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722篇
  免费   430篇
  国内免费   633篇
测绘学   59篇
大气科学   2篇
地球物理   473篇
地质学   2702篇
海洋学   311篇
天文学   1篇
综合类   142篇
自然地理   95篇
  2024年   9篇
  2023年   34篇
  2022年   49篇
  2021年   46篇
  2020年   34篇
  2019年   57篇
  2018年   30篇
  2017年   43篇
  2016年   59篇
  2015年   50篇
  2014年   107篇
  2013年   90篇
  2012年   108篇
  2011年   110篇
  2010年   98篇
  2009年   127篇
  2008年   132篇
  2007年   120篇
  2006年   132篇
  2005年   114篇
  2004年   156篇
  2003年   175篇
  2002年   224篇
  2001年   204篇
  2000年   128篇
  1999年   95篇
  1998年   87篇
  1997年   96篇
  1996年   144篇
  1995年   121篇
  1994年   130篇
  1993年   121篇
  1992年   159篇
  1991年   139篇
  1990年   96篇
  1989年   62篇
  1988年   14篇
  1987年   11篇
  1986年   6篇
  1985年   7篇
  1984年   4篇
  1982年   4篇
  1981年   6篇
  1980年   4篇
  1979年   5篇
  1954年   3篇
  1950年   3篇
  1947年   6篇
  1942年   4篇
  1941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378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91.
拉恰地震的地质机制鲍里索夫1991年4月29日白天在格鲁吉亚北部发生强烈地震后,很多熟悉高加索山系地质情况的同行立即指出,这次地震事件是由大高加索主山脉上升及其轴心带向南坡逆冲引起的。这一初步看法成为主震机制的模型基础,并被以下几点所证实。第一,最强...  相似文献   
992.
本文对目前地壳垂直形变的数据采集、使用、信息提取及解释的现状等进行了分析,指出了存在的一些缺陷或不足,同时也提出了一些有关的看法。如果这些问题得不到较好的解决,则必然会导致形变分析的混乱,以致于影响形变研究的深入。  相似文献   
993.
准噶尔盆地中新生代湖水位升降曲线的建立与剖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新生代的准噶尔盆地为典型的内陆湖盆,四周为山系包围,是分析内陆湖泊水位升降的理想场所。本文参照全球海平面变化的计算方法,通过内陆湖盆沉积体系及其地貌特色的研究,建立准噶尔盆地中新生代湖水位升降曲线。中新生代的准噶尔盆地为一封闭型内陆盆地,湖水位升降主要受气候和构造因素的控制。笔者利用区域的气候和构造背景对湖水位的升降作了剖析,初步建立两种背景下的湖水位升降曲线。  相似文献   
994.
物探方法在研究三峡库区滑坡中的应用前景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介绍了滑坡的地质-地球物理特征,指出了滑坡中的物性参数分布和滑坡产生的地球物理异常都和稳定边坡有明显的不同,为用物探方法研究滑坡提供了良好的地质-地球物理前提;对物探方法在滑坡时的应用进行了介绍,用实例说明了物探方法可以成功地用来研究滑坡地段的工程地质条件和预测滑直过程;对三峡为哎应用物探方法研究滑坡的必要性和可能性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995.
穆治国  刘如曦 《地质科学》1994,29(4):399-403
B80年代至今,在研究我国北方晚新生代碱性重武岩过程中,首先在内蒙的达里诺尔和黑龙江的科洛火山岩中观察到具贯穿双晶的贵橄榄石,最初认为是一种偶然现象。  相似文献   
996.
小秦岭地质构造新认识   总被引:17,自引:3,他引:17  
胡正国  钱壮志 《地质论评》1994,40(4):289-295
本文初步厘定了小秦岭区域构造格局及其动力学背景,将小秦岭划分为两个次级构造单元,北部基底岩系上隆区(太华台拱)及南部盖层沉积区(金堆-卢氏台凹)。北侧紧邻渭河断凹。两者之间为一套古老糜棱岩代表的韧性剪切带所分隔,自中,新生代以来,该区处于伸展构造环境,中南部(金堆-卢氏台凹)、北部(渭河断凹)为多期拆离构造,中部(太华台拱)抬升,形成了“拆离-变质杂岩核”构造,该构造控制着本区的金矿。  相似文献   
997.
从遥感地质角度,结合地质、地貌来研究东北地区新生代地壳水平运动特征、规律。东北新生代地壳水平运动表现为水系变形、山体错移、新构造被错断、地质体错移变形等。呈现出其运动的广泛性、协调性、多期性、继承性和持续性。该区的应力场在新生代期间多次改变,并控制了主要断裂的活动方式。  相似文献   
998.
999.
闽北政和地区晋宁期变质岩系的构造变形特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孙德有  赵国春 《福建地质》1993,12(3):195-201
通过宏观和微观构造的详细研究表明,政和地区变质岩石共经历了四期构造变形作用。其中,前三期构造变形作用发生于晋宁期,第四期构造变形作用为后期加里东运动叠加的产物,四期构造变形作用所形成的构造形迹各不相同。变质岩石的区域性面理是第二期构造变形作用形成的轴面叶理,不代表原始沉积层理的产状。  相似文献   
1000.
贵州晚新生代构造运动的主要特征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林树基 《贵州地质》1993,10(1):10-17
贵州晚新生代构造运动以隆升活动为主。它是贵州地壳自中—晚三叠世开始的大面积、大幅度的由海变陆,并经由中生代末燕山运动进一步强化的隆升过程的继续和发展,是形成现代贵州高原(山原)地貌的主要动力。从沉积物组成的演变、沉积物变形、剥夷面变形,以及多层状地貌的形成等方面剖析,它的发展过程可以划分出四个时期,即:①中新—上新世时期;②早更新世早期;③早更新世中晚期;④早更新世末至全新世时期。发生于早更新世中晚期的碧痕运动,是贵州地区晚新生代时期最激烈的构造运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