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4811篇
  免费   4319篇
  国内免费   4804篇
测绘学   7775篇
大气科学   2224篇
地球物理   4171篇
地质学   10737篇
海洋学   2505篇
天文学   804篇
综合类   2051篇
自然地理   3667篇
  2024年   340篇
  2023年   1231篇
  2022年   1274篇
  2021年   1487篇
  2020年   1106篇
  2019年   1441篇
  2018年   1114篇
  2017年   1139篇
  2016年   1103篇
  2015年   1347篇
  2014年   1797篇
  2013年   1417篇
  2012年   1636篇
  2011年   1639篇
  2010年   1396篇
  2009年   1378篇
  2008年   1436篇
  2007年   1254篇
  2006年   1129篇
  2005年   998篇
  2004年   945篇
  2003年   1001篇
  2002年   838篇
  2001年   760篇
  2000年   654篇
  1999年   519篇
  1998年   465篇
  1997年   428篇
  1996年   428篇
  1995年   419篇
  1994年   326篇
  1993年   311篇
  1992年   256篇
  1991年   246篇
  1990年   219篇
  1989年   185篇
  1988年   73篇
  1987年   45篇
  1986年   27篇
  1985年   27篇
  1984年   10篇
  1983年   7篇
  1982年   14篇
  1981年   3篇
  1980年   3篇
  1979年   8篇
  1964年   10篇
  1957年   10篇
  1954年   17篇
  1936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71 毫秒
91.
通过对佳木斯地块南缘穆棱地区常兴村-新兴村剖面的研究,认为这里是“麻山群”和“黑龙江群”的结合部位.具有古大陆边缘的性质。穆棱地区的“麻山群”为佳木斯地块南缘的陆壳基底,其南侧的“黑龙江群”为包括洋壳残片在内的增生-碰撞杂岩。对“麻山群”混合岩的SHRIMP锆石U-Pb定年结果表明:佳木斯地块存在中-新元古代的结晶基底,并遭受到约500Ma变质作用的影响。侵入“麻山群”杂岩的花岗岩的岩石学、地球化学研究表明,这些花岗岩具有S型花岗岩的特征;其SHRIMP锆石U—Pb分析表明,其形成年龄为486Ma+3Ma,略晚于前人确定的“麻山群”杂岩约500Ma的麻粒岩相变质作用,为同碰撞或碰撞后花岗岩。这些资料进一步证明,该地区可能经历了晚泛非-早加里东期的碰撞造山作用。  相似文献   
92.
单柱式海上风能结构物近年来引起各国的高度重视,德国制定了研究大型单柱式风能结构的计划.基于计划要求,通过对历年一些相关文献的研究分析,建立了新型的实验模型模拟单柱式海上风能结构,同时运用Fe程序进行了模拟,共同对砂土中单桩在循环力作用下土体中孔隙水压力变化进行了研究,并对不同渗透率砂土和不同频率的循环力条件下的土体孔隙水压力作了对比分析.得出了土体中孔隙水压力的存在和其存在的大小是受自身和周边条件影响的.此研究结果对于德国大型单柱式风能结构物的研究有一定价值.  相似文献   
93.
利用有理函数模型实现IKONOS影像的单片定位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分析了利用高分辨率卫星CCD影像进行单片测图的意义,介绍了目前有理函数模型在影像定位方面的应用情况,重点研究了一种利用有理函数模型实现单片定位的方法,即将有理函数模型的正解形式线性化并组成方程组,结合DEM数据,对方程组迭代求解以获取地面点坐标。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具有解算精度高和易实现等特点。  相似文献   
94.
潮位是影响水下地形测量精度的主要误差之一,获取准确的潮位信息直接关系着潮位改正的正确与否。文中基于GPS PPK技术得到的GPS天线大地高,首先经过垂直基准转换,其次利用推算的姿态改正公式以及利用压力式潮位计获取的动态吃水进行姿态与吃水改正,最后采用小波变换进行波浪滤除,得到测深点精密的瞬时潮位。以琼州海峡为试验海区,采用上述方法获得测深点瞬时潮位,并与传统潮汐模型推算潮位对比,对比发现两者并不一致,且前一种方法得到的潮位趋势与测船的航向有很强的相关性。对测区的潮汐潮流特征进行了分析,分析结果与实测结果相符,表明GPS PPK能够获得该区域的潮位,并可以反映该区域的潮汐特征。  相似文献   
95.
本文提出了一种地震折射液的虚拟射线理论,根据该理论,只要已知地表层的速度,即可直接由折射波信息提取地震参数,从而可实现折射界面的反演。 文中通过实际介质模型的计算机实验结果,验证了该理论的正确性。  相似文献   
96.
胶州湾环流和污染扩散数值模拟Ⅳ胶州湾变边界模型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胶州湾的潮滩面积约占高潮水域面积的三分之一.因而模拟包括潮滩在内的潮汐运动过程将能更好地重现这一实际的物理现象。为此.本文采用变动边界模型处理潮滩区域.并得到优于固定边界模型的计算结果。  相似文献   
97.
《D/F=F/F M=F/Z MF表达什么生物学概念?》的作者,针对《捕捞对世代数量的影响》一文的第一部分提出了不同的意见,争论的焦点是Bevertou—Holt模式中的“捕获尾数在死亡尾数中所占的比例”问题。后者用数学推导方法证明这一比例等于F/F M;  相似文献   
98.
余海坤  张永红  汪云甲 《海洋测绘》2006,26(5):13-15,19
目标相对最优极化就是选取一种极化状态,使得研究目标和背景地物的接收功率对比达到最大。通过讨论了目标相对最优极化问题,提出了改进的模型和解算方法,利用实际数据对其模型和方法进行了实验,验证了其有效性和正确性。  相似文献   
99.
1999年渤海浮游植物生物量的数值模拟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以浮游植物量、浮游动物量、营养盐浓度 (包括无机氮和无机磷 )以及碎屑量为生态变量 ,在HAMSOM水动力学模式的基础上构建了 1个三维浮游生态动力学NPZD模型。采用此模型研究了渤海 1999年浮游植物量和初级生产力的变化情况 ,模拟结果与实测基本相符。模拟结果表明 :1999年渤海浮游植物量的变化大致呈双峰分布 ,春季水华出现在4,5月份 ,秋季水华出现在 9,10月份 ;受透明度和局地水深的影响 ,渤海湾和辽东湾北部浮游植物量的年变化呈夏季大、冬季小的单峰分布。 1999年渤海不同海区初级生产力的变化特征是 :除莱州湾一年中有春、夏 2个峰值外 ,其它 3个海区都是夏季高、冬季低的单峰分布 ;1999年整个渤海年平均的初级生产力为 2 5 7mgC/m2 /d。  相似文献   
100.
考虑到平台所在海区台风出现的频次及其诱发之风、浪、潮、流极端海况联合出现的概率特性,本文推导出Poisson—Logistic二元复合极值模式,并以平台甲板标高进行实例计算。新模式增加了概率模型的物理内涵,解决了Logistic模型阈值选取的任意性。对海洋工程极端海况荷载组合预测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