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8篇
  免费   11篇
  国内免费   28篇
测绘学   28篇
大气科学   12篇
地球物理   21篇
地质学   72篇
海洋学   10篇
天文学   1篇
综合类   10篇
自然地理   3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4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11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22篇
  2011年   14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11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10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10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5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2篇
  1989年   1篇
  1984年   1篇
  1946年   1篇
  194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9 毫秒
71.
《气象科学》2012,32(4):472
1《气象科学》主要刊登下列各种稿件:1.1气象科学各分支学科具有创新性的论文;1.2综述国内外气象科学的新理论、新技术、新方法,具有作者的新观点(一般为特约稿);1.3气象科学新技术、新方法等方面的短论和技术报告。  相似文献   
72.
一种裂变径迹密度统计的新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了一种新的统计裂变径迹密度方法 ,比较和分析了新方法与传统标准方法的差异 ,得出新方法更为有效、准确的结论  相似文献   
73.
基于地物光谱特征的成像光谱遥感矿物识别方法   总被引:16,自引:0,他引:16  
成像光谱技术是遥感技术发展的前沿技术之一 ,它是在可见光、近红外及短波红外上 ,集图像、光谱于一体的具有高光谱分辨率的纳米遥感技术。文中从岩矿光谱特性的研究入手 ,通过光谱特征识别准则 ,利用机载的可见光、近红外及短波红外成像光谱 (HyMap)数据 ,开展成像光谱遥感矿物识别的试验研究。试验识别的矿物有绿泥石、绿帘石、橄榄石、绢云母、滑石、石膏及黑云母等。试验结果表明 ,通过矿物光谱特征分析与其识别原则进行成像光谱遥感矿物识别获得了很好的效果。因此 ,基于地物光谱特征进行成像光谱矿物直接识别确实可行 ,有利于矿产资源评价中成矿物源和矿化蚀变信息分析。  相似文献   
74.
基于WebGIS的城市数字地图快速更新方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利用ArcIMS软件,提出了一个基于WebGIS的城市地图快速更新方法。并对该方法的功能组成、功能设计以及功能使用等进行了具体介绍。该方法的应用将使防震减灾系统更具有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75.
利用新方法技术于内蒙古五岔沟幅开展了1:20万区域化探,获得的区域地球化学信息较客观的反映了该区岩石圈表层的地球化学特点;发现多处具有找矿意义的地球化学异常,并经初步检查呈现矿化现象;地球化学背景分布特征为资源环境评价和基础地质研究提供了较为客观的地球化学资料。  相似文献   
76.
湖南省境内有色金属矿产十分丰富,事有“有色金属之乡“的关誉,但经过多年的开采,90%以上的矿山都面临储量危机的困难,而找矿难度日益增大,常规的找矿技术路线已很难打开找矿效果不佳的局面.因此,在找矿预测过程中,必须以新的理论为指导,采用新的思路,从新的成矿与控矿因素、新的矿床成因类型与成矿模式入手,结合有效的常规手段与新技术,进行系统而科学的研究,并深入分析前人已有成果和投入大量现场调查研究工作,才有可能实现储量危机矿山找矿预测的突破.  相似文献   
77.
黄启声 《江苏地质》2006,30(1):13-16
苏州市西郊是江苏省找矿前景较好的地区。20世纪60年代磁法普查找矿阶段,发现小茅山银铜矿、淡家桥铜硫铁锌矿、旺米山铁锌矿、陈家沟铁矿及南爪山铁矿;20世纪70年代资料二次开发找矿阶段,发现光福铁铅锌矿、迂里北段矿、吴宅中型铅锌银矿、燕头张铁矿及唐家墩铁矿;20世纪80年代新技术新方法应用找矿阶段,发现迂里南段矿,使迂里成为中型的铅锌银矿床。  相似文献   
78.
【意义】第21届国际沉积学大会于2022年8月在北京召开。会议热点主要包括深时气候与环境、构造与火山沉积学、环境与灾害沉积学、生物沉积过程、陆相碎屑沉积体系、海相碎屑沉积体系、海相碳酸盐岩沉积、现代沉积过程、资源沉积学、沉积地球化学和地球科学研究新方法技术。【进展】与往届国际沉积学大会相比,深时气候演化以及中新生代温室效应和极热事件、新生代亚洲—青藏高原气候变化机制及沉积响应、特提斯构造与沉积作用、亚洲大陆边缘源—汇系统与沉积机制、碎屑沉积和生物沉积作用、海盆与湖盆混合沉积过程与时空差异、火山沉积学与灾害沉积学、有机—无机相互作用与碳中和、大数据与人工智能等方面受到广泛关注,深海油气资源及沉积矿床等相关研究得到了快速发展。【结论与展望】国际沉积学大会的前沿动态和热点问题综合分析表明,未来中国沉积学研究应当不断推动沉积地质学由定性描述向定量分析发展,创建具有中国区域地质特色的沉积学理论体系,为确保我国能源资源安全作出地质贡献。  相似文献   
79.
赵景德 《地质论评》1944,9(Z2):225-228
此书系研究沉积学(Sedimentation)之直接应用工具,包括治学沉积物质(Sediments)之各种理论,方法及其演进。纯粹以目前科学上之新知识,新方法解释沉积学上之各种问题。著者为近代研究沉积学之权威,其研究方法已早为世人所采用,  相似文献   
80.
本文提出一种将二维动态水质模型与三维稳态水质模型有机结合的新方法,用来处理沿海深水岸段排污口近区污染物混合问题,使之能较好地再现其客观混合过程。将这种方法应用于深圳大鹏湾某大型石化项目的环境影响预测中.结果令人满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