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631篇
  免费   1302篇
  国内免费   946篇
测绘学   89篇
大气科学   46篇
地球物理   2182篇
地质学   3852篇
海洋学   252篇
综合类   396篇
自然地理   62篇
  2024年   30篇
  2023年   207篇
  2022年   201篇
  2021年   218篇
  2020年   154篇
  2019年   283篇
  2018年   148篇
  2017年   165篇
  2016年   209篇
  2015年   212篇
  2014年   277篇
  2013年   238篇
  2012年   268篇
  2011年   254篇
  2010年   251篇
  2009年   275篇
  2008年   278篇
  2007年   210篇
  2006年   207篇
  2005年   179篇
  2004年   216篇
  2003年   198篇
  2002年   221篇
  2001年   196篇
  2000年   167篇
  1999年   183篇
  1998年   153篇
  1997年   144篇
  1996年   146篇
  1995年   148篇
  1994年   133篇
  1993年   117篇
  1992年   126篇
  1991年   116篇
  1990年   121篇
  1989年   101篇
  1988年   23篇
  1987年   23篇
  1986年   12篇
  1985年   12篇
  1984年   10篇
  1983年   9篇
  1982年   7篇
  1981年   11篇
  1980年   7篇
  1979年   4篇
  1978年   2篇
  1977年   2篇
  1955年   1篇
  1954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687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562 毫秒
151.
松辽盆地非生物成因气的成藏特征   总被引:38,自引:1,他引:38  
松辽盆地所处地壳块段的纵向结构,依密度大小可分为上、中、下地壳.在上、中地壳间有一厚的3km的低密度层段.它可能是上地幔熔融物质析离出来的“流体相”在地壳中聚集的岩浆房.它通过地壳断裂和天然地震向松辽裂谷盆地供给非生物成因天然气和其它气态物质及热液流体,这是松辽盆地形成非生物成因气藏的根本条件.在上地壳(或称盆地基底)断裂两侧有基底及以上层位的构造圈闭;有不整合面或横向延展广阔的含联通孔隙的砂层做为运移通道及天然气储集层;临近气层有泥岩做为封闭的盖层,这些条件的适当配置是非生物成因气成藏的基本特征.  相似文献   
152.
将最新研究的湟水盆地断裂构造格架设置于合理的试验材料之上,进行激光散斑模型模拟试验,取得了断裂活动特征的量化显示结果,并用于评价区域地壳稳定性.  相似文献   
153.
根据对调查资料,航卫片判译和已有文献的综合分析,研究了西秦岭北缘断裂东段和海原断裂南段的走滑转换,变形及其与陇山地块的相互作用。XQLF以几何学结构复杂和多期活动为特征,主带各段呈左阶斜列。HYF南段的陇县-宝鸡断裂由4条断层组成70km的宽带,中更新世以来表现为左旋增滑运动。  相似文献   
154.
米山断裂是一多期变形断裂,早期以韧性变形为主,后期以脆性变形为主,断裂变形具有准对称性,西盘变形强度大于东盘。变形强度决定了断裂带的蚀变及矿化特点,蚀变的分带结构与断裂的不同矿化特征都与断裂的变形有关,因此米山断裂的生成与发展,对胶东东部的成岩成矿具有重要作用,它控制了燕山早期花岗岩的侵入,韧性变形作用是金矿成矿的必要条件。  相似文献   
155.
疏勒河断裂中段新构造应力场的遥感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156.
依兰-萝北地区地震危险区地震活动跟踪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文选取地震活动图像演化和地震学参数变化两项指标,采用有时间段的时空扫描进行演化研究,逐步将这种演化研究推进到短期阶段进行跟踪研究。认为依兰-萝北地区近期发生5级左右地震可能性较小,黑龙江断裂两侧可能会有4级左右地震发生。  相似文献   
157.
嫩江断裂构造及其与地震活动的关系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文从卫片解译、钻孔资料、地球物理场特征等方面阐述了嫩江断裂的存在标志,同时对该断裂的性质、活动时代及其与地震的关系进行了讨论。认为沿该带分布的北西向及东西向断裂活动与地震关系密切,尤其是存在的地震围空区值得密切关注。  相似文献   
158.
云南小江西支断裂古地震剖面的开挖研究结果表明,接近和等于8级的大地震,其重复时间间隔约为2000 a左右,M>7级的大地震其重复时间间隔也在1000 a左右.1833年嵩明8级地震至今仅170 a,未来10a或更长时间段内,在位于小江西支断裂上的1833年嵩明8级地震破裂带内,再次发生7级以上大地震的可能性较小.  相似文献   
159.
青海德令哈巴音郭勒河断裂带的新活动特征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在青海德令哈巴音郭勒河北侧山前冲洪积扇上新发现了一条长约60km的逆断裂带,属于本区NNW-NWW向的柴达木盆地北缘活动断裂系内的一条次级挤压构造。断裂在地貌上表现为明显的挤压逆冲断层陡坎,晚更新世晚期以来的平均垂直滑动速率为0.41±0.27mm/a。探槽剖面确定了三次古地震事件,其年代分别为距今约32.7±1.45ka、15.54±1.32ka和3.2±0.33ka。  相似文献   
160.
2001年四川雅江6.0级地震序列的破裂特征及发震构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龙思胜 《中国地震》2004,20(1):1-11
2001年雅江地震序列(主要地震是2月14日的Ms5.1和2月23日的Ms6.0地震)是四川地区近13年来的重要地震。选择2001年1月1日~6月30日期间,四川地震台网至少5个清晰的初动到时所记录的雅江地震序列中88次地震,并对其作了重新定位,对其中较大的13次地震用四川地区地震台网P波初动资料作了震源机制解。88次地震震源深度分布在2~16km,优势深度为9~llkm。前震、5.1级地震及其余震、6.0级地震及余震都紧邻孜河断裂分布,且按时段划分的震中优势分布方位与孜河断裂走向都是北西向。根据雅江地区近期大地形变场物质运移方向,选定了震源机制解的破裂面。13次较大地震震源机制解的主压应力P轴具有较大的垂向分量,水平投影方向为南东;地震类型都是左旋、走滑一正断型或正断一走滑型;大部分地震破裂面走向为北西一南东,倾向南西。根据前震、5.1级地震及其余震、6.0级地震及其余震震中优势分布方位,以及大多数较大地震破裂面走向和倾向,认为穿过震区的走向北西、倾向南西的孜河断裂是这次雅江地震序列的发震断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