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81篇
  免费   108篇
  国内免费   240篇
测绘学   96篇
大气科学   14篇
地球物理   33篇
地质学   727篇
海洋学   14篇
天文学   1篇
综合类   76篇
自然地理   68篇
  2024年   5篇
  2023年   24篇
  2022年   40篇
  2021年   16篇
  2020年   18篇
  2019年   46篇
  2018年   32篇
  2017年   36篇
  2016年   34篇
  2015年   26篇
  2014年   58篇
  2013年   52篇
  2012年   53篇
  2011年   49篇
  2010年   52篇
  2009年   43篇
  2008年   54篇
  2007年   48篇
  2006年   50篇
  2005年   29篇
  2004年   24篇
  2003年   17篇
  2002年   18篇
  2001年   13篇
  2000年   16篇
  1999年   17篇
  1998年   17篇
  1997年   20篇
  1996年   20篇
  1995年   23篇
  1994年   12篇
  1993年   9篇
  1992年   14篇
  1991年   11篇
  1990年   14篇
  1989年   6篇
  1988年   3篇
  1987年   4篇
  1986年   1篇
  1982年   3篇
  1947年   1篇
  194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2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1.
52.
本文介绍我所历年来对链子崖危岩体开展的裂缝相对位移监测、力学试验和稳定性评价等研究情况。对链子崖危岩体裂缝相对位移的长期监测提出了测试原理和方法,制定了实施方案,分析了观测结果,给出了相应的结论。简述了危岩区各层岩土介质力学试验的原理、方法和获得的各项力学指标。根据所获得的资料,对链子崖危岩体和猴子岭斜坡体的稳定性作了评价。  相似文献   
53.
陈孟莪 《地质科学》1991,(2):120-128
辽南地区晚前寒武纪地层中多层位宏体化石的发现,使序列更完善。根据化石生物机体的复杂程度,可列入前冰期的辽南系,它介于震旦系和青白口系之间。其南关岭组的宏体化石组合类似淮南地区的九里桥组,提高了两区的晚前寒武纪地层的对比度。复州湾沙山村赵家坎子剖面再次证明大连市南、北部晚前寒武纪地史发育的一致性及原区调队等单位对地层叠接的正确性。  相似文献   
54.
<正> 桂西南(南宁盆地及其以西)郁江组至榴江组,广泛发育一套典型的盆地边缘相灰黑、黑色硅质岩、石英硅质岩。其下部往往夹红褐色的凝灰岩及白云岩,上部有一套含竹节石黑色薄层泥岩(上覆地层为榴江组硅质岩)。南宁五象岭剖面地层出露良好,上下界线清楚。前人往往以南丹罗富剖面的塘丁组、纳标组、罗富组等组名进行划分,也有称为东岗岭组。很明显,这套硅质岩为主的地层与南丹罗富的黑色泥岩和桂中象州型的碳酸盐岩  相似文献   
55.
本文讨论了回归系数有偏估计的两个问题。一是对文[2]提出的回归系数的一种新的有偏估计——根方估计作了一定改进,提出了广义根方估计,从理论上证明了广义根方估计能够比根方估计达到更低的均方误差,并且给出了求根方参数的一个公式。二是在一般协方差情形下,证明了回归系数广义岭估计的弱相合性、均方相合性与条件等价。  相似文献   
56.
元岭金矿有原生破碎蚀变岩型和次生氧化淋滤型,产于熊耳群变火山岩中,受EW向和NE向断裂交汇处控制,硅化和黄铁绢英岩化有利矿化,原生矿是深部流体引起上覆陆壳岩石重熔、混合后,演化成成矿热液沿马超营断裂上侵并汲取围岩部分物质而成。  相似文献   
57.
香花岭矿田地质特征与地球化学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香花岭矿田地质特征、地球化学资料的综合研究,总结了香花岭矿田地球化学特征及成矿模式,指明了找矿方向.  相似文献   
58.
广义岭估计的直接解法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提出了广义岭估计的直接解法,该解法不需计算岭参数,可直接求得具有最小均方误差的解,并举例证实了该解法的优越性。  相似文献   
59.
南秦岭凤凰山地区元古代构造基底特征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依据在原划武当岩群中获得的 1 6 86± 4 5Ma (锆石U -Pb)同位素测年资料 ,结合岩石学、岩石地球化学及区域地层对比 ,从中解体出姚坪岩组。通过岩石学、岩石地球化学、构造特征、变质变形特征研究及形成环境探讨认为 :南秦岭凤凰山元古代武当岩群 (包括姚坪岩组、杨坪岩组 )变质火山岩系为古—中元古代时期多岛洋构造环境过渡基底建造 ;耀岭河岩组浅变质火山岩为本区Rodina事件的产物。该成果对南秦岭构造基底的组成、发展、演化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60.
大别山碧溪岭地区超高压变质岩构造分析   总被引:7,自引:1,他引:7  
大比例尺 (1∶10 0 0 0 )构造制图及构造分析表明 ,碧溪岭地区超高压变质岩石含有丰富的构造演化历史记录。同碰撞或挤压组构只保留于榴辉岩及其它超高压变质岩透镜体内部 ,表现为高角度网络状超高压剪切带与弱应变透镜体域规律组合格式。前者由面理或糜棱岩化榴辉岩组成 ,后者由块状榴辉岩及石榴橄榄岩组成。碰撞期后伸展构造表现为区域性的假单斜状 ,内部呈低缓角度的网络状强应变带及所环绕的透镜状弱应变域组合格式 ,强应变带的岩石为由榴辉岩退变成的角闪岩相高压片麻岩及部分熔融形成的含榴花岗岩 ,透镜状弱应变域的岩石为弱角闪相改造的榴辉岩及石榴橄榄岩。不同尺度上同碰撞或挤压组构及碰撞期后伸展组构所显示的这种残斑基质流变学结构样式 ,虽然与先期原岩成分、结构、流变学的不均一性有关 ,但主要是多期递进应变分解作用的结果 ,支持榴辉岩“原地”成因模式。依据构造学证据和可利用的岩石学及同位素年代学资料 ,分析了超高压变质岩石的形成及折返过程 ,指出碧溪岭地区超高压变质岩石是在 2 45~ 2 10Ma形成的 ,碰撞期后伸展作用主要发生在 2 0 0~ 170Ma。在超高压变质岩石向地壳表层折返过程中 ,张扭作用可能有重要功能 ,不支持碧溪岭地区遭受过多期超高压变质作用的推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