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88篇
  免费   154篇
  国内免费   243篇
测绘学   102篇
大气科学   175篇
地球物理   75篇
地质学   462篇
海洋学   111篇
天文学   2篇
综合类   55篇
自然地理   103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30篇
  2022年   36篇
  2021年   50篇
  2020年   36篇
  2019年   45篇
  2018年   25篇
  2017年   31篇
  2016年   22篇
  2015年   30篇
  2014年   70篇
  2013年   53篇
  2012年   54篇
  2011年   52篇
  2010年   60篇
  2009年   49篇
  2008年   50篇
  2007年   46篇
  2006年   48篇
  2005年   36篇
  2004年   44篇
  2003年   25篇
  2002年   23篇
  2001年   31篇
  2000年   16篇
  1999年   14篇
  1998年   19篇
  1997年   9篇
  1996年   9篇
  1995年   10篇
  1994年   11篇
  1993年   12篇
  1992年   10篇
  1991年   8篇
  1990年   7篇
  1989年   4篇
  1988年   1篇
  1986年   2篇
  1982年   2篇
  197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8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991.
In this paper results of experimental study on scour and flow field around a T-shape spur dike in a 90 degree channel bend are presented. Experiments were conducted in a laboratory channel to measure the variations of bed topography under a clear water condition. The three dimensional flow field was measured by an Acoustic Doppler Velocimeter in a scour hole due to a T-shape spur dike. It was found that by increasing the Froude number and length of spur dike the amount of scour increases. Increasing the wing length of spur dike decreases the scour. The amount of scour at the upstream of spur dike is much more as compare to that at the downstream of spur dike. By increasing the wing length of spur dike the zone of flow separation expands. As a result the sizes of vortex increase. Details of flow field are also addressed in the paper.  相似文献   
992.
与高光谱热红外数据相比,超光谱热红外数据中包含了臭氧(O3)和甲烷(CH4)在大气垂直剖面上更多的状态信息,为提升O3和CH4廓线的反演精度提供了可能。然而,超光谱热红外数据通道之间的间隔较窄,这在给数据引入一些特有可反演信息的同时还引入了大量的相似信息,这些特征均无法被现有的基于高光谱热红外数据的通道选择方法识别。为了保证超光谱热红外数据反演O3和CH4廓线的效率和精度,我们提出了一种基于大气灵敏度和雅可比剖面的通道优选方法(OWSP法)。该方法首先通过分析通道对不同气体的灵敏度情况,优选出受其他气体干扰较小的通道为初选通道;其次,深度分析通道雅可比特征后提出了优化雅可比矩阵的策略,具体为将通道雅可比量化为表征通道信息容量的因素,并采用迭代的方法获取最终的通道选择结果。本文将OWSP方法应用在阿拉善、北京—天津、长江三角洲和珠江三角洲4个典型地区的冬夏季大气条件下,与常用的最佳灵敏度法(OSP法)相比,OWSP方法所选的通道集合中冗余信息少,同时也可以识...  相似文献   
993.
旁压试验经过不断完善、发展、应用和推广,在与静力载荷试验、标准贯入试验等原位测试的比较中已凸显其优势,业已成为工程地质评价、地基承载力确定等实用可靠的方法。针对强风化花岗岩土体松散、土质较硬、取样和室内物理力学试验的困难,进行高压旁压器风化花岗岩原位测试,取得具有工程应用价值的成果,结果表明,虽然风化花岗岩由于受差异风化形成水平向不均匀性的影响,测试结果各指标间的相关性与黏土存在一定的差异,但黏土和风化花岗岩地基承载力随测点深度、变形模量与基床系数,地基承载力、变形模量和基床系数与标贯击数间均具有一定的线性相关关系,并对相关关系进行拟合,给出相应地拟合公式。  相似文献   
994.
生态系统地表通量测量——多通道波文比观测仪介绍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地表通量是影响生态系统的非常重要的因子,然而,地表通量测量项目多,时间长,测量误差大是一个难以克服的问题。针对上述问题,介绍一种新近研制的测量地表通量的仪器——多通道波文比观测仪。该观测仪能够实现地表通量要素的同步多通道观测,减少测量过程由于人为因素造成的误差,而且可以应用于电源供应困难的偏僻地区。同时,还对多通道波文比仪的温度传感器测量结果进行分析,得出温度传感器电阻值和环境温度之间的线形多项式关系。  相似文献   
995.
该文利用探空资料, 用辐射传输模式LOWTRAN 7, 计算了卫星的入瞳辐射率, 确定了FY-2和GMS-5卫星多通道扫描辐射计水汽通道定标系数.由于星蚀期间星上温度变化迅速, 星蚀期间的外定标考虑了星上黑体定标, 并用实际观测值和探空资料做了检验。通过近半年的运行, 这种方法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996.
肥城矿务局国家庄矿-210m北大巷突水量高达549.5m^3/min,突出物总量16518m^3,突出物中有许多陷落柱产物 。在总结其突水和突出物特点的基础上,认为该突水是限落柱通过与之相连的断层而发生的奥灰突出。  相似文献   
997.
繁华市区含水地层水平冻结及暗挖法施工   总被引:9,自引:4,他引:5  
结合上海繁华市区内地铁建设工程实践,介绍了含水软粘土地层中水平冻结加固和暗挖法施工技术,在借鉴传统地层冻结法的基础上,应用新近开发的冻结孔孔口密封装置,组合钻头以及“跟管”钻进技术,解决了含水软粘土地层中水平冻结管铺设的关键技术;采用特制的低温伸缩接头,解决了超长距离盐长干管在盐水降温过程中的冷缩问题;应用“新奥法”原理,通过设置土体栋胀卸压孔、冻土融沉注浆技术,合理的支护技术等综合技术措施,将地  相似文献   
998.
石北啸  杨燕伟  谢荣星  吴辛 《岩土力学》2013,34(10):2835-2840
考虑了混凝土芯砂石桩复合地基中砂石桩的环形排水通道、砂石桩体内的径、竖向渗流和土体施工扰动,并采用桩土共同分担荷载的初始条件,得到了混凝土芯砂石桩复合地基固结问题的控制方程,给出了控制方程的解答;并分别给出了复合地基按应力和按变形定义的总平均固结度,分析了砂石桩桩体渗透系数、芯桩与砂石桩直径比对地基固结性状的影响。结果表明:对于混凝土芯砂石桩复合地基按应力定义的固结度与按变形定义的固结度表达式不同;地基的固结随着砂石桩桩体渗透系数增加而加快;砂石桩直径一定的情况下,固结速率随芯桩直径增大先增大后减小。最后对本文解和以往的两种解做了比较,与以往解相比本文解能够同时考虑环形通道和桩土荷载分担,给出的固结度介于以往的两种解之间。  相似文献   
999.
湖北省国土资源厅推进并联审批,确保审批事项最少、速度最快、服务质量最优、审批机制最顺、审批时间最短,打造服务效能机关。  相似文献   
1000.
纵向岭谷区地表格局的生态效应及其区域分异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中国西南纵向高耸山岭与深切河谷并列排布的特殊地表格局对该区自然环境与生态地理区域分异的效应明显。利用纵向岭谷区1:5 万DEM数据、建站以来至2010 的气象观测数据、水文观测资料、MOD13 与MOD17 的NDVI与NPP产品以及1:100 万植被类型数据等,选取地表大气水汽含量、降水量、干湿指数、地表径流等水分指标,平均气温、年积温等温度指标以及太阳总辐射等热量指标,基于ANUSPLIN样条函数、GIS空间分析、小波分析、景观格局分析等方法,分析该区水热格局、生态系统结构与功能的地域分异特征及其主控因子,揭示地表格局对生态地理要素区域分异的效应。结果表明:受地表格局的影响,纵向岭谷区的水分、温度与热量都表现出明显的沿纬线方向间断式差异和经线方向连续式延伸的分布特征,纵向山系与河谷对地表主要自然物质和能量输送具有南北向通道作用和扩散效应以及东西向阻隔作用和屏障效应;特殊地表格局对植被景观多样性、生态系统结构与功能的空间格局产生重要影响,是植被景观多样性与生态系统空间分布的主要控制因子;小波方差分析反映了环境因子以及NDVI、NPP的空间各向异性,而小波一致性分析揭示了NDVI与NPP空间分布的控制因子,及其控制程度的定量关系。纵向岭谷特殊地表格局是该区生态地理区域分异的主要影响因素,在地带性规律与以“通道—阻隔”作用为主要特征的非地带性规律共同作用下,形成了纵向岭谷区生态地理区域系统的特殊空间特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