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220篇
  免费   817篇
  国内免费   1403篇
测绘学   93篇
地球物理   58篇
地质学   6519篇
海洋学   9篇
综合类   676篇
自然地理   85篇
  2024年   24篇
  2023年   108篇
  2022年   131篇
  2021年   133篇
  2020年   114篇
  2019年   162篇
  2018年   116篇
  2017年   120篇
  2016年   190篇
  2015年   185篇
  2014年   320篇
  2013年   201篇
  2012年   297篇
  2011年   281篇
  2010年   230篇
  2009年   189篇
  2008年   222篇
  2007年   218篇
  2006年   185篇
  2005年   174篇
  2004年   184篇
  2003年   172篇
  2002年   120篇
  2001年   155篇
  2000年   199篇
  1999年   267篇
  1998年   245篇
  1997年   179篇
  1996年   159篇
  1995年   137篇
  1994年   161篇
  1993年   120篇
  1992年   415篇
  1991年   527篇
  1990年   417篇
  1989年   328篇
  1988年   31篇
  1987年   11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3篇
  1983年   1篇
  1976年   1篇
  1949年   1篇
  1947年   1篇
  1946年   1篇
  1944年   1篇
  1943年   1篇
  1941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744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515 毫秒
991.
青海东昆仑造山型金(锑)矿床成矿流体地球化学研究   总被引:18,自引:3,他引:15  
青海东昆仑是我国重要的、极富潜力的金属成矿带,其中产出的金矿床不仅具有相似的地质特征,而且与本区晚华力西-印支期造山过程有密切的成因联系,并在产出构造背景、矿体特征、控矿构造、围岩蚀变、矿物组成和元素组合等方面与一般造山型金矿床极为相似,因此应属典型的造山型金矿床.矿床流体包裹体十分发育,包括富CO2、CO2-H2O和H2O-NaCl三种类型,显微测温结果显示,成矿流体为一套中低温(120~380℃)、低盐度(0.35~9.54wt%NaCl)的H2O-CO2-NaCl-CH4±N2流体体系.氢、氧、碳同位素及水-岩交换反应研究表明,成矿流体早期主要为变质水和地层建造水,成矿期以来以大气降水为主.流体不混溶、大气降水的不断加入以及水-岩交换作用是导致本区成矿流体中金、锑淀积成矿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992.
火山岩型金矿的地质特征及勘查准则   总被引:5,自引:5,他引:0  
通过对全球典型的巨型火山岩型金矿的研究分析,总结了火山岩型金矿的地质特征:这类金矿产出的大的构造背景多为活动的大陆边缘和岛弧,其成矿时代主要集中在中生代—新生代,容矿岩石主要为第三纪钙碱性喷出岩和浅成侵入岩,容矿构造主要为火山中心、破火山口、火山颈、角砾岩筒、火山穹窿、火山背斜、破碎带、张性裂隙带等各种构造,矿化特点为金和银共生在同一矿床,往往呈自然金或银金矿出现,有些矿床中含碲较多,矿化深度浅,上部为金和银,下部往往变成锌和铅。火山岩型金矿床与地热和温泉的活动密切相关,其围岩蚀变为绢云母化、硅化、碳酸岩化、泥化、黄铁矿化和钾化发育,原生晕分带总的趋势为Hg Sb As Ag Au(Mo、Pb、W)。提出了勘查火山岩型金矿床的选靶准则,指出中国东部地区基底具有前寒武纪矿源层的火山岩断陷盆地周边、深大断裂带上的幔源火山岩区或某些洋壳重熔形成的火山岩区找金潜力较大,尤其是中国西部的东、西准噶尔、西天山、东天山、北天山、新疆南天山、松潘—甘孜和"三江"构造 成矿带的东缘是找金最有潜力的地区。  相似文献   
993.
江西金山金矿田东蒋金矿床地质特征及找矿远景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林忠良 《矿产与地质》2004,18(6):567-570
阐述了东蒋金矿床的成矿地质背景,通过对该金矿区地质特征的分析和总结,认为东蒋韧性剪切带为一卓具规模的控矿、容矿构造,其具有构造岩分带、蚀变分带及金矿化强度分带“三位一体”的规律性分布特点。指出该区业已发现韧性剪切带中的似层状金矿体和陡倾斜断裂带(F1)中的脉状金矿体,而该带目前无矿的东段分布有物探激电、航磁、重力异常及化探异常,这些都显示该区尚具有良好的找矿前景。  相似文献   
994.
造山带金矿研究现状与存在的问题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造山带金矿是当前矿床学和大地构造学研究热点,Groves等(1998)、Goldfarb等(2001)基于太古"地壳连续模式"(Groves,1993)的研究工作以涉及资料量大、应用成果新、考虑地质因素多而居于这一领域前沿.但是,目前众多研究对前寒武地质与显生宙地质的宏观差异、世界金矿一些总体规律及若干具体大地构造背景等尚认识不足.显生宙缺乏太古代大规模火成活动,已知金矿中很少同变质深成型(hypozonal),以浅变质岩为围岩的金矿区中没有相当的中-深变质岩为围岩的金矿."太古绿岩带"金矿区同样也缺乏浅变质岩为围岩的金矿.华北地块周边金矿主要形成在侏罗-白垩纪,明显晚于大兴安岭造山带和秦岭-大别山造山带,而与欧亚陆缘近南北向燕山期岩浆弧有关.距俯冲带较远、缺乏蛇绿混杂岩与大规模变质作用、发育大量中-新生代盆地及广泛地壳减薄等表明,中国东部与北美科迪勒拉(Cordillera)造山带晚中生代地质存在宏观差异,燕山期岩浆弧可能形成于一个以伸展为主导的环境,大量以花岗岩为围岩或相对太古变质围岩后生成因金矿及其成矿的大地构造背景值得深入研究,弄清各类显生宙金矿与造山带的关系是推进造山带金矿研究的关键.  相似文献   
995.
长江中下游是全球重要的斑岩-矽卡岩铜多金属矿床成矿带之一,近年来识别出一些大型明矾石矿床、中小规模高硫型和低硫型金±银矿床,但是否存在中硫型矿化蚀变系统还不清楚.抛刀岭是近年来在长江中下游成矿带新发现的大型独立金矿床,文章通过岩芯编录、短波红外光谱和矿物成分的研究,厘定该矿床矿体主要产于~140 Ma英安斑岩脉中,成矿...  相似文献   
996.
孟永飞 《西部资源》2012,(2):127-129
胶东剪切带型金矿床产出受韧-脆性变形构造控制。韧-脆性构造转换对矿床(体)形成和分布的控制作用,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际意义。研究表明,变形条件不同,剪切带岩石蚀变类型存在差异。韧性变形多形成绢英岩化、绿泥石化,而脆性变形则以钾长石(钠长石)化、石英-黄铁矿-多硫化物化和碳酸盐化为主。蚀变岩型和石英脉型金矿床的矿石组成、矿石结构构造等特征表明,两类型金矿床的形成都经历了韧-脆性变形的多期次转换。区域应力松弛引起剪切带由韧性变形向脆性变形的大规模转换,可能是形成胶东矿集区金巨量富集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997.
韩峰 《西部资源》2012,(2):149-151
根据大青山——带矿体产出特点与规律,认为金矿体主要与绿片岩有关,受韧性剪切带、老地层、后期脆性断裂及褶皱等多种因素控制。下元古界变质岩系黑云母石英片岩、绿帘角闪片岩、钠长阳起片岩、绢云石英片岩是成矿物质的主要来源岩系及赋矿围岩。华力西期的钾长花岗岩、闪长花岗岩是早期成矿的主要热动力;区域性大断裂固阳一察哈尔右翼中旗大断裂,具有切割深、活动时间长的特点,是深部热源的主要通道,大断裂及其两侧次一级断裂、褶皱为成矿流体提供了通道及容矿空间,矿体多与韧性剪切带有关,多期次区域变质作用,岩浆作用叠加而成。  相似文献   
998.
华北地台北缘金矿绝大多数产于太古代、元古代老变质岩中,成矿物质来源于老变质岩,并在燕山期构造—岩浆活动中迁移、富集成矿。同时深层区域构造对金矿具有明显的控制作用,该类金矿称为"燕山期层控热液型金矿"。  相似文献   
999.
火山与金矿     
《西部资源》2012,(4):73
一说到火山,总会想到火山给人们带来灾难。其实事物常有两面性,有灾难的一面,也有有利的一面,火山活动会给人们带来丰富的矿产资源,火山岩型黄金矿就是最好的例证。到目前为止,人们已经知道陆相火山(不是在海洋中喷发的火山)往往有大的金矿。这里举两个例子大家就会明白。我国台湾省金瓜石金矿,位于台湾北部基隆港之东,有一个火山筒(口),直径约一公里,它生成的时间比较晚,火山岩的围岩是第三纪中新世砂岩、页岩(地质年代约有十几个百万年),火山岩是第四纪的喷发物和侵入体  相似文献   
1000.
作为全球最主要的金成矿带之一,胶东地区仅占全国国土面积的0.27%,黄金储量却约占全国的25%,特别是胶西北地区的金矿更是星罗棋布,引起了国内外地质学家的广泛关注,进行了大量的生产和科研工作。该文总结了近年来取得的关于胶东金矿在构造、岩浆、流体及成矿物质、富集机制等方面取得的研究进展,并且针对颇具争议的金成矿物质来源问题,提出了新的研究思路,并初步论证了其可行性。以期抛砖引玉,引起广大地学同仁对此科学问题的关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