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43篇
  免费   99篇
  国内免费   139篇
测绘学   28篇
大气科学   57篇
地球物理   27篇
地质学   266篇
海洋学   170篇
天文学   8篇
综合类   42篇
自然地理   83篇
  2024年   5篇
  2023年   16篇
  2022年   22篇
  2021年   19篇
  2020年   18篇
  2019年   21篇
  2018年   11篇
  2017年   18篇
  2016年   14篇
  2015年   22篇
  2014年   27篇
  2013年   16篇
  2012年   30篇
  2011年   34篇
  2010年   26篇
  2009年   31篇
  2008年   35篇
  2007年   24篇
  2006年   36篇
  2005年   29篇
  2004年   22篇
  2003年   20篇
  2002年   18篇
  2001年   16篇
  2000年   12篇
  1999年   20篇
  1998年   14篇
  1997年   12篇
  1996年   11篇
  1995年   9篇
  1994年   12篇
  1993年   10篇
  1992年   9篇
  1991年   9篇
  1990年   11篇
  1989年   9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2篇
  1980年   1篇
  1960年   1篇
  1959年   3篇
  1958年   1篇
  1941年   1篇
  1937年   1篇
  192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8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61.
利用麦克斯韦方程组和边界条件,推导出由高低折射率介质组成周期性的多层增透膜系的传输矩阵,用传输性矩阵求出增透膜系的反射率和透射率表示式,采用Maple语言和数值计算方法得到4层和8层高反射膜系的反射率随入射光波长变化曲线,分析和讨论入射光的入射角对反射率和透射率的影响.得到的结果有利于对多层介质增透膜系结构的理解,为光学仪器镀膜的设计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62.
Changes in the regulatory requirements and the forthcoming Disinfectant/Disinfection By-Products (D/DBP) Rule will require that drinking water treatment facilities be operated to achieve maximum removals of particles and disinfectant tolerant microorganisms as well as natural organic matter (NOM). For drinking water production, the use of membrane filtration processes such as microfiltration and ultrafiltration (MF/UF) alone to satisfy the turbidity, particle and microorganism removal a requirement of the surface water treatment regulation (SWTR) is not enough. MF/UF treatment processes can achieve only nominal (10 percent) removal of disinfection by-products (DBP) precursors (James, et al., 1995). On the other hand, too fast fouling can make the filtration processes more difficult to carry on. To solve these problems, many authors have been interested in installing coagulation pretreatment before membrane filtration to improve membrane performance. However, previous studies reported conflicting results. Some supported the effectiveness of coagulation pretreatment, while others contended that coagulation aggravated membrane performance. This research aims to identify the effects of coagulation pretreatment on membrane filtration through a pilot study using PVDF membrane in combination with analyzing the rationale of coagulation. Another objective of this research was to evaluate the different impacts on membrane performance of using different membrane modules (the submerged module and pressured module).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coagulation pretreatment greatly improved the membrane performance, extending the filtration time as well as reducing the permeated organic level, and that the submerged module is much more efficient than the pressured module.  相似文献   
63.
Zosterophyllum(工蕨属)是早期陆生植物的代表性类群之一,全球广泛分布。Z.australianum(澳大利亚工蕨)产自华南和澳大利亚,是东北冈瓦纳古植物地理区系的典型分子。文中描述了产自贵州都匀包阳剖面蟒山群中的Z.australianum新材料。该标本的孢子囊具短柄,呈椭圆形或扇形,宽2.6~4.1 mm,高可达3.9 mm,加厚带宽约0.6 mm,紧密螺旋排列形成孢子囊穗,与云南文山早泥盆世坡松冲植物群中的Z. australiaunum极为相似。依据目前对Z. australianum时代延限的认识,并结合蟒山群其他植物属种的发现(如Adoketophyton subverticillatum),推断该群下段的时代为早泥盆世布拉格期。Z. australianum在蟒山群中的发现,扩展了该植物的地理分布范围,反映出蟒山群中的植物组合与坡松冲植物群存在一定联系。  相似文献   
64.
植物已被广泛用于改善岩土设施的服役性能。然而,植物生长对填埋场多层覆盖系统防渗性能的影响尚不清楚。本研究通过在深圳下坪固体废弃物填埋场开展为期两年的现场试验,并利用数值模拟进行对比与参数化分析,旨在量化湿润气候下植物生长对土体水力性质以及三层覆盖系统防渗功能的影响。经研究发现,土体饱和渗透系数(ks)随根长密度(RLD)的增加呈线性下降。相比裸露土,植草土ks、入渗量和入渗速率分别降低55%,18%和35%。这导致在现场监测期间植草覆盖系统中维持的吸力明显高于裸露覆盖系统,数值分析与实测结果相一致。然而,百年一遇降雨后两覆盖系统内吸力分布无显著差异。在两年的现场监测中,相比裸露覆盖系统,草类减少累积渗漏量达21%。通过裸露与植草覆盖系统的年均渗漏量均满足美国环保局建议的每年30 mm的设计要求,证明了没有土工膜的三层覆盖系统在湿润气候下的良好防渗性能。  相似文献   
65.
金大龙  袁大军 《岩土力学》2022,43(11):2952-2962
泥水盾构工法被广泛应用于高压富水复杂地质环境中修筑隧道,其中开挖面稳定控制是工程成败的关键,在盾构掘进时,由于刀盘不断旋转切削地层,开挖面上的泥膜处于“形成―破坏―再形成”的动态循环过程,泥膜透水性增强,这种动态泥膜作用下开挖面的稳定如何评价有待于进一步探索。对此,对泥水盾构掘进过程中的动态泥膜进行了分类,提出了考虑盾构运动和泥浆渗滤特征的动态泥膜理论。在此基础上,采用空间离散法将泥水压力引入旋转体模型,建立了考虑动态泥膜效应的开挖面稳定力学模型,提出了泥水盾构动态掘进过程中开挖面临界泥浆压力及泥浆支护效率评估方法,研究指出:当盾构在强渗透性地层中掘进时,在尽量提高泥浆成膜率的同时,应注重泥浆黏度调节,充分发挥渗透力支护作用,同时可适当提高盾构掘进速度并降低刀盘转速,有利于开挖面稳定控制。以泥浆成膜率、等效渗透系数为依据给出了泥浆支护效率设计图,研究工作对盾构掘进支护压力控制和泥浆配置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66.
67.
膜下条播冬麦栽培技术是夺取旱地小麦和晚播小麦高产的一项突破性新技术,加之一次完成播种、铺膜一条龙播种机的配套高效作业,其增产显著。从膜下条播冬麦栽培技术在地区中试和示范3a来,使小麦生产上一个新台阶。  相似文献   
68.
玉林冬季免耕马铃薯分期播种试验及优质高产气候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玉林市主栽的马铃薯品种黑龙江K 3紫花,采用稻草免耕、地膜覆盖和常耕栽培三种栽培措施分五次播种进行试验,表明,稻草免耕技术不但对地面温度、土壤湿度有很好调节功能,而且与地膜覆盖和常耕栽培产量差异达极显著水平。以播期为11月30日的产量最高,播期为12月10日产量最低。  相似文献   
69.
三工河径流系列重建及未来趋势预测   总被引:6,自引:5,他引:1  
新疆三工河流域位于天山北麓中段东部 ,发源于博格达峰西北侧 ,著名的高山湖泊、国家级风景区—天池位于该河中游 ,下游是阜康市。对三工河径流量的研究 ,对于保持天池足够的蓄水量及当地环境和资源的开发利用都是非常重要的。但该河仅有短期不连续的径流实测资料 ,且测站断面迁移频繁 ,因而有多种径流估算值。应用Linest函数 ,对影响径流的因子进行筛选 ,重建了三工河 196 1年至 1999年径流系列 ,据此计算三工河多年平均径流量为 0 .6 16× 10 8m3 ,Cv值 0 .10 3。用方差分析法对径流的未来变化趋势作了初步预测 ,为正确评估当地水资源承载能力 ,保持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尤其是目前有争议的地下水资源的评估和合理开发提供了定量依据。  相似文献   
70.
半透膜滴灌对节水灌溉技术的影响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庆群 《地下水》2019,(3):78-79,90
半透膜滴灌是一种符合现代农业要求的滴灌手段,传统灌溉技术节水能力较差,导致大量水资源浪费,对农作物的生长速度和生长状态造成不良影响。为了检测半透膜滴灌对节水灌溉技术的影响,设计了对比实验。通过建立实验参数,选取喷灌方法、普通滴灌和半透膜滴灌三种方法进行了对比试验,分析三种方法的水资源使用率和植物生长状态,并进行对比。实验结果表明:半透膜滴灌能够最大程度的利用水资源,防止资源浪费,促进植物以最好的状态生长。降低农药使用量和农民的劳动量,以期为节水农业发展提供技术保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