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2篇
  免费   17篇
  国内免费   38篇
测绘学   1篇
地球物理   5篇
地质学   81篇
海洋学   37篇
综合类   16篇
自然地理   7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1篇
  2017年   3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9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7篇
  2008年   13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7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7篇
  2001年   7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7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8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5篇
  1988年   2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06 毫秒
81.
对四川软玉猫眼的赋存围岩一蛇纹石化辉橄岩和橄榄岩的岩石显微结构的研究结果表明:围岩的主要结构类型为网格状结构和交代假象结构。交代假象结构又可分为橄榄石假象和辉石假象两种。辉石假象有两种表现形式:其一为蛇纹石交代辉石而保留辉石的晶形;另一种表现为由辉石蚀变所析出的磁铁矿经浓集而形成肋状条纹以及磁铁矿向辉石边缘迁移而形成浓缩边。研究认为:在超基性岩体蚀变过程中,首先发生橄榄石化和辉石化,生成蛇纹石。而后蛇纹石对与其接触的碳酸盐岩发生接触交代,吸收围岩中的钙而形成软玉。  相似文献   
82.
攀钢水淬含钛高炉渣热处理过程相变特征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攀钢含钛高炉渣中TiO2的质量分数高达20%~29%,为钛的二次利用提供了坚实的物质基础。实验在攀钢水淬含钛高炉渣和空冷含钛高炉渣的化学组成、相组成特征分析的基础上,以水淬含钛高炉渣为原料,分别采用X射线衍射、扫描电镜和光电子能谱等对经过400℃,600℃,800℃,1 000℃和1 200℃热处理4 h后的样品组成、显微结构随热处理温度的变化及热处理过程中的相变等进行对比研究,结果表明:水淬渣与空冷渣在化学成分上基本相同,只是矿物组合有较大差异,而水淬渣在1 200℃热处理并保证4h后其矿物组合与空冷渣基本一致。随着热处理温度的升高,水淬渣样品的XRD谱图依次出现钙钛矿、尖晶石、富钛透辉石和攀钛透辉石等衍射峰,说明水淬渣中的钛部分以结晶态形式赋存于金属钛矿中,其他较大部分则赋存于非晶态的玻璃质中,使钛的化学活性远大于空冷渣。  相似文献   
83.
庞通  刘建国 《海洋科学》2011,35(6):13-18
2008年6月至2009年6月,在山东青岛实验室和海南陵水试验平台,以光学显微镜及电子扫描显微镜等技术,对12种原产印度尼西亚和菲律宾热带产胶红藻外观形态,表皮细胞特征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1)不同株系藻体呈现褐色、绿色、黄绿色、翡翠绿色、橄榄绿色和咖啡色等多样性;2)在表皮细胞特性方面,5号株系细胞最小、排列最致密、...  相似文献   
84.
以Wright's和Giemsa双重染色法对波纹唇鱼(Cheilinus undulatus)外周血细胞的形态进行显微观察研究并计数,同时测定各类血细胞的大小及血液的生化指标.血涂片观察发现:波纹唇鱼的外周血细胞可区分出红细胞、嗜中性粒细胞、单核细胞、淋巴细胞、血栓细胞等五种血细胞,未观察到嗜碱性粒细胞、嗜酸性粒细胞....  相似文献   
85.
勒氏笛鲷外周血细胞显微结构的观察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报道了勒氏笛鲷外周血细胞的显微结构,血涂片经过Wright染色液染色,可区分出:红细胞、血栓细胞、嗜中性粒细胞,单核细胞,淋巴细胞等五种血细胞,没有发现嗜碱性粒细胞,嗜酸性粒细胞,白血细胞中,血栓细胞体积最小,单核细胞体积最大;血栓细胞数目最多,淋巴细胞和单核细胞数目最少;淋巴细胞有大小两种类型;大淋巴细胞和小淋巴细胞,外外,在外周血液中还观察到少量未成熟的红细胞和嗜中性粒细胞,偶而可见正在分裂的红细胞,提示红细胞也可在外周血直接分裂。  相似文献   
86.
乌龟外周血细胞的显微结构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报道了乌龟血细胞的显微结构。血涂片经过染色,可鉴定出红细胞、单核细胞、淋巴细胞、血栓细胞、嗜酸性粒细胞、嗜碱性粒细胞、嗜中性粒细胞等7种细胞。红细胞数量多,长椭圆形,具圆核。白细胞数量少,圆形,分为两种:无粒型白细胞和粒型白细胞。无粒型白细胞包括单核细胞和淋巴细胞,无特殊颗粒;粒型白细胞包括嗜酸性粒细胞、嗜碱性粒细胞和嗜中性粒细胞,有特殊颗粒。  相似文献   
87.
黑鲷外周血细胞的显微和超微结构观察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应用光镜和电镜技术研究了黑鲷Sparus macrocephalus外周血细胞的显微和超微结构.结果表明,血涂片经过染色,可鉴别出红细胞、淋巴细胞、单核细胞、嗜酸性细胞、血栓细胞和浆细胞.电镜下红细胞中可见线粒体和囊泡;淋巴细胞可见特征性的中心体,细胞器较少,未见线粒体;单核细胞胞质中游离核糖体丰富,空泡多见,嗜天青颗粒和线粒体极少见;嗜酸性细胞含有4种类型的颗粒和其他细胞器;血栓细胞形态多样,胞质中富含游离核糖体和空泡,致密颗粒极少,具指状突起或丝状伪足;浆细胞胞质中可见成层的粗面内质网包绕在核周围,游离核糖体丰富,线粒体和空泡少量.此外,黑鲷血液中还观察到嗜酸性细胞吞噬红细胞的过程,以及血栓细胞蚕蚀红细胞和淋巴细胞侵蚀红细胞现象.对白细胞的吞噬性问题和粒细胞的分类问题进行了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88.
报道了勒氏笛鲷外周血细胞的显微结构,血涂片经过Wright染色液染色,可区分出红血细胞、血栓细胞、嗜中性粒细胞、单核细胞、淋巴细胞等五种血细胞,没有发现嗜碱性粒细胞、嗜酸性粒细胞.白血细胞中,血栓细胞体积最小,单核细胞体积最大;血栓细胞数目最多,淋巴细胞和单核细胞数目最少;淋巴细胞有大小两种类型大淋巴细胞和小淋巴细胞.此外,在外周血液中还观察到少量未成熟的红细胞和嗜中性粒细胞,偶而可见正在分裂的红细胞,提示红细胞也可在外周血直接分裂.  相似文献   
89.
石珊瑚骨骼对重建古海洋古气候环境,评估珊瑚礁对未来气候变化、海洋酸化的响应和反馈,辨识现存造礁石珊瑚种属及其演化途径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和意义。为了更好地认知造礁石珊瑚骨骼特征,在三亚海域采集了常见的造礁石珊瑚——鹿角杯形珊瑚Pocillopora damicornis,通过扫描电镜(结合EDS能谱仪)、红外分光显微镜分析其碳酸钙骨骼结构和成分的特征,结果表明鹿角杯形珊瑚骨骼主要成分为文石,少数骨骼样品的空腔中发育有极少量方解石矿物。虽然鹿角杯形珊瑚骨骼宏观架构和中观架构在群体间和单体间存在诸多差异,但不同形态的骨骼样品具有基本相同的发育模式和基础结构单元。同时,发现鹿角杯形珊瑚骨骼内部空腔存在有次生文石沉积发育现象,同时常伴生着水镁石矿物的发育,而且这与骨骼中的钻孔穴居动物有很大关联。  相似文献   
90.
采用显微及亚显微观察方法, 研究了可口革囊星虫肾管的形态结构特征。结果表明, 可口革囊星虫肾管由排泄囊及排泄管组成, 外表面具瓶形突起。肾管壁从内到外由上皮层、肌层、细胞外基质及外膜构成。上皮层的单层柱状细胞在肾管腔面成束排列、单层立方细胞围绕瓶形突起内腔排列, 两种上皮细胞的游离面均着生微绒毛及纤毛, 细胞质中细胞器发达, 并含有不同大小、形态及电子致密度的颗粒; 柱状细胞基底面质膜内陷形成基底迷路。肌层由环肌及纵肌组成。细胞外基质主要由胶原原纤维构成, 内含颗粒细胞。外膜由足细胞及多纤毛细胞构成。肾管通过肾孔通体外、肾口通体腔。肾管的结构特征与其对体腔液的过滤排泄功能相适应, 繁殖季节肾管兼具生殖管的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