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77篇
  免费   197篇
  国内免费   303篇
测绘学   8篇
大气科学   2篇
地球物理   158篇
地质学   898篇
海洋学   52篇
天文学   1篇
综合类   36篇
自然地理   22篇
  2024年   7篇
  2023年   15篇
  2022年   22篇
  2021年   25篇
  2020年   24篇
  2019年   36篇
  2018年   20篇
  2017年   35篇
  2016年   26篇
  2015年   28篇
  2014年   46篇
  2013年   40篇
  2012年   33篇
  2011年   41篇
  2010年   22篇
  2009年   38篇
  2008年   41篇
  2007年   38篇
  2006年   28篇
  2005年   29篇
  2004年   27篇
  2003年   42篇
  2002年   31篇
  2001年   39篇
  2000年   41篇
  1999年   45篇
  1998年   41篇
  1997年   38篇
  1996年   39篇
  1995年   38篇
  1994年   43篇
  1993年   25篇
  1992年   42篇
  1991年   23篇
  1990年   18篇
  1989年   21篇
  1988年   8篇
  1987年   6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7篇
  1984年   2篇
  1983年   2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1篇
  197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7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21.
郭家岭岩体矿物包裹体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海芹 《山东地质》1998,14(2):52-57
  相似文献   
122.
研究了枞树板铅锌矿区的磁组构特征。结果表明,在变形较弱及无应变标志体的地区,利用磁组构进行构造变形分析是非常有效的,其结果不仅与其它方法的结果大体一致,而且能够获得用其它方法难以获得的认识(如变形类型问题)。据此可以分析控矿构造的变形性质及演化,查明构造控矿的规律。  相似文献   
123.
郑建平 《广东地质》1998,13(4):37-42
阳江市平冈地区断裂是北东向恩平-新丰深断裂带西南段海陵-苍城断裂带的组成部分,形成于加里东期,经历了华力西-印支期,燕山期,新生代仍有明显活动。  相似文献   
124.
宋文涛  林峰  方哲宇  朱星 《海洋学报》2010,32(10):6921-6926
利用扫描近场光学显微镜观测并分析了两种表面等离子体激元纳米结构对表面等离子体激元(SPP)的激发和聚焦现象. 用线偏振光照射有半个周期相位差的环状沟槽结构与有半个周期位相差的环状狭缝结构,得到了单点的SPP聚焦. 有限时域差分法的模拟结果验证了实验中观测的现象. 这两种相位错位的表面等离子体激元纳米结构,突破了由于干涉导致的线偏振光不能得到单个聚焦点的限制. 与采用径向偏振光激发而得到单个聚焦点的方法相比,线偏振光不需要聚焦,也不需要将光束中心对准纳米结构的几何中心即可得到单点聚焦.  相似文献   
125.
运用荧光显微技术分析北黄海夏季浮游病毒的分布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运用荧光显微技术(Epifluorescence Microscopy,EFM),对2006年夏季北黄海水域31个站点的病毒丰度进行了检测,对浮游病毒丰度在水平分布,垂直分布和昼夜变化上进行了探讨.北黄海水域浮游病毒直接检测量(Virus Direct Count,VDC)为(1.58×106~1.38×107)/mL,平均为5.86×106/mL.在水平分布上,表层、30 m和底层水在辽东半岛头部附近出现了病毒较高区域,近海水域的病毒丰度较中部水域高(P<0.05).在垂直分布上,表层浮游病毒丰度高于30 m水层和底层(P<0.05).在昼夜变化上,表层水体中浮游病毒量有明显的变化,10 m水层和30 m水层的病毒丰度昼夜变化较明显,底层病毒丰度昼夜趋势平缓.利用多元相关分析可知,北黄海夏季浮游病毒丰度与站位总水深(P<0.01)和盐度(P<0.05)成一定的负相关性,与温度无明显相关性(P>0.05).  相似文献   
126.
海南岛早白垩世红层磁组构和古地磁新结果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张伙带  谈晓冬 《地球物理学报》2011,54(12):3246-3257
海南岛白垩纪红层是迄今产出古地磁结果最多的地层,但古地磁结果难以在海南岛周边古地磁结果和地质限制条件下作出合理解释.为了更好地认识海南岛白垩纪红层古地磁方向的可靠性,我们对采自前人工作地区的14个采点132个样品开展了古地磁和磁组构的综合研究.磁化率各向异性测试显示14个采点样品平均各向异性度为1.018,线理度为1....  相似文献   
127.
萝卜纹是田黄的重要鉴定特征。本文通过岩石薄片、X射线衍射分析和电子探针分析等手段,确定萝卜纹的组成矿物为伊利石;萝卜纹的成因为田黄的原岩受到构造应力作用后产生了显微裂隙,次生的伊利石填充了显微裂隙;显微裂隙中的伊利石与岩石中的主要矿物迪开石光学性质差别较大而呈丝缕状(萝卜纹)。  相似文献   
128.
哈密夹白山韧性剪切带位于阿其克库都克断裂以北的狭长地带,构成该地区古糜棱岩片.由北向南卷入的地层有石炭系干墩岩组、梧桐窝子岩组和雅满苏岩组,共同构成了北天山区域低温动力变质岩系.从显微尺度的变质变形矿物构造入手,结合地质学、岩石学资料对该地区古糜棱岩片的几何学、力学性质进行了详细分析.  相似文献   
129.
采用X射线衍射(XRD)和电子探针显微分析技术(EPMA)对海相沉积汞矿特征进行了研究,分析了汞的迁移转化规律。表征结果表明,矿石类型包括白云石、方解石、钼钨钙矿、朱砂矿、钙钼矿和少量的钋矿;矿石结构致密,呈包裹和裂隙状态;汞主要以氧化矿为主,还有微量的单质汞,含量约为0.15%(以Hg计)。水和土壤环境中的汞易被各种配位体、有机质、无机颗粒物以及粘土矿等吸附形成有机汞(如甲基汞),一部分汞以气态形式进入大气。  相似文献   
130.
黔西地区构造变形特征及其煤层气地质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黔西地区处于特提斯与滨太平洋两个构造域的交接地带,多期性质不同的构造作用形成了现今错综复杂的构造变形特征。根据构造变形的差异,可划分为织金-纳雍NE向构造变形区、水城-紫云NW向构造变形区和黔西南复杂构造变形区。在野外地质的基础上,结合微观变形特征和矿物流体包裹体测试分析,认为黔西地区构造变形属于上地壳低温-中低温环境下的脆性-脆韧性变形;由于黔西地区基底构造相对稳定,成煤期后断块内部变形较弱,煤储层形成了一定程度的构造裂隙,有助于渗透率的提高,煤层气勘探开发前景良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