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637篇
  免费   1116篇
  国内免费   858篇
测绘学   807篇
大气科学   224篇
地球物理   1156篇
地质学   1988篇
海洋学   799篇
天文学   79篇
综合类   262篇
自然地理   296篇
  2024年   40篇
  2023年   126篇
  2022年   174篇
  2021年   184篇
  2020年   123篇
  2019年   194篇
  2018年   152篇
  2017年   168篇
  2016年   163篇
  2015年   195篇
  2014年   278篇
  2013年   207篇
  2012年   269篇
  2011年   249篇
  2010年   230篇
  2009年   202篇
  2008年   254篇
  2007年   225篇
  2006年   208篇
  2005年   177篇
  2004年   173篇
  2003年   142篇
  2002年   124篇
  2001年   137篇
  2000年   115篇
  1999年   99篇
  1998年   83篇
  1997年   121篇
  1996年   106篇
  1995年   103篇
  1994年   105篇
  1993年   84篇
  1992年   70篇
  1991年   69篇
  1990年   74篇
  1989年   57篇
  1988年   17篇
  1987年   20篇
  1986年   7篇
  1985年   13篇
  1984年   4篇
  1983年   5篇
  1982年   14篇
  1980年   5篇
  1979年   5篇
  1965年   5篇
  1961年   3篇
  1957年   7篇
  1954年   4篇
  1925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561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9 毫秒
91.
时域反射技术在地学研究中的应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综合介绍了时域反射技术在地学研究中的应用。包括时域反射仪的工作原理、测量参数(特征阻抗、介电常数、土壤含水量、土壤电导率)、时域反射探针技术以及时域反射技术在农业地质、水文地质、灾害地质等研究中的应用与进展。  相似文献   
92.
为了提高大区域土地利用变化信息提取效率,本文在变化信息自动发现的基础上,基于目标灰度信息,研究遥感影像中土地利用变化信息的边界提取方法.由于研究对象是大区域中的小目标,无法直接利用灰度直方图寻找分割目标的灰度分布范围.本文提出了一种典型区域法,方法是利用区域中分割目标密集的多个典型小区域的灰度直方图计算所有目标的分割阈值.由于影像中地物众多,为了减少噪声的影响,提高计算速度,先利用双阈值分割法对目标进行粗分割,再对其进行小波变换,利用其模值,以及结合目标灰度信息,可以将目标边界快速地提取出来.  相似文献   
93.
免棱镜反射全站仪是免棱镜反射测距技术与传统全站仪的结合,它具有普通全站仪所不可替代的优点。本文主要介绍了免棱镜反射全站仪的原理构造,精度分析,以及该技术在房产测绘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94.
把无粘流中能成功捕捉接触间断的反扩散差分格式,用在了准地转二维理想锋生的数值模拟中,并将计算结果与Cullen的计算结果和半地转方程的精确解进行了比较。用反扩散格式模拟的锋面较Cullen的结果更加显,而且更接近半地转方程的精确解。  相似文献   
95.
北京北部城区 SO2和NO2浓度垂直分布特点初探   总被引:11,自引:3,他引:11  
2001年1~3月在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320 m铁塔10个不同高度(320、240、200、140、100、80、47、15、8 m和地面)使用无动力扩散采样器对SO2和NO2日平均总量及夜间平均浓度进行了观测.结果表明,200m以下高度SO2和NO2浓度较大.北京城区不同高度大气中SO2的浓度1月份最高.NO2浓度1月份和2月份呈现高值.不同高度SO2和NO2浓度与逆温强度有明显的正相关.  相似文献   
96.
1∶ 25万地球物理编图,属新一轮1∶ 25万区域地质调查的范畴.研究了一套用Surfer 7.0与ArcView 3.2软件编制1∶ 25万地球物理系列图件的方法技术.解决了成图软件Surfer 7.0与ArcView 3.2的数据转换、栅格图与1∶ 25万标准图框的边界不吻合问题,开发了绘制1∶ 25万标准图框的软件,实现了在GIS软件平台上编制符合出版要求的1∶ 25万地球物理系列图件.  相似文献   
97.
论三维等时线叠加反偏移中的有关问题   总被引:6,自引:2,他引:6  
利用几何射线理论和一种考虑了积分域边缘贡献的二维稳想法,研究了三维等时线叠加反偏移中的反偏移场,反偏移加权函及反偏移孔径。结果证明,在有限孔径条件下,反偏移场的结构比已发表的结果要复杂和多。即使在最简单的条件下,反偏移场也是由反偏移信号的反偏移噪声(孔径效应)叠加而成的。而且,反偏移场的结构强烈地依赖于反偏移孔径边缘的位置。为了消除孔径效应,应采用最佳反偏移孔径和针对有限孔径的加权函数。根据定义,最佳反偏移孔径为稳相点的第一和第二Fresnel区之和。在第一Fresnel区内,有限孔径和加权函数与文献中所给出的加权函数完全一致。而在第二Fresnel区内,有限孔径加权函数为常规的加权函数与一窗函数的乘积。在反偏移孔径的边缘上,有限孔径加权函恒取零值。  相似文献   
98.
仿DWY-Ⅱ型无固相冲洗液在砂宝斯矿区水敏层的应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下载免费PDF全文
舒本耀  李漪 《探矿工程》2002,(5):43-43,45
介绍了砂宝斯矿区水敏层的基本情况,仿DWY-Ⅱ型冲洗液的配方、护壁机理、配制过程及应用效果。  相似文献   
99.
南海季风性海流的建立与调整   总被引:5,自引:3,他引:5  
通过一个高分辨(1/6度×1/6度)南海环流模式, 在旋转加快(spin-up)过程中分析了南海上层海洋季风驱动下海盆尺度环流特征建立的方式与内在机制, 分析了南海自静止态至海盆尺度环流特征初步形成的过程, 揭示了此过程中边界截获Kelvin波和西传斜压Rossby波的重要作用, 由此估算了南海上层海洋季风性海流调整的特征时间尺度.  相似文献   
100.
标定大陆科学钻探孔区地震反射体   总被引:18,自引:7,他引:18       下载免费PDF全文
在中国大陆科学钻探孔区 (江苏省东海县南部 )进行了系统的地球物理调查 ,包括二维地震测网和专门的地震剖面 ,大地电磁法和位场方法等 .地震调查表明 ,在超高压变质岩出露区上地壳充满了反射体 ,包括倾斜反射体与上拱的反射弧 .本文介绍大陆科学钻探先行研究中地震调查的成果 .根据大陆科学钻探预先导孔的岩芯和测井资料、井旁VSP和数值模拟结果证实 ,高波速的榴辉岩体、破碎断裂带和大型韧性剪切带都可引起倾斜的地震反射 ,而上拱的弧形反射体则是由近似直立的榴辉岩体和其中的破碎带的综合反映 .由于地壳深部广泛分布着经受变质的岩石 ,上述研究结果对标定地壳中的反射地震信号具有一定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