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70篇
  免费   406篇
  国内免费   367篇
测绘学   15篇
大气科学   6篇
地球物理   102篇
地质学   2121篇
海洋学   178篇
综合类   87篇
自然地理   34篇
  2024年   12篇
  2023年   25篇
  2022年   35篇
  2021年   37篇
  2020年   32篇
  2019年   41篇
  2018年   32篇
  2017年   34篇
  2016年   51篇
  2015年   57篇
  2014年   84篇
  2013年   63篇
  2012年   115篇
  2011年   94篇
  2010年   80篇
  2009年   76篇
  2008年   88篇
  2007年   104篇
  2006年   76篇
  2005年   94篇
  2004年   108篇
  2003年   86篇
  2002年   79篇
  2001年   96篇
  2000年   101篇
  1999年   127篇
  1998年   89篇
  1997年   94篇
  1996年   91篇
  1995年   71篇
  1994年   86篇
  1993年   57篇
  1992年   46篇
  1991年   49篇
  1990年   44篇
  1989年   40篇
  1988年   8篇
  1987年   8篇
  1986年   9篇
  1985年   7篇
  1984年   2篇
  1983年   2篇
  1982年   4篇
  1980年   1篇
  1979年   1篇
  1978年   1篇
  1977年   2篇
  1972年   2篇
  1951年   1篇
  194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54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71 毫秒
71.
沉积盆地的发展演化过程往往表现为旋回性和周期性.根据部分典型大陆裂陷盆地的伸展沉降史分析结果,认为10±Ma应该是一个重要的旋回周期,这一周期的控制因素更可能与深部软流圈的脉动性隆升有关.通过理想情况下的盆地非稳态古地温场的模拟计算,发现软流圈上涌作用10±Ma之后,岩石圈温度场便基本达到稳定,造成了岩石圈减薄、盆地沉降以及岩浆作用达到相对平衡,从而使软流圈发生热回沉或进一步上涌.因此软流圈的脉动式上涌造成了裂陷盆地的幕式沉降过程,这一周期可能在10±Ma左右,并因具体的动力学参数的差异而略有不同.而伸展裂陷幕的次数也与软流圈的上涌次数以及板块的边界应力场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72.
影响沉积盆地相对海平面变化的多重因素和旋回层序响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沉积盆地内相对海平面变化及沉积层序形成不仅受全球海平面变化旋回控制,而且沉积盆地所处的构造背景和相关因素,如:沉积物供给、盆底沉降和自然地理条件也对沉积层序及其内部组成——体系域具有极大的影响。对应于海平面变化发育的容纳空间旋回层序,沉积供给也可以形成特征的、可以鉴别的供给旋回层序。具有过渡性界线的三级或高频旋回层序受相对海平面变化和沉积供给双重因素控制。不同构造背景沉积盆地边缘发育不同的盆底沉降速率,相对海平面变化响应于盆缘沉降具有明显的构造-海平面分带,岸线在构造-海平面带中的地理位置决定了层序界面和层序堆叠样式,也同样影响着低位体系域的构成。深水盆地环境古地形特点及沉积物供给制约着深水沉积序列。构造运动显著地影响着沉积层序发育。碳酸盐缓坡和平顶镶边陆架的层序格架及体系域发育受其坡度、盆地深度及下降幅度的因素的作用。台地边缘和大陆边缘盆地浊积岩层序的发育和体系域组成受控于差异的沉积物源(平顶碳酸盐台地、镶边台地和陆源碎屑岩陆架)、古地理及构造活动性  相似文献   
73.
层序地层学理论现已日臻完善,位人们往往被局限在大范围、大尺度的研究领域中,包括整个盆地或整个陆架的粗线条描述。那么,小尺度(小范围和次级层序)内的层序格式和沉积样式又是如何的呢?本文将作一阐述。在地层学、沉积学的研究基础上,在区域层序地层学的框架下,将桑塔木断垒带这样一个盆地内的三级局部构造的奥陶系进行层序地层学解剖。由于地震资料分辨率的限制,采用大量的钻井录井资料(岩心、电测等),通过岩性、古生物等特征标志建立相对水深变化曲线,以此来对比划分层序。得出,奥陶系内存在一个Ⅰ类层序界面,并将其划分为两个四级层序及相应的五级层序。  相似文献   
74.
略论塔里木古生代盆地演化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浪良杰 《现代地质》1997,11(1):14-20
依据所处板块构造位置和地球动力学环境,提出塔里木古生代盆地演化经历了震旦—泥盆纪和石炭—二叠纪两个完整的开合旋回。第一旋回自震旦纪开始张裂形成大陆裂谷,寒武—奥陶纪伸展为被动大陆边缘,志留—泥盆纪俯冲消减,泥盆纪晚期碰撞闭合,时间跨度达400Ma以上。第二旋回表现为石炭—二叠纪弧后拉张—弧后造山事件,延续仅约100Ma。  相似文献   
75.
介绍了对东寒武系进行层序地层学研究所采用的方法,层序的基本特征及取得的主要成果。确定有10个层序,其时限为1-10Ma,其中下寒统武有6个,中上,上寒武统各2个。此外还划分出次层序27个,组合层序2个。此项研究工作对本区寒武系地层划分与对比,界线的确定具有重要意义:1.沧浪阶生物地层的争论,是由于滇东存在两个Ⅰ型层序边界,乌龙箐段与红井哨段为假整合关系,故生物带发育不完整;2.双龙潭组与西王庙组应  相似文献   
76.
遥感技术在区域地质调查中的应用研究进展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论述了1∶5万区域地质调查中的图像信息理论及其应用意义;讨论了遥感岩石学、影像地层学、遥感构造分析、环境地质与生态地质遥感地质解译填图的基础理论和方法;论述了影像地质界线的基本信息类型及其信息理解过程;提出了影像地质信息的多级识别方法和空间模糊叠加分析方法;最后探讨了区域地质调查中遥感技术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77.
中国北方超大型热水沉积硫化物矿床成矿模式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中国北方超大型热水沉积硫化物矿床成矿模式李英祁思敬(西安地质学院,西安710054)关键词超大型矿床热水沉积作用大陆边缘盆地热旋回中国北方超大型热水沉积硫化物矿床(SEDEX)集中产出于华北地台北缘西段与扬子地台北缘西段,即秦岭与狼山两区。可确定的矿...  相似文献   
78.
79.
王晓军 Llube.  A 《冰川冻土》1996,18(4):337-346
对乌鲁木齐河源1号冰川积累区一支深达91.64m的透底冰芯进行了详细的层位及冰结构分析,结果表明,在20m深度以内,很好地保存了原始沉积的特征,但在70 ̄80m深处还发现小密度的乳白色冰占优势的冰层,可能形成于小冰期,中层具有动力变质及再结晶作用共存及反复消长的结构特征(冰晶尺寸、气泡),未见单极大型组构,但出现弱竖环形组构,底层出现弱宝石状的多极大组构。  相似文献   
80.
珠江三角洲晚第四纪沉积特征   总被引:17,自引:0,他引:17  
蓝先洪 《沉积学报》1996,14(2):155-162
本文根据钻孔资料和沉积分析资料,研究和探讨了珠江三角洲晚第四纪沉积特征及其沉积层的形成过程。结果表明,珠江三角洲晚第四纪具有两个陆相-海陆过渡相的沉积旋回;在两个沉积旋回之间,包含了一个海退过程。珠江三角洲晚第四纪沉积层是由晚更新世和全新世两套海进河床充填层序和海退进积层序构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