263篇
  2013年   211篇
  2012年   223篇
  2011年   239篇
  2010年   189篇
  2009年   175篇
  2008年   157篇
  2007年   148篇
  2006年   141篇
  2005年   134篇
  2004年   95篇
  2003年   104篇
  2002年   96篇
  2001年   95篇
  2000年   88篇
  1999年   91篇
  1998年   95篇
  1997年   82篇
  1996年   73篇
  1995年   68篇
  1994年   62篇
  1993年   62篇
  1992年   77篇
  1991年   47篇
  1990年   55篇
  1989年   44篇
  1988年   12篇
  1987年   16篇
  1986年   7篇
  1985年   3篇
  1984年   2篇
  1983年   2篇
  1982年   2篇
  1981年   4篇
  1980年   2篇
  1979年   4篇
  1978年   2篇
  1958年   2篇
  1933年   2篇
  1922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454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81.
河北东坪金矿区水泉沟岩体的地球化学特征   总被引:17,自引:0,他引:17       下载免费PDF全文
魏菊英  苏琪 《地质科学》1994,29(3):256-266
水泉沟岩体主要由二长岩构成。主要矿物是碱性长石和斜长石,它们的含量高达80%以上。石英不多见,暗色矿物含量少。副矿物主要是磁铁矿、石榴石、榍石和锆石。交代结构发育,蚀变现象普遍。主要化学组分和微量元素含量及δ18O值变化范围大。该二长岩体是由老片麻岩经热液碱交代作用而成。  相似文献   
182.
183.
本文由VLBI延迟观测的基本方程出发,证明了VLBI单基线观测解算地球自转参数时存在的秩亏性。  相似文献   
184.
地表粗糙度的含义本质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丁国栋 《中国沙漠》1993,13(4):39-43
阐述了粗糙度理论含义本质,并提出了应用拜格诺方法确定地表粗糙度的条件。  相似文献   
185.
文中介绍方法,旨在以尽可能少的已知点,求取较多的待定点。其要点:由待定点观测已知点,构成具有重合点相关联的交会网形。在此基础上,根据前方交会原理,按网中各交会三角形分别列出反求已知点坐标计算公式,通过变换关系得出解算待定点坐标的矩阵表达式。然后应用共轭斜量法编制计算程序进行解算。  相似文献   
186.
斜孔中金刚石钻头磨损情况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何川 《地质与勘探》1990,26(7):57-57
1989年,我队承担黄金坪金矿区详查钻探施工任务.钻孔均为75~80°斜孔,平均孔深300m左右.主要岩石有闪长岩、闪长斜长混合岩、混合花岗岩、石英脉等.岩石级别为9级以上.岩层坚硬、完整、研磨性强、产状陡.金刚石钻头非正常磨损严重,钻头寿命短,钻探成本高.目前已完成钻探工作量1500m,消耗金刚石钻头82个,钻头平均进尺仅18.3m.钻头磨损情况见下表. 经分析,钻头在斜孔中非正常磨损与其受力情况有关.  相似文献   
187.
大庙斜长岩的40Ar/39Ar年龄测定呈现出一条典型的马鞍型年龄谱,在中温阶段有二个明显的坪年龄1656±15 Ma和1029±7 Ma,结合其构造位置和全球斜长岩分布来看,它们分别代表了侵位年龄和后期热扰动的时代。密云奥长环斑花岗岩中角闪石的40Ar/39Ar坪年龄为1716±21 Ma。两者时空上密切相关,代表了裂谷作用初期非造山环境中双模式岩浆作用产物。斜长岩类和苏长岩之间稀土配分模式的相似性表明,它们明显为同一成因的岩浆分异系列的产物。  相似文献   
188.
189.
190.
黄婉康  王明再 《矿物学报》1990,10(4):338-347
本文论述的玄武岩中辉长苏长岩包体的暗色矿物可分三组:Ⅰ组的普通辉石含钙低(Wo 27.8),晶出于1301℃。Ⅱ组的普通辉石形成于约1000℃。含大量(≥20%)形态多样斜方辉石出溶片晶,且具有(110)出溶。第Ⅲ组普通辉石亦形成于约1000℃。根据矿物结构及成分,可以认为一些暗色矿物集合体是尖晶石二辉橄榄岩的碎块,进入岩浆后与高温岩浆反应生成辉石Ⅱ,同时岩浆局部镁含量得以提高,成为辉长苏长岩成分。包体矿物所反映的包体形成及岩浆运移的过程是:岩浆上升至100km,辉石Ⅰ晶出。岩浆携带着捕获的地慢岩碎块上升至70—80km的岩浆房作长时间的停留,辉石Ⅱ在此出溶大量片晶,同时岩浆进行高压分异,最后形成包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