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213篇
  免费   1935篇
  国内免费   4182篇
测绘学   720篇
大气科学   261篇
地球物理   762篇
地质学   11462篇
海洋学   845篇
天文学   79篇
综合类   687篇
自然地理   514篇
  2024年   103篇
  2023年   406篇
  2022年   401篇
  2021年   473篇
  2020年   415篇
  2019年   505篇
  2018年   404篇
  2017年   422篇
  2016年   441篇
  2015年   477篇
  2014年   676篇
  2013年   501篇
  2012年   608篇
  2011年   638篇
  2010年   511篇
  2009年   498篇
  2008年   516篇
  2007年   483篇
  2006年   500篇
  2005年   454篇
  2004年   373篇
  2003年   388篇
  2002年   378篇
  2001年   350篇
  2000年   335篇
  1999年   343篇
  1998年   346篇
  1997年   373篇
  1996年   307篇
  1995年   376篇
  1994年   377篇
  1993年   339篇
  1992年   330篇
  1991年   339篇
  1990年   325篇
  1989年   253篇
  1988年   64篇
  1987年   72篇
  1986年   34篇
  1985年   25篇
  1984年   16篇
  1983年   8篇
  1982年   15篇
  1981年   20篇
  1980年   11篇
  1979年   9篇
  1975年   9篇
  1950年   9篇
  1948年   10篇
  1943年   6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8 毫秒
991.
宁芜向山式硫铁矿地质及矿床成因新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宁芜具有高地热场的火山断陷盆地 ,形成于晚侏罗世 ,消亡于晚白垩世。该盆地火山活动形成的龙王山、大王山、姑山和娘娘山 4个喷发旋回 ,堆积了厚约 2 5 0 0m的陆相中基性酸性碱性火山岩系 ,在晚侏罗世沉积了硬石膏、硫铁矿层。硫铁矿在沉积特征上具有热水沉积的由稀粗转为细密的条纹—条带状构造及喷发角砾岩和硅质岩特征。电子探针所测之黄铁矿中铁的平均含量 4 5 .85 % ,硫的平均含量 5 3 .5 9% ,具有富S特征 ;稀土元素总量平均 2 .2 0× 10 -6 ~ 17.3 9× 10 -6 ,平均为 7.2 9× 10 -6 ,具有明显的负铈异常 (δCe:0 .4 9~ 0 .93 )。硫同位素组成δ34 S常见值为 10‰~ 2 3‰ ,以富重硫为特征。通过对硅质岩、硬石膏岩等常量与微量、稀土元素和稳定同位素分析结果来看 ,均表现出热水沉积的特点 ,热水沉积在向山式高品位优质硫铁矿矿床形成过程中 ,占据重要的地位。  相似文献   
992.
花岗岩成矿的地球化学判别标志   总被引:5,自引:4,他引:5  
花岗岩具成矿专属性。花岗质岩浆中成矿元素行为受控于源岩成分、氧化状态、结晶分异作用和挥发组份。花岗岩地球化学特征和矿物化学成分一定程度上继承了源岩的特征,反映了岩浆作用的大地构造背景、氧化状态和结晶分异,因此,可使用花岗岩成分判别成矿花岗岩。本文归纳总结了花岗岩成矿的地球化学判别标志。  相似文献   
993.
湖南邵阳-郴州北西向构造带花岗岩成岩与成矿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邵阳-郴州北西向构造带内花岗岩发育,且呈北西向有规律地继续分布,与成矿关系密切。由于构造环境、围岩条件、剥蚀程度等方面存在较明显的差异,可分为北西段和南东段,它们在花岗岩成岩成矿方面也各具特色。北西段花岗岩主要为“S”型,侵位较深,以主动侵位机制为主,成矿距岩体接触带较远,以Au,Sb为主;南东段以“S”型花岗岩为主,有少量“I”型花岗岩,侵位较浅,成矿一般在岩体接触带附近,以W,Sn,Pb,Zn,Cu和Ag为主。  相似文献   
994.
张祥云 《江苏地质》2001,25(3):150-157
宜溧地区中生代侵入体经地面调查和对比分析,依据花岗岩类岩石谱系单位划分原则,可划分为2个超单元(序列)、7个单元以及1个独立侵入体和2类脉岩.戴埠序列岩石化学特征为钙碱质,平桥序列为弱碱质,反映两个序列岩浆有着明显的差异,组合变异图进一步表明两序列的岩浆演化机理不同,是不连续和彼此独立存在.戴埠序列为轻稀土富集型,平桥序列属于重稀土富集型,应归属A型花岗岩系列.  相似文献   
995.
柴达木盆地东南部的达参 1井 4 6 m处 ,介形类 Ilyocyprisinermis突然大量灭绝 ,使得介形类总体丰度大大减少 ,介形类生态组合也发生了明显的变化。该事件称为 Ilyocypris inermis灭绝事件 ,其年限约为 3万 a左右 ,具有十分重要的古环境意义。它是更新世晚期全球气候急剧恶化在柴达木盆地的反映 ,证明了柴达木盆地气候演化和全球气候具有同步性 ;另一方面 ,也为 3万 a左右青藏高原的隆升提供了微古生物方面的证据  相似文献   
996.
两级模糊分级聚类法在斜坡带稳定性综合评价中的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针对斜坡稳定性分带界限存在的模糊性,应用模糊数学理论建立多级模糊分级聚类法.介绍了两级模糊分级聚类在斜坡稳定性分带中的计算方法及步聚.通过两级模糊分级聚类法,分选出了与某地区斜坡带相吻合的稳定性类型.并与其它方法计算结果进行对比,说明两级模糊分级聚类法的应用效果较好,是一种简单快速的好方法.  相似文献   
997.
论述了晚第三纪塔里木盆地至藏、滇一带古构造和古地理气候背景及地层沉积特征。重点讨论了古气候对煤和盐类矿产沉积作用的影响,提出了今后找矿工作的动步建议。  相似文献   
998.
赣东北晚二叠和晚三叠煤的微量元素对比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通过对赣东北晚二叠世和晚三叠世煤的微量元素对比研究,阐述了这两种类型煤中常量和微量元素的含量和赋存特征。通过煤质特征,矿物学和元素的组相关性分析,概括了引起这两种类型煤常量和微量元素之间差弄的地质原因。  相似文献   
999.
柴达木盆地北缘西端冷湖花岗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冷湖花岗岩体由花岗闪长岩和二长花岗岩组成,岩体中发育较多的辉绿岩墙和花岗闪长斑岩岩墙。岩石的常量、稀土、微量元素地球化学研究表明花岗岩类和脉岩类为同源岩浆分异演化而成,Rb-Sr、Sm-Nd同位素特征反映其源岩来自地幔。地球化学判别图解得出,冷湖花岗岩类属I型花岗岩,早期的花岗闪长岩形成于岛弧环境,与柴达木板块、南祁连板块的碰撞有关;晚期的二长花岗岩形成于板块碰撞隆起环境,与阿尔金大型走滑断裂的活动有关。  相似文献   
1000.
钱存超 《地质通报》2001,20(3):245-251
根据最新15万区域地质调查和科研成果,以水吼岭-菖蒲-五河韧性剪切带为界,南、北两侧地质体从物质组成、变质、变形特征等方面存在显著的差异,存在南、北大别之分,并对有关问题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