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907篇
  免费   2674篇
  国内免费   2740篇
测绘学   925篇
大气科学   364篇
地球物理   3126篇
地质学   10667篇
海洋学   952篇
天文学   174篇
综合类   1129篇
自然地理   984篇
  2024年   105篇
  2023年   456篇
  2022年   505篇
  2021年   530篇
  2020年   401篇
  2019年   617篇
  2018年   351篇
  2017年   355篇
  2016年   486篇
  2015年   538篇
  2014年   840篇
  2013年   666篇
  2012年   804篇
  2011年   818篇
  2010年   734篇
  2009年   746篇
  2008年   769篇
  2007年   618篇
  2006年   577篇
  2005年   540篇
  2004年   557篇
  2003年   560篇
  2002年   569篇
  2001年   537篇
  2000年   474篇
  1999年   481篇
  1998年   439篇
  1997年   393篇
  1996年   409篇
  1995年   389篇
  1994年   346篇
  1993年   336篇
  1992年   350篇
  1991年   264篇
  1990年   274篇
  1989年   221篇
  1988年   55篇
  1987年   55篇
  1986年   30篇
  1985年   23篇
  1984年   14篇
  1983年   15篇
  1982年   12篇
  1981年   15篇
  1980年   11篇
  1979年   10篇
  1978年   3篇
  1977年   3篇
  1965年   3篇
  1954年   7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位于华南褶皱带南缘的右江盆地,其发展可分为两个不同的阶段。它的轮廓和结构,与NW向及NE向同沉积断裂关系密切。盆地内的沉积物,分别由特征不同的非补偿性和补偿性沉积相组成两个双层结构。盆地内火山活动发育,也明显的分为两个阶段。海西期,古特提斯洋的发展使哀牢山洋盆开裂,导致了右江地区在拉张应力条件下出现若干NW向裂陷带,这时的盆地具有大陆边缘裂谷特点。东吴运动后开始的印支期,区域应力条件发生变化。滨大平洋构造的发生,使盆地轮廓和结构发生明显变化,与此同时开始的哀牢山洋盆向NE方向的俯冲消减作用,使盆地在新的挤压条件下再次发生张裂和拗陷。进入了弧后盆地发展阶段。印支期末,盆地封闭。  相似文献   
12.
13.
14.
15.
16.
17.
基于统一强度理论的地基临界荷载公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基于统一强度理论,按照临界荷载公式的推导方法,得到地基临界荷载的统一解公式。Mohr-Coulomb强度理论计算的结果为其特例。把计算结果与《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中的结果进行了对比分析,认为当不同程度地考虑中间主应力σ2的影响时,可以有效地发挥地基的强度潜能。并通过实例计算了统一强度理论参数b取不同值时地基承载力特征值,并进行了对比分析。  相似文献   
18.
区域经济发展新思路多中心发展战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区域经济发展形成了各种不同的发展理论,如罗森斯坦一罗丹(Rosenstein.Rodan)的平均增长理论:赫尔希曼(A.Hirschman)的不平衡增长理论;佩鲁(F.Perroux)的增长极理论等以及中国区域经济的梯度理论,反梯度理论.战略西移理论等,他们都为经济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尽管区域经济发展理论林林总总,归根结底分为两种:平衡增长与不  相似文献   
19.
应用遥感信息结合其他地学资料综合分析湘中锰矿构造型式及控岩控矿地质特征,提出东西向和北东向同期构造与台地边缘相带共同控制锰矿的新认识。  相似文献   
20.
土地评价的基本理论问题初探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近年来,随着大规模的土壤普查和农业自然资源调查工作的结束,为土地评价研究提供了大量的数据和图件资料,促使土地评价应该向纵深的方向发展,借鉴和总结国内外研究的经验,不断完善理论,丰富实践.为土地利用规划和国土规划服务。本文就土地评价的几个理论问题作一些初步探讨。一、土地评价的概念土地评价是以不同土地利用为目的。估价土地潜力和土地适宜性的过程,它的实质是对土地生产力高低的鉴定。土地评价的基本特征是比较土地利用的要求和土地质量的供给(Dent and Young.1981)。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