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170篇
  免费   1184篇
  国内免费   338篇
测绘学   602篇
大气科学   228篇
地球物理   233篇
地质学   1087篇
海洋学   773篇
天文学   162篇
综合类   220篇
自然地理   387篇
  2024年   44篇
  2023年   109篇
  2022年   201篇
  2021年   181篇
  2020年   175篇
  2019年   250篇
  2018年   260篇
  2017年   96篇
  2016年   116篇
  2015年   152篇
  2014年   141篇
  2013年   133篇
  2012年   165篇
  2011年   192篇
  2010年   146篇
  2009年   241篇
  2008年   196篇
  2007年   157篇
  2006年   64篇
  2005年   93篇
  2004年   89篇
  2003年   83篇
  2002年   48篇
  2001年   44篇
  2000年   41篇
  1999年   22篇
  1998年   27篇
  1997年   13篇
  1996年   18篇
  1995年   30篇
  1994年   18篇
  1993年   29篇
  1992年   22篇
  1991年   29篇
  1990年   26篇
  1989年   17篇
  1988年   6篇
  1987年   2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3篇
  1982年   1篇
  1974年   3篇
  1972年   1篇
  1960年   4篇
  1959年   1篇
  1958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369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91.
“3S”技术作为“数字中国”、“数字城市”建设的重要支撑技术,近年来得到了飞速发展。中国煤炭地质总局航测遥感局作为全国煤炭系统唯一从事空间地球信息技术研究、开发与应用的高科技单位,紧跟国际技术前沿,将“3S”技术集成应用于社会经济各个领域,长期致力于推动“数字中国”建设,取得了一系列重要成果,形成了具有鲜明特色的煤炭“3S”技术体系。  相似文献   
992.
基于PSO-SVM非线性时序模型的隧洞围岩变形预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姜谙男 《岩土力学》2007,28(6):1176-1180
现场量测获得的围岩变形信息,从宏观上反映了地下洞室围岩-支护系统力学性态变化。为克服人工神经元网络方法过学习问题,提出了一种新的预测地下洞室围岩变形的粒子群支持向量机方法,用粒子群算法优化最小二乘支持向量机的参数,避免了人为选择参数的盲目性,提高了预测模型的训练速度和预测推广能力。利用这种非线性智能预测方法,基于监测数据滚动预测围岩变形,可以及时优化和调整施工步序,保证洞室的稳定性。将该方法用于清江水布垭电站地下厂房的围岩收敛变形预测,获得了令人满意的预测效果。  相似文献   
993.
基于支持向量机的岩体工程分级   总被引:39,自引:8,他引:31  
提出了岩体工程分级的一种新方法,即支持向量机方法。该方法可以根据有限的学习样本,建立影响岩体级别的条件的因素和级别之间的一种非线性映射,可以对未知的岩体进行工程分级。结果表明,这种方法具有较高的准确率。  相似文献   
994.
沉管挤密抗拔防浮碎石桩的抗拔承载力计算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开富  谢新宇  张继发  郑麟  朱向荣 《岩土力学》2004,25(12):1937-1941
基于现场试验检测结果,分析了沉管干振挤密抗拔防浮碎石桩在砂土中的抗拔破坏模式和应力传递机理,运用极限平衡原理研究了抗拔承载力,得到了极限抗拔承载力计算公式,并利用公式对工程实测结果进行了分析比较,表明两者较为一致。现场试验表明,未达破坏荷载前,抗拔碎石桩的抗拔承载力与变形有较明显的线性关系;抗拔碎石桩破坏性状明显,能明确得到抗拔碎石桩的破坏荷载。  相似文献   
995.
中国地理学史上的一次大断裂——兼评《汉书·地理志》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先秦地理学有着考察自然、研究自然的传统,而且在这方面取得了辉煌的成就。汉代及其以后的中国古代地理学基本上丢失了这个传统,始作俑者为东汉班固。西汉董仲舒的“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不但排斥或扼杀了其他诸子百家,也摧残了先秦儒家注重自然的传统。班固著《汉书·地理志》,屈从当时的潮流,忽视先秦时期“山川,地理也”的传统,赋予“地理”另一种含义,即以记述疆域、政区的建制置和沿革为主,而把山川等自然知识作为附庸,使以后的中国古代地理学走上侧重地理沿革考证、记述社会历史和社会状况之路,形成内容上以史学地理、经学地理、沿革地理为主体的中国传统地理学。先秦地理学与秦汉地理学之间存在一个大断裂。这个大断裂影响了中国古代地理学取得的成就,并使中国古代地理学无法发展衍生出近代地理学。  相似文献   
996.
20世纪90年代中国城市发展空间差异变动分析   总被引:49,自引:8,他引:41  
闫小培  林彰平 《地理学报》2004,59(3):437-445
城市化速度加快,城市区域化和区域城市化以及城镇体系开放性增强等是20世纪90年代中国城市发展的总体特征。以省级行政区为基本空间单元,选取25项城市发展指标, 利用SPSS统计分析软件对1990年和2000年中国城市发展进行主成份分析和聚类分析,得出20世纪90年代中国城市发展空间差异的变动特征是:① 城市发展水平的东西空间差异增大,东部沿海地区城市发展重心南移;② 城市发展速度东部沿海地区快于中西部地区,东部地区的南部大于北部,基础较好的城市集群发展速度较快;③ 东部沿海地区的北京和上海集聚性、外向性和创新性特点都很显著,中西部地区城市发展特征结构仍处于低水平均衡状态。国家目标、战略和政策的作用及其效果累积,城市发展动力机制和地理区位条件的差异是这一时期中国城市发展空间差异变动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997.
基于MODIS数据估算晴空陆地光合有效辐射   总被引:19,自引:0,他引:19  
陆-气圈层物质与能量交换的核心过程是植物的光合作用,而光合有效辐射则是影响光合作用过程的关键因子,在不同的陆地生态系统模型中,都是重要的输入参数。作者以MODIS卫星数据为基础,反演晴空下影响光合有效辐射的大气因子参数大气可降水量、气溶胶,根据辐射传输方程从大气顶层光合有效辐射反演高分辨率陆地光合有效辐射。算法采用查找表替换辐射传输模型,使其能够对大批量、像元级的数据进行处理。将该算法应用于对华北平原的部分区域进行反演,并使用中国生态网络禹城试验站的自动测量数据对结果进行检验,最大误差在10%以内。  相似文献   
998.
广域空间尺度上植被净初级生产力的精确推算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作者介绍了使用遥感、GIS数据和BEPS生态过程模型推算植被净初级生产力 (NPP)的方法。为了准确推算北海道地区NPP,我们改进了BEPS模型,而且使用了高质量GIS数据作为模型的输入数据。通过计算得出1998年北海道NPP的平均值为644 g C/m2,总量为0.078 Gt C。我们还进行了模型输入数据质量对应用生态过程模型推算NPP的精度影响测试。结果表明,高质量的GIS输入数据可以提高NPP推算精度16.6%~39.7%。  相似文献   
999.
兰州-西宁-银川城市带与西部开发   总被引:15,自引:2,他引:13  
通过对有关城市、区域的统计分析,在评述兰州-西宁-银川城市带基本特征的基础上,重点讨论其在西部大开发中四个方面的地位作用:我国内陆腹地的战略要地和开发据点,沟通我国东西部间、我国与中亚、欧洲国家间的桥梁和纽带,保障国家资源安全的能源重化工基地和重要进口通道,保障国家生态安全的重点生态建设区。并针对其在内部结构、市场化、开放度方面的主要问题,指出其发展趋势和战略选择:加快城市带交通通道建设,将潜在资源优势转化为现实经济优势,创造局部优势投资环境和开放社会,重视教育、科技和生态建设。  相似文献   
1000.
华北主要城市夏季高温气候特征及评估方法   总被引:33,自引:2,他引:31  
利用我国华北地区1961~2000年夏季6~8月高温资料,探讨了华北地区主要城市高温过程,建立该地区强高温过程较完整的序列。分析华北主要城市北京、天津、石家庄、济南、太原市等夏季危害性高温气候特征。给出了东亚副热带高压和大陆变性高压的活动特点。观测结果表明,东亚副热带高压和大陆变性高压对华北地区主要城市夏季危害性高温在各地有很大差异,与相对湿度大小有密切关系。东亚副热带高压和大陆变性高压的活动是造成华北地区城市夏季危害性高温的主要影响系统。在此基础上建立了华北主要城市夏季危害性高温候、旬、月评估方法。其结果表明该方法对华北地区主要城市夏季危害性高温影响评估有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