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340篇
  免费   3666篇
  国内免费   6303篇
测绘学   484篇
大气科学   771篇
地球物理   2552篇
地质学   14750篇
海洋学   1591篇
天文学   132篇
综合类   817篇
自然地理   1212篇
  2024年   195篇
  2023年   743篇
  2022年   780篇
  2021年   812篇
  2020年   747篇
  2019年   957篇
  2018年   673篇
  2017年   674篇
  2016年   715篇
  2015年   817篇
  2014年   1062篇
  2013年   904篇
  2012年   1036篇
  2011年   1059篇
  2010年   965篇
  2009年   918篇
  2008年   928篇
  2007年   1025篇
  2006年   1028篇
  2005年   821篇
  2004年   795篇
  2003年   564篇
  2002年   384篇
  2001年   392篇
  2000年   345篇
  1999年   351篇
  1998年   363篇
  1997年   286篇
  1996年   254篇
  1995年   203篇
  1994年   218篇
  1993年   208篇
  1992年   278篇
  1991年   231篇
  1990年   223篇
  1989年   129篇
  1988年   49篇
  1987年   66篇
  1986年   26篇
  1985年   15篇
  1984年   9篇
  1983年   6篇
  1982年   6篇
  1981年   11篇
  1980年   8篇
  1979年   7篇
  1974年   2篇
  1973年   5篇
  1957年   2篇
  1933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01.
康德—拉普拉斯的“原始星云说”是风靡世界的地球起源理论,该理论主张地球是从“原始星云”转化而来的。笔者对此理论明确提出质疑。阐述了南海化学元素的多样性及其来源,以及在星云中发生的合成元素的核过程,据此指出,地球全部海洋化学元素是在星体演化的不同阶段、不同类型核反应的综合产物,而绝非简单地从康德—拉普拉斯的“原始星云”中产生的;也就是说,是另一颗恒星或超新星聚变爆发形成的次生星云创造了地球。  相似文献   
102.
研究和测定海水中汞的存在形态和在海水-底质间的相互交换,对于探明汞在海洋中的转移变化及其最后归宿,评价海区汞的自净能力,以及防治汞对海洋的污染等均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03.
福建深沪湾潮间带全新世有孔虫及其环境意义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本文对深沪湾西部潮间带表层沉积物和两个钻孔岩芯共30个样品的有孔虫组成进行了定性和定量分析。结果表明,表层沉积物中有孔虫群分布规律明显,随着离岸向海越远,水深越大,有孔虫娄量从1倍数上升到5位数,种数为9-69种,多变度V31-44,复合分异度H(s)3.25-3.25。从钻孔岩芯中的全新世有孔虫群特征可看出,中全新世以来海面升降和海洋环境可分为2个阶段:(1)海水初到钻孔位置,有孔虫数量和种数较少,分异度不高,海相性程度较低。(2)后期(埋深1.8m和2.0m以浅),海面有所升高,变为潮间带(高潮位→中潮位→低潮位)环境。  相似文献   
104.
通过水提醇沉方法提取羊栖菜粗多糖,纯化后测定羊栖菜中多糖含量,为今后羊栖菜化学及药理研究提供有益的参考.采用了分光光度法、苯酚-硫酸显色法在490 nm处测定其含量.结果表明,羊栖菜提取液中多糖含量达53.46%,平均多糖回收率为99.37%.证明该方法实验操作简便,准确可靠,可用于羊栖菜多糖含量的测定.  相似文献   
105.
本文对用于模式分类、函数逼近、参数估计的多层感知器 (MLPs)给出 1个清晰的关于内部行为的解释。作者以单隐层的 MLP为例 ,论述了关于 MLP的内部行为的半线性分析理论。对受训的MLP,将隐层单元的输出分别定义为网络输出的正、负“内部分量”;定义内部分量的连接权重集为给定问题的“内部判别模式”;建立了 MLP和模糊集相结合的新模型 ;分析了 MLP的结构为 N- 2 - 1和N- H- 1 ,给出权重初始化的方法 ;提出了 1种从受训神经 -模糊模型 (NFMs)中提取知识的全新的具有实用价值的方法。  相似文献   
106.
本文研究了几种金属离子对锯缘青蟹(Scylla serrata)N-乙酰-β-D-氨基葡萄糖苷酶(NAGase)活力的影响.其结果表明:Li^+、Na^+和K^+对酶活力没有明显影响,Mg^2+、Ca^2+和Ba^2+对该酶均有激活作用,激活程度依次为Ca^2+〉Ba^2+〉Mg^2+.Al^3+、Fe^3+、Cd^2+、Pb^2+和Hg^2+对该酶具有一定的抑制作用,2.0μmol/dm^3的Hg^2+可以使酶活力完全丧失.Co^2+对酶的效应是先激活后抑制,Mn^2+对酶仅有轻微的激活作用.Cd^2+和Fe^2+对锯缘青蟹NAGase的抑制作用都呈竞争性-反竞争性混合Ⅱ型效应,Cd^2+的抑制常数Ki和KiS分别为23.9、5.0mmool/dm^3,Fe^3+的抑制常数Ki和KiS分剐为395.5、135.6μmol/dm^3.Ki〉KIS说明酶一底物络合物(ES)与抑制剂的亲和力比游离酶(E)与抑制剂的亲和力大.  相似文献   
107.
盐藻和β-胡萝卜素研究述评   总被引:9,自引:1,他引:9  
养殖盐藻生产β-胡萝卜素是近十几年新兴起的研究领域,因其应用前途广内,现已成为微藻生物学的研究前沿和热点,预计本世纪末和下世纪初将有更大发展。鉴于我国在这方面文章不系统、不全面,本文从盐藻生物学、养殖学、β-胡萝卜素异构体、β-胡萝卜素形成生理等角度全面概述了该领域的研究现状,并提出存在的问题与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108.
运用GC—MS的方法和荧光分光光度法,研究鲈鱼分别暴露于0.1、1.0和10.0μg/dm^3质量浓度芘溶液中7d,水体中芘及其鲈鱼胆汁中芘和1-羟基芘含量的变化,实验结果显示:(1)鲈鱼对水体中的芘具有非常显著的去除作用。(2)随着芘暴露浓度的增大,鲈鱼对芘的代谢去除作用增强。(3)随着暴露时间的延长和芘暴露浓度的增大,胆汁的1-羟基芘浓度递增。(4)鲈鱼胆汁具有较高的芘浓度,对海水中的芘具有较强的富集作用。(5)鲈鱼胆汁的1-羟基芘及芘的浓度与水体芘浓度均具有很好的相关性,对于指示水体的芘污染程度具有一致性;可作为指示水体芘污染程度的生物标志物。  相似文献   
109.
本文根据长江水下三角洲地区的五个钻水及3000km浅地震剖面资料,运用生物地层学和地震地层学方法分析研究,获得了水下三角洲分期和三角洲朵体的分布及发育等地质信息,首次提出,长江水下三角洲沉积体由六期朵体参错迭置而成,详细阐述了水下三角洲复合体的结构特征;并结合古海岩线,孢粉气候地层,测年资料等,探讨了其发育过程及形成时代,为预测长江下水三角洲的发民菜,提供了新的基础地质依据。  相似文献   
11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