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7篇
  免费   20篇
  国内免费   55篇
测绘学   8篇
大气科学   7篇
地球物理   9篇
地质学   132篇
海洋学   21篇
天文学   2篇
综合类   10篇
自然地理   13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6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7篇
  2020年   10篇
  2019年   8篇
  2018年   8篇
  2017年   15篇
  2016年   6篇
  2015年   8篇
  2014年   8篇
  2013年   7篇
  2012年   8篇
  2011年   8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8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9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6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6篇
  1997年   6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4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5篇
  1989年   3篇
  1988年   1篇
  198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0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77 毫秒
51.
爱斯泼 (A..sp o..)硬岩实验场 (HRL)是瑞典拟建的永久储放核废料的场地。实测地应力结果表明, 应力的大小和方位变化较为复杂。通过初步分析认为, 场地附近地应力的变化与断裂构造的发育有关。应用离散元方法, 分别选择平面模型和剖面模型模拟了应力场。模拟结果表明, 地应力的量值和方位在断裂附近均发生明显变化, 且与实测结果较吻合。主应力在断裂附近发生不同程度的偏转, 偏转的幅度与断裂走向和区域应力方向之间的夹角有关。应力的量值在断裂附近也有明显变化。在剖面模型中, 较缓倾角断裂模型的模拟结果最接近实测结果。文中还探讨了断裂带法向刚度和切向刚度的计算方法。  相似文献   
52.
53.
内蒙古哲斯敖包茅口期生物礁特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内蒙古哲斯敖包茅口期发育典型的生物礁。礁体呈东西向展布,在空间上可明显地划分出后礁相、礁核相及前礁相。礁核相包括礁坪带、礁冠带和礁前缘带。各相带相互位置关系表明当时礁体南侧为滨岸方向,北侧为广海方向。礁体中化石极为丰富,可识别出不同的生物组合。生物组合的空间分布明显受生物礁相带控制,它们之间均为横向关系,反映了生物组合与水动力环境的统一性。  相似文献   
54.
长白山自然保护区历史森林景观的初步重建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本文在对环境因子(包括年均温、年降水量、海拔高度、坡度和坡向)进行空间表达的基础上,建立了长白山自然保护区当前森林景观垂直带(包括阔叶红松林、云冷杉林、岳桦林和苔原)与这些环境因子间的逻辑斯蒂回归模型,然后利用1997年各环境因子的空间数字面来反推1975年森林景观带的空间分布,并根据1975年MSS遥感影像计算机监督分类的结果,用Kappa指数对模型预测结果进行验证。结果表明,苔原、岳桦林、云冷杉林和阔叶红松林1975年的预测分布面积分别为7243.83hm2、6517.08hm2、125570.16hm2和34264.80hm2,与遥感分类结果相比,苔原和云冷杉林的面积分别减少了29.04%和3.05%;岳桦林和阔叶红松林的面积分别增加了246.45%和8.6%。用逻辑斯蒂回归模型可以较好地预测苔原在保护区内的分布范围,同时在一定程度上也能预测阔叶红松林的分布范围,但是对岳桦林和云冷杉林分布范围的预测结果较差。尽管如此,作为一种方法性的探讨,本文可以为森林景观空间分布和环境因子变化的关系以及森林景观对气候变化的反应研究提供一种新思路。  相似文献   
55.
大兴安岭北部砂宝斯金矿成矿条件及找矿方向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砂宝斯金矿床产于中侏罗统陆相碎屑岩中,共有6条矿脉,走向近SN向,矿床的形成经历了4个成矿期、6个成矿阶段,矿石类型主要为蚀变砂岩型和构造破碎蚀变岩型,SN向断裂为主要控矿构造,成矿溶液是岩浆热液和大气降水的混合流体,矿床是在成矿流体处于中低温、低盐度、低压浅成、偏碱性、高硫低氧、相对还原环境的物理化学条件下形成的,属中低温蚀变砂岩型.区域构造和水系沉积物测量是区内有效的找矿方法.  相似文献   
56.
陈南生 《地球化学》1980,(3):303-308
黑斯闪石(Hastiogsite)是闪石类矿物之一。1957年C.E.蒂利(Tilley)在加拿大黑斯廷斯地区变辉长岩中发现,并以此地定名。前人对黑斯闪石着重进行了矿物学方面的研究。到目前为止,国内尚未对黑斯闪石进行详细的报道。  相似文献   
57.
陈荣魁 《福建地质》2015,34(2):118-124
玻利维亚波托西市岗鲁蒂约斯矿区位于南美洲安第斯成矿带中部。矿区内锡矿床主要产于近顺层侵入、缓倾的斜长斑岩的内外接触带中,缓倾斜长斑岩内外接触带地层为白垩系上段紫红色粉砂岩与中段灰白色细砂岩、硅质砂岩。矿床成因类型为受地层控制的层状岩浆热液型锡石-硫化物型矿床。  相似文献   
58.
Through a sampling analysis of trace elements and REE in the section of Middle Permian Zhesi For- mation in Solon area of Inner Mongolia, it is found that the overall sandstone and mudstone samples are charac- terized by LREE-enrichment. By analysis of the discriminant index of the sedimentary environment, the tectonic setting of Zhesi Formation is determined to be a continental island arc environment. Meanwhile, according to the sedimentary structure and lithology combination, Zhesi Formation is divided into the neritic-bathyal reten- tion-reduction environment as well as the delta front and prodelta sedimentary systems.  相似文献   
59.
60.
利用薄片确定砂岩类型、扫描电镜观察碎屑岩微观特征并划分成岩阶段以及对岩石储层进行物性测试分析等方法,系统地探究了内蒙古索伦地区中二叠统哲斯组碎屑岩成岩作用及其对储层物性的影响。研究表明该地区砂岩胶结物有钙质胶结物、硅质胶结物、黏土矿物胶结物和凝灰质胶结物,其中钙质胶结物多为方解石,硅质胶结主要表现为石英次生加大,黏土胶结物以伊利石为主,凝灰质胶结物在该地区出现较少。地化数据显示哲斯组泥岩有机质镜质体反射率值(Ro)在2%~4%之间、最高热解温度(T_(max))490℃、伊利石/蒙皂石(I/S)的蒙皂石层15%;薄片镜下观察发现碎屑颗粒间以线接触为主,扫描电镜观察石英次生加大级别为Ⅲ—Ⅳ级。综合分析确定内蒙古索伦地区哲斯组碎屑岩处于晚成岩阶段B期—C期。压实和胶结作用一定程度上降低砂岩的孔隙度和渗透率;而溶蚀溶解作用提高砂岩的孔隙度和渗透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