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70篇
  免费   170篇
  国内免费   62篇
测绘学   232篇
大气科学   41篇
地球物理   135篇
地质学   305篇
海洋学   35篇
天文学   1篇
综合类   40篇
自然地理   13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13篇
  2022年   30篇
  2021年   45篇
  2020年   37篇
  2019年   35篇
  2018年   13篇
  2017年   23篇
  2016年   18篇
  2015年   29篇
  2014年   34篇
  2013年   26篇
  2012年   26篇
  2011年   35篇
  2010年   25篇
  2009年   31篇
  2008年   27篇
  2007年   19篇
  2006年   22篇
  2005年   115篇
  2004年   14篇
  2003年   13篇
  2002年   21篇
  2001年   19篇
  2000年   12篇
  1999年   10篇
  1998年   10篇
  1997年   10篇
  1996年   16篇
  1995年   6篇
  1994年   16篇
  1993年   12篇
  1992年   11篇
  1991年   5篇
  1990年   8篇
  1989年   3篇
  1985年   2篇
  1983年   2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1篇
  1979年   1篇
  1958年   1篇
  1954年   1篇
  194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0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6 毫秒
81.
基于地闪数据的雷电流幅值累积频率公式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利用2007年和2008年浙江省气象部门闪电定位系统的地闪监测数据,应用Matlab数学软件中的曲线拟合工具箱,以最小二乘法原理对IEEE推荐公式和我国规程推荐公式进行最优化拟合,得出前者拟合效果优于后者的结论。通过分析IEEE推荐公式计算结果与实际值之间的相对误差,发现正闪雷电流幅值累积频率在(1kA,270kA)范围内相对误差绝对值较小,最大不超过10%;而负闪雷电流幅值累积频率在(-1kA,-300kA)范围内相对误差绝对值较大,最大值约为38%。针对上述情况,利用数学软件拟合出负闪(-1kA,-300kA)相对误差曲线的近似函数,修正了原累积频率公式,大幅度减小了其相对误差。其适用范围也从原来的(2kA,200kA)放宽至正闪(1kA,270kA)、负闪(-1kA,-300kA)。  相似文献   
82.
田文波  余代俊 《北京测绘》2012,(5):14-16,25
主要介绍利用Microsoft Visual Basic.NET编写的地形图分幅编号查询与面积计算程序。通过该程序,根据经纬度坐标或高斯坐标,可查询该点所在各种基本比例尺下的图幅编号、西南图廓点的经纬度坐标以及在不同坐标系下的图幅面积。  相似文献   
83.
基于ADTD系统的雷电流波头陡度频率分布特征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通过对ADTD闪电定位系统2006 2008年在重庆地区监测的729598次闪电进行统计,重点分析雷电流陡度的频率分布特征。结果表明:雷电流波头陡度及其频率随极性不同而差异较大,正闪陡度明显大于负闪陡度,而同陡度负闪频率却显著大于正闪;雷电流幅值与陡度相关系数为+0.613;采用电力行业标准DL/T620推荐波头时间反推得到的雷电流陡度和采用Ciger推荐公式计算得到的雷电流陡度的概率分布特征与统计特征差异较大。在此基础上分析了ADTD系统获取雷电流陡度资料的局限性,为合理选取雷电流陡度参数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84.
对2016—2019年华北中部地区(34.7°—41.1°N,110.3°—119.7°E)流动地磁矢量观测数据进行处理,得到连续3期岩石圈磁场年变化数据,并对岩石圈磁场空间分布形态进行分析。研究发现,磁异常分布与岩石圈结构之间有一定相关性,在太行山隆起以西、临清坳陷、鲁西断隆和鲁西断隆以东等主要结构单元表现出不同程度的差异性,但在各自单元内却呈现出较好的整体性,岩石圈磁场水平矢量H和东向分量ΔY要素分区特征较明显。从H矢量空间分布形态可以看出,高能量区多分布在太行山隆起以西和鲁西断隆周边。文水—日照ΔY要素剖面幅值变化形态与结构分区间对应较好,对主要结构单元ΔX、ΔY、ΔZ要素异常幅度均值和极值进行统计,结果表明,太行山隆起以西近期岩石圈磁场变化幅度最大,异常能量最强,其次为鲁西断隆及以东地区,而临清坳陷周边磁场变化相对较平稳。  相似文献   
85.
本文基于新疆哈密地区1∶5万板房沟幅和小柳沟幅区域地质调查新成果,对东天山北部古生代的重大构造事件以及演化历史进行了系统的梳理。基于下志留统与奥陶系之间角度不整合、下石炭统与泥盆系之间平行不整合以及上石炭统二道沟组与下伏岩系之间的角度不整合的确定,揭示奥陶纪与志留纪之交、泥盆纪与石炭纪之交以及晚石炭世期间存在几次重大构造事件。结合古生代不同时期沉积大地构造背景转换、岩浆活动构造环境转换以及构造变形格式转换的地质新纪录,提出奥陶纪与志留纪之交的造山事件为北部阿尔曼太洋闭合导致准噶尔—吐哈地块与阿尔泰地块碰撞的响应;泥盆纪与早石炭世之间的造陆构造事件可能是北部卡拉麦里洋盆初始汇拢碰撞的响应,其平行不整合以及下伏的志留纪—泥盆纪较稳定环境的沉积序列预示着介于卡拉麦里洋盆与南部北天山洋盆之间的准噶尔—吐哈地块为古亚洲洋盆体系中相对刚性的稳定陆块区,研究区作为准噶尔—吐哈地块的北部被动陆缘受卡拉麦里洋盆汇聚的影响较小;晚石炭世的造山事件则表现为响应卡拉麦里洋盆闭合后周缘前陆盆地的演化,是早石炭世沿卡拉麦里缝合带发生陆块碰撞以来挤压构造作用峰期的产物,其奠定了东天山北部北西-南东向构造基本格局。本文还重新界定莫钦乌拉断裂为北天山构造带(准噶尔—吐哈地块)与东准噶尔构造带的构造-地层分区界线,推断其为卡拉麦里缝合带向南东的延伸,并讨论了早石炭世受控不同构造体制的沉积和岩浆纪录的空间差异性,认为早石炭世北部莫钦乌拉山区域为与北侧卡拉麦里洋盆闭合后周缘挤压前陆盆地的发育过程,而南部博格达—哈尔里克山则总体呈现为响应南侧北天山洋盆闭合后的碰撞后伸展裂谷发育过程。  相似文献   
86.
在实际测绘工作中,经常会出现同一地区不同部门采用不同坐标系统的问题,直接影响了测绘数据的共享利用。因此,坐标转换已成为测绘生产部门一项不可避免的工作。为了实现不同基准面的空间数据转换与共享,提出利用FME数据转换平台,通过自定义用户坐标系和批量分幅方法实现地方独立坐标系DLG成果的快速坐标转换。经实际工程检验,该方法转换的成果精度良好且简便、高效、灵活,对其他格式的空间数据转换具有很好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87.
针对当前移动端缺少快速、实时检索地形图图幅信息的系统,本文依据国家基本比例尺地形图分幅与编号标准,提出了基于Andriod平台的地形图图幅信息检索方法并编程实现了该系统。该系统实现的功能有:点所在图幅编号检索、图幅范围检索、地形图新旧编号的转换及区域范围内图幅编号集检索。此系统可应用于Andriod智能手机和平板电脑等移动设备。实验表明,本文的方法和系统执行效率能够基本满足移动用户实时检索地形图图幅信息的需求。  相似文献   
88.
针对矢量地图的图幅裁剪要求,讨论了目前矢量地图图幅裁剪的原理和方法,并提出一种图幅裁剪的通用算法,适应于对矢量数据中的点、线和面数据的裁剪。实验表明,该算法运行快速,可靠性高。  相似文献   
89.
根据海图集制作中分幅设计需要处理的多种情况,提出了海图集一体化分幅方法,采用开放式模块化的方案流程,利用人机交互的方式,使计算数据与矢量数据相结合,结果可以在电脑屏幕上显示出来,使设计者的思想得以充分体现。同时利用批量数据联动处理的方式,提高了图幅设计的效率。  相似文献   
90.
林继清 《岩土力学》1982,3(1):109-118
本文首先介绍了在频率域上对爆破加速度测量系统的低频响应误差和高频响应误差的详细分析过程,并对输入、输出波形采用频谱分析及计算幅频曲线,用幅频曲线所包围的不同面积来计算经过测量系统后所引起的误差.其次介绍了采用傅里叶变换法如何在频率域上标定冲击加速度计,给出了确定加速度灵敏度的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