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975篇
  免费   2071篇
  国内免费   2764篇
测绘学   778篇
大气科学   2605篇
地球物理   1750篇
地质学   6118篇
海洋学   2442篇
天文学   151篇
综合类   841篇
自然地理   2125篇
  2024年   101篇
  2023年   436篇
  2022年   465篇
  2021年   560篇
  2020年   418篇
  2019年   560篇
  2018年   368篇
  2017年   437篇
  2016年   416篇
  2015年   496篇
  2014年   783篇
  2013年   604篇
  2012年   734篇
  2011年   711篇
  2010年   678篇
  2009年   699篇
  2008年   699篇
  2007年   601篇
  2006年   510篇
  2005年   521篇
  2004年   441篇
  2003年   551篇
  2002年   560篇
  2001年   582篇
  2000年   449篇
  1999年   339篇
  1998年   302篇
  1997年   343篇
  1996年   343篇
  1995年   308篇
  1994年   317篇
  1993年   255篇
  1992年   306篇
  1991年   231篇
  1990年   259篇
  1989年   190篇
  1988年   28篇
  1987年   22篇
  1986年   30篇
  1985年   23篇
  1984年   23篇
  1983年   19篇
  1982年   10篇
  1981年   5篇
  1980年   13篇
  1979年   5篇
  1964年   8篇
  1948年   5篇
  1943年   5篇
  1941年   6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91.
袁静  王乾泽 《矿物岩石》2001,21(1):43-47
东营凹陷下第三系埋深大于 30 0 0 m的深部碎屑岩储层普遍发育 2~ 4个次生孔隙带 ,Φ=10 %~ 30 % ,K=0 .1× 10 - 3μm2~ 30× 10 - 3μm2 ,为中孔低渗低孔低渗油气储层。综合有机质热演化过程、成岩作用和构造断裂等分析 ,认为东营凹陷埋深大于 30 0 0m碎屑岩地层中 ,第一、二个次生孔隙带埋深在 30 0 0 m~ 390 0 m之间 ,其形成主要与有机质成熟过程释放有机酸对长石等颗粒的溶解有密切关系 ,在深大断裂附近储层同时受到大气淡水的影响 ,而深陷带包裹于暗色泥岩中的浊积砂岩的次生孔隙发育情况还与泥质岩异常压力带有关 ;第三个次生孔隙带埋深一般为 390 0 m~ 430 0 m,主要成因于粘土矿物转化造成的还原环境 ,同时受到硫酸盐热化学氧化还原反应的影响。这三个次生孔隙发育带对储集油气有效。第四个孔隙发育带埋深在 470 0 m以下 ,主要是构造成因的微裂缝 ,较难成为有效的油气储层。  相似文献   
992.
储层岩石表面接触角的不确定性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本文指出,储层岩石表面粗糙,非均质性及高的能量,使我们难以用接触角来量度它的润湿性质,由于储层岩石孔隙结构不符合毛管束模型,使得Laplace公式仅在表现接触角趋于2度或180度时可用于根据毛管压力曲线计算储层岩石的孔径分布,好在由于储层岩石表面粗糙使我们常常会遇到这一极端情况。  相似文献   
993.
陈宝  王为民等 《水文》2001,21(2):57-60
从降水过程,暴雨时空分布,洪水发生时间及过程,洪水组成特征和洪水稀遇程度等几方面,分析了1995年7月中,下旬发生在松辽流域东南部地区的特大洪水。  相似文献   
994.
圆梁山隧道毛坝向斜段典型岩溶现象及发育分布特征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圆梁山隧道毛坝向斜段核部及两翼的可溶地层中发衣分布有大量的典型岩溶现象,本文详尽讨论了岩溶洼地,槽谷,巨型组合槽谷和地下溶洞等大型岩溶形态的基本特征,形成机制,受控因素,并进一步认识到其发育分布主要受控于岩性和构造因素。  相似文献   
995.
南秦岭金龙山微细浸染型金矿成矿时代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金龙山金矿带是南秦岭新发现的卡林型金矿带,主要产于上泥盆统南羊山组细碎屑岩—碳酸盐岩建造中,在上泥盆统冷水河组、下石炭统碳酸盐建造中也有产出,可分为明显受断裂控制的脉型金矿化和受有利岩性及小规模断裂、节理控制的浸染型矿化。  相似文献   
996.
苏南地区地热资源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充分收集区域地质,水文于质,物化探及地热资料的基础上,分析了苏南地区地下热水的形成和赋存的背景,条件,规律及特征,并进行地下热水的划分与预测,为进一步的研究,勘察,开发提供的依据。  相似文献   
997.
试论华北板块寒武纪地层的穿时性   总被引:7,自引:1,他引:7       下载免费PDF全文
华北板块寒武系馒头组和毛庄组,徐庄组和张夏组,崮山组、长山组和凤山组分别以紫红色泥质白云岩及页岩、鲕粒灰岩和竹叶状灰岩为特征,依次形成于Xi湖--塞卜哈、鲕滩和滩外斜坡环境。若按传统的时代划分,必然得出互相矛盾的古地理解释。按Walther相律,应有大量的柴红色泥质白云岩和页岩,鲕粒灰岩与竹叶状灰岩是同时形成的,无论泥质白云岩和页岩,鲕粒灰岩还是竹叶状灰岩都是随着海侵、相迁移而一个地区,一个地区依次形成,并且它们都是穿时的。  相似文献   
998.
赣西北修水—永修地区滑脱构造的基本特征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黄修保 《江西地质》2001,15(2):81-86
赣西北修水-永修地区的盖层系统中具备多层次、多级别滑脱构造,本文重点阐述了该滑脱构造的基本特征,并对其形成时代及形成了探讨,认为该区早期属于挤压体制,晚期则属于伸展状态下的重力滑脱体制,并提出印支-燕山期板块碰撞寺形差异及九岭山体不对称挤压是诱发滑脱构造形成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999.
小兴安岭黑大公路沿线多年冻土分布及退化状态   总被引:3,自引:8,他引:3  
王彪  盛煜  刘建平 《冰川冻土》2001,23(3):302-306
黑大公路沿线多年土主要分布于黑河-北安段,属小兴安岭岛状多年冻土区,该区存在的多年冻土是晚全新世寒冷时期的产物,现处于欧亚多年冰土南界边缘,多年冻土发育在低洼、地表积水、塔头草生长茂密、草炭和泥炭发育的沼泽化湿地当中,沼泽湿地独特的热交换特性决定了其中发育的多年冻土处于退化的最晚阶段,冻土的退化在自然条件下可能依赖于由于至上的地下热流。多年冻土的地温剖面表现为零梯度曲且冰土温度接近于0℃,由此决定了多年冻土对人为活动干扰的敏感性。  相似文献   
1000.
小兴安岭地区黑河-北安段多年冻土分布特征   总被引:7,自引:4,他引:7  
张艳  吴青柏  刘建平 《冰川冻土》2001,23(3):312-317
对于寒区公路工程,查清冻土工程地质条件是至关重要的,利用地质雷达和探孔来研究多年冻土的分布,为路基设计和处理提供依据,研究结果表明,黑北段分布有17段岛状年冻土,总长度为3.165km,主要分布于沼泽化湿地、泥炭层和草炭层极为发育低洼地带、多年冻土上限约1.5-2.0m,多年冻土厚度3-6m,主要发育有多冰冻土、富冰冻土、饱冰冻土,多年冻土地温较高,热稳定性较差,多年冻土处于强烈的退化状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