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214篇
  免费   1935篇
  国内免费   4181篇
测绘学   720篇
大气科学   261篇
地球物理   762篇
地质学   11462篇
海洋学   845篇
天文学   79篇
综合类   687篇
自然地理   514篇
  2024年   103篇
  2023年   406篇
  2022年   401篇
  2021年   473篇
  2020年   415篇
  2019年   505篇
  2018年   404篇
  2017年   422篇
  2016年   441篇
  2015年   477篇
  2014年   676篇
  2013年   501篇
  2012年   608篇
  2011年   638篇
  2010年   511篇
  2009年   498篇
  2008年   516篇
  2007年   483篇
  2006年   500篇
  2005年   454篇
  2004年   373篇
  2003年   388篇
  2002年   378篇
  2001年   350篇
  2000年   335篇
  1999年   343篇
  1998年   346篇
  1997年   373篇
  1996年   307篇
  1995年   376篇
  1994年   377篇
  1993年   339篇
  1992年   330篇
  1991年   339篇
  1990年   325篇
  1989年   253篇
  1988年   64篇
  1987年   72篇
  1986年   34篇
  1985年   25篇
  1984年   16篇
  1983年   8篇
  1982年   15篇
  1981年   20篇
  1980年   11篇
  1979年   9篇
  1975年   9篇
  1950年   9篇
  1948年   10篇
  1943年   6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1.
瓮安生物群与宽川铺生物群中球形类化石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对获自瓮安生物群与宽川铺生物群中大量球形类化石的系统研究,建立了便于交流和深入讨论的球形类化石形态分类方案,对各种类型的球形类化石进行了属性探讨,并按形态属描述球形类化石4个新类型(相当于形态属),8个新种类(相当于形态种)。研究表明球形类化石是一个多源的非正式生物类群,包括动物性和植物性球形类化石。具有丰富的研究内涵,对揭示早期生物的起源、演化、多样性及胚胎发育具有深远意义。  相似文献   
12.
通过对藏北高原西北部结则茶卡湖泊及其沿岸地质地貌调查,发现其为一个富含硼、锂、钾、锶的封闭型盐湖,沿岸海拔4 850 m拔湖325 m有一条明显的高位湖岸线,该湖岸线到湖面之间有六级湖积阶地发育,六级以上阶地保存零星。沿湖岸不同高度上的湖积物U系年龄分别为(14.2±1.2)ka BP(T2)、(38.0±3.5)ka BP(T4)和(41.6±3.2)ka BP(T5)。湖面下降的幅度是藏北高原迄今所知最大。根据湖面平均下降速度推算高位湖岸线和高位湖积层的形成年龄在(120~90)ka BP,与东部的纳木错和西部的甜水海基本一致,说明藏北高原在晚更新世初期有一个明显的泛湖期。大约100 ka BP结则茶卡湖面开始下降,晚更新世以来湖泊演化是在封闭体系干旱环境下进行的,盐湖形成于14 ka BP左右,藏北高原在晚更新世以来气候变化可能为自西向东逐渐变为干寒。  相似文献   
13.
14.
宁波盆地地下揭示的一套包含暗色膏硝质泥岩、泥质白云岩在内的紫红、灰紫色泥岩、棕褐色砂砾岩、细砂岩和玻屑凝灰岩的地层,均称方岩组,内含膏盐并具油色显示。对其时代有早、晚白垩世和早第三纪之认识,笔者从70~90年代地质工作中所获化石分析认为,虽然宁波盆地这一层位含化石不丰,但从分布及数量上比较,相对占优势的应该是孢粉和植物化石,其时代意见也较为一致,指示为早白垩世。  相似文献   
15.
刘阳 《山东国土资源》2006,22(10):67-67
9月15日上午,峄山省级地质公园揭碑开园仪式在邹城市峄山举行。山东省国土资源厅领导及济宁市、邹城市有关领导和部门负责同志出席了揭碑开园仪式,并参观游览了峄山地质公园。峄山省级地质公园位于邹城市市区东南部,总面积约80平方千米。主要包括“七山一水”为主的自然地质景观和人文历史景观。作为主要标志、第一高峰的峄山,海拔582.8米,素有“邹鲁灵秀”、“岱南奇观”之美誉,被誉为“神州怪石第一山”、“天下第一奇山”。区内纵横交错的花岗岩节理,直插天表的花岗岩奇峰,  相似文献   
16.
本文论述了广西花岗岩风化壳离子吸附型稀土矿床的主要成矿特征,探讨其快速评价方法有关问题。认为该类型矿床在风化壳中的稀土氧化物含量具有分带性,一般存在上贫下富分布规律,并探讨了铈族稀土上富下贫、钇族稀土下富上贫形成机制和分布规律。关于探讨找矿快速评价时,指出:应尽量收集前人资料,重视野外踏勘选点、择优评价工作中涉及有关样品采集及半定量与定量分析方法问题。  相似文献   
17.
18.
辽南早元古代辽河群中片麻状花岗岩的变形温度显示出645—690℃,550—610℃和485℃±三组温度值,表明花岗岩遭受了三幕构造变形。而区域构造解析亦表明辽河群在早元古时期经历了三幕构造变动。花岗岩的温度系列与区域变形序列具有一致性,排除了花岗岩晚期构造侵位的可能性。变形温度以550—610℃居多,意味着该幕构造形迹保存最好。第三幕变形变质作用相对较弱,仅局部出现485℃的温度值。  相似文献   
19.
本文综述性地介绍了模糊混合聚类法的基本原理,并用商丘大吴庄均衡试验区的土壤乐果含量的实测资料,具体说明了模糊混合聚类法在农药污染研究中的应用过程。  相似文献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