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172篇
  免费   886篇
  国内免费   1522篇
测绘学   12篇
大气科学   40篇
地球物理   375篇
地质学   4358篇
海洋学   411篇
天文学   41篇
综合类   156篇
自然地理   187篇
  2024年   30篇
  2023年   148篇
  2022年   138篇
  2021年   158篇
  2020年   146篇
  2019年   200篇
  2018年   150篇
  2017年   136篇
  2016年   170篇
  2015年   157篇
  2014年   230篇
  2013年   187篇
  2012年   214篇
  2011年   208篇
  2010年   194篇
  2009年   183篇
  2008年   201篇
  2007年   178篇
  2006年   177篇
  2005年   184篇
  2004年   138篇
  2003年   175篇
  2002年   142篇
  2001年   163篇
  2000年   121篇
  1999年   144篇
  1998年   150篇
  1997年   147篇
  1996年   124篇
  1995年   160篇
  1994年   152篇
  1993年   113篇
  1992年   97篇
  1991年   109篇
  1990年   137篇
  1989年   50篇
  1988年   18篇
  1987年   13篇
  1986年   7篇
  1985年   11篇
  1984年   4篇
  1983年   2篇
  1982年   3篇
  1981年   3篇
  1980年   3篇
  1979年   3篇
  1976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558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3 毫秒
961.
滇西保山地块大地构造上位于藏-滇-泰-马中间板块中段,西以怒江-瑞丽断裂为界,东以澜沧江-柯街-南汀河断裂为界.由于缺乏出露的新生代花岗质岩石,传统上认为,在喜马拉雅期该地块花岗质岩浆活动微弱.因此,双脉地晚始新世隐伏花岗岩的发现,改写了该地块无喜马拉雅期花岗质岩浆活动的记录.对取自研究区ZK7-1和ZK0-1钻孔岩芯花岗岩样品锆石U-Pb年代学、地球化学和Sr-Nd-Pb同位素研究表明:(1)双脉地隐伏花岗岩岩石类型为中粗粒二云母正长花岗岩,岩体以高SiO2低CaO为特征,总碱量(K2O+Na2O)为5.22%~8.03%,K2O/Na2O比率0.24~1.79;K,Rb,U,Th和Pb显示清晰正异常,Ba,Sr,Ti和Nb显示清晰负异常;具中等稀土元素含量(85~125μgg-1),中度富集轻稀土元素((La/Yb)=4.77~7.22),以及中度负Eu异常(δEu=0.29~0.39),属于高钾钙碱性-钙碱性强过铝S型花岗岩.(2)利用SHRIMP锆石U-Pb同位素定年获得上述两类岩石的岩浆结晶年龄分别为(36.27±0.48)和(35.78±0.49)Ma,成岩年代为晚始新世.(3)Sr-Nd-Pb同位素组成表明双脉地二云母正长花岗岩源岩来自成熟大陆地壳物质,具有典型S型花岗岩特征.(4)花岗岩样品w(CaO)/w(Na2O)和w(Al2O3)/w(TiO2)比值及其在w(CaO)/w(Na2O)-w(Al2O3)/w(TiO2)图上分布表明,其岩浆来自地壳富粘土质物质的部分熔融,其熔融温度约为900~950℃;依据锆浓度饱和温度计计算岩浆结晶温度775~795℃;在Hf-Rb-Ta微量元素判别图解上,花岗岩样品分布于后碰撞构造环境.(5)在喜马拉雅后碰撞造山阶段,伴随印度大陆向欧亚大陆的持续楔入,印支地块(或保山地块)向南东方向逃逸,作为地块西界的高黎贡断裂带发生大规模走滑剪切作用,并触发加厚地壳减压部分熔融形成过铝花岗质岩浆,然后冷凝结晶形成双脉地二云母正长花岗岩.  相似文献   
962.
九陂组(亚田煤组)是粤北和湘南晚二叠世重要的含煤地层,其下伏"梅田灰岩"的涵义和(虫筵)化石Gallowayinella meitienensis的层位问题曾长期未得澄清.通过对梅田组剖面的详细工作,建立了下部的Gallowayinella组合和上部的Nanlingella jiaozishanica-Sphaerul...  相似文献   
963.
吴良士 《矿床地质》2011,30(4):765-766
关于泰国地质构造的基本格架近年来有许多种说法,其中比较流行的是从板块构造学的角度,认为泰国在前寒武纪就分属于2个地体,东部属印支板块,西部归马来巽他板块的一部分。后者两侧为海槽,古生代以来接受了巨厚地槽相沉积,晚石炭世开始受古特提斯运动影响,古陆两侧开始增生扩大而海槽范围则逐渐缩小,直至中三叠世特提斯运动后海槽基本封闭了  相似文献   
964.
在青藏高原的演化历史中,班公湖-怒江洋的俯冲方向一直存在争议。现有的岩浆作用时空展布表明,大量早白垩的岩浆作用分布在班公湖-怒江缝合带(以下简称为班怒带)以南,但是近年来在该缝合带以北也发现了少量同时代的岩浆作用。本文研究了靠近班公湖-怒江蛇绿岩带以北、改则县北部热那错地区的流纹岩,获得了岩石的锆石U-Pb年龄和Hf同位素成分。热那错流纹岩年龄为~110Ma,与相邻地区报道的岩浆岩活动和缝合带以南的北拉萨地体地区大范围出露的早白垩世岩浆岩同期产出。岩石具有不均一且偏正的εHf(t)特征,与北拉萨地体同期岩浆岩Hf同位素成分相似。本文综合考虑了班怒带两侧发育同期岩浆活动、且南侧极大量而北侧很少量发育的特征,认为热那错流纹岩的成因可以置于班公湖-怒江洋向南俯冲的总体模式中,南向俯冲的班公湖怒江岩石圈在~110Ma发生板片断离,可以同时解释分布于缝合带两侧的早白垩世岩浆活动。  相似文献   
965.
川东北地区长兴组生物礁成礁类型及分布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前在川东北地区发现了龙岗、普光、黄龙、五百梯等多个生物礁气藏,它们具有储层较厚、面积较大、储量丰度高等特点,展示出了广阔的滚动勘探开发前景。本文根据野外露头与钻井资料,结合前人研究成果,通过对生物礁的造礁生物古生态特征研究,按照生物礁所处的古地理位置、礁体的形态和礁岩的特征,归纳总结出川东北地区长兴组生物礁主要分为台地边缘礁和台内点礁,其特征差异明显。台地边缘礁主要表现为规模较大,礁组合相带完整,礁体旋回较少,水体能量强,其分布受古地理位置、古地貌环境控制,主要沿海槽两侧呈串珠状分布;台内点礁主要表现为规模较小,水体能量较弱,造礁生物个体较小,无礁前礁后沉积,礁体旋回较多,发育有凝块石,主要发育在长兴组中下部,分布规律性不强,主要受古地貌影响,沿台内局部高地随机分布。  相似文献   
966.
长江中下游地区是中国最重要的多金属成矿带之一。大量发育的铜金矿床与早白垩世钙碱性岩体有关。地球化学研究表明,这些岩体具有高镁埃达克质岩特征。这些与铜金矿化相关的埃达克岩成因问题至今还存在较大争论。长江中下游埃达克岩的成因模型主要包括:1)拆沉下地壳熔融的产物(Wang et al.,2006);2)俯冲  相似文献   
967.
2007-2009年,笔者参加了西藏区调队进行的1∶5万类乌齐县等四幅区域地质调查,开展了矿产方面的工作,参考了四川区调队1∶20万洛隆幅(1990)和类乌齐幅(1993)区调报告等有关矿产资料,完成了成矿地质条件分析和成矿规律总结等工作,本文介绍测区成矿带和找矿远景区的划分。1区域地质概况  相似文献   
968.
西藏冈底斯成矿带位于冈底斯火山-岩浆弧中东段,平行于雅鲁藏布江缝合带展布。冈底斯成矿带铜的找矿远景有望达到世界级铜矿带规模,夕卡岩型铜矿床是冈底斯铜矿带的一个重要矿床类型,克鲁铜矿床则是该地区夕卡岩型铜矿床的典型代表之一。本文通过对克鲁铜矿床的地质特征、矿床特征进行分析,进一步研究其控  相似文献   
969.
1矿床地质概况普朗铜矿位于普朗-红山铜多金属成矿亚带,受印支期壳幔型中酸性斑(玢)岩控制,出露地层主要为上三叠统,自上而下可分为曲嘎寺组(T3q)、图姆沟组(T3t)和喇嘛哑组(T3lm)。火山岩主要是晚三叠世卡尼期至诺利期的以安山岩为主的钙碱系列玄武岩-安山岩组合。普朗复式岩体主要侵入于图姆沟组的砂板岩和安山岩中,  相似文献   
970.
李晓敏 《矿物学报》2011,(Z1):48-49
研究区大地构造位置属于中朝板块北缘古生代陆缘增生带,三级构造单元属锡林浩特中间地块与锡林浩特中间地块东南缘晚古生代活动陆缘。中生代时期隶属于大兴安岭火山岩带的同兴—宝石火山喷发带的中部。区内主要发育中生代火山岩地层,在晚古生代基底之上发育了中侏罗统、上侏罗统叠置的陆相火山盆地堆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