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464篇
  免费   583篇
  国内免费   614篇
测绘学   356篇
大气科学   193篇
地球物理   698篇
地质学   1344篇
海洋学   409篇
天文学   150篇
综合类   222篇
自然地理   289篇
  2024年   28篇
  2023年   68篇
  2022年   104篇
  2021年   101篇
  2020年   76篇
  2019年   122篇
  2018年   91篇
  2017年   88篇
  2016年   97篇
  2015年   109篇
  2014年   165篇
  2013年   147篇
  2012年   164篇
  2011年   161篇
  2010年   155篇
  2009年   156篇
  2008年   189篇
  2007年   145篇
  2006年   129篇
  2005年   120篇
  2004年   98篇
  2003年   78篇
  2002年   70篇
  2001年   82篇
  2000年   85篇
  1999年   53篇
  1998年   66篇
  1997年   78篇
  1996年   77篇
  1995年   87篇
  1994年   75篇
  1993年   76篇
  1992年   60篇
  1991年   64篇
  1990年   69篇
  1989年   61篇
  1988年   13篇
  1987年   9篇
  1986年   3篇
  1985年   8篇
  1984年   4篇
  1983年   4篇
  1982年   6篇
  1980年   4篇
  1965年   2篇
  1962年   2篇
  1955年   2篇
  1942年   1篇
  1936年   1篇
  193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66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79 毫秒
991.
《国土资源通讯》2006,(13):29-31
按照国务院“各开发区四至范围由国土资源部另行公布”的要求,根据公告的开发区面积和规划审核确定的开发区边界,经对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上报的开发区四至范围文字表述和边界拐点坐标进行核对,天津保税物流园区等20个国家级开发区在开发区四至范围图上标示的开发区边界形状及按边界拐点坐标计算的开发区面积与规划审核确定的开发区边界形状和公告的开发区面积一致,并按要求设置了开发区界桩。现将上述开发区四至范围予以公告,同时在国土资源部网站(www.mlr.gov.cn)公布开发区四至范围、界桩坐标点号及开发区边界形状图。附件:开发区四至范…  相似文献   
992.
气熔胶和水气e型吸收对低层大气长波辐射冷却率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苏文颖  陈长和 《高原气象》1998,17(2):120-126
利用带模式方法计算了低层大气的长波冷却率。结果表明,大气低层窗区e型吸收的冷却率小于非窗区的水汽冷却率,约占总冷却率的1/3;气溶胶的长波冷却率小于水汽的冷却率,对总冷却率的贡献约为30%;大气低层总冷却率的分布主要取决于水汽冷却率的分布。  相似文献   
993.
大气辐射计算的吸收系数分布模式   总被引:20,自引:5,他引:15  
石广玉 《大气科学》1998,22(4):659-676
全面论述了大气辐射计算中的吸收系数分布(#FKk#FS分布)模式,包括均匀路径的#FKk#FS分布模式以及非均匀路径的相关#FKk#FS分布模式。重点是利用吸收系数重排计算大气吸收气体分布函数和相关#FKk#FS分布函数的方法。某些结果系作者第一次公开发表。  相似文献   
994.
钢筋混凝土柱的破坏与能量吸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根据作者所做钢筋混凝土柱的低周疲劳试验,就钢筋混凝土柱的破坏与其能量吸收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995.
中缅边界那邦变质基性岩的两期变质作用及其构造意义   总被引:8,自引:3,他引:5  
季建清  钟大赉 《岩石学报》1998,14(2):163-175
中缅边界首次发现的麻粒岩相变质基性岩经历了两期变质作用的改造,依据共生矿物组合和矿物电子探针分析判定早期的变质作用的压力下限是0.8~1.0GPa,温度是750℃~860℃,为麻粒岩相变质作用;后期变质作用的温压是0.59~0.80GPa、650℃~720℃,为高角闪岩相变质作用。变质作用PT演化轨迹呈现降温减压的特点,指示俯冲作用和碰撞造山作用的大地构造背景。区域地质背景显示变质基性岩的早期变质作用与密支那古洋壳俯冲作用有关。构造分析得出后期的变质变形作用与研究区约23.08~0.63Ma前后的右行逆冲走滑剪切作用有关,是俯冲带上驮板片前缘强烈抬升的记录。那邦麻粒岩相变质岩的发现对滇西腾冲地块大地构造属性的研究、与密支那缝合带相关的板片俯冲、俯冲板片的裂离、俯冲带上驮板片前缘的抬升和变形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996.
火焰原子吸收光谱法测定仲钨酸铵中痕量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相似文献   
997.
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测定工业废水样品中的总铬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余岚  张映宿 《辽宁地质》1998,(2):154-158
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测定工业废水中的总铬,通过标准曲线的线性及方法的精密度和准确度验证表明,该方法简单,快速,准确,方法检出限为Cr:0.03mg/L,可以满足工业废水样品中总铬的监测需要。  相似文献   
998.
何刚 《地理教学》1998,(2):14-16
1492年哥伦布“发现”新大陆,在登陆的第一个小岛上升起西班牙国旗。在此后不到半个世纪内,于美洲这块土地上建立了庞大的殖民帝国。西班牙把美洲殖民地分为四个总督辖区:新西班牙区(包括今墨西哥、中美地区、西印度群岛和美国西南部)、秘鲁区(包括今秘鲁和智利)、新格拉纳达区(包括今哥伦比亚、巴拿马、委内瑞拉和厄瓜多尔)和拉普拉塔区(包括夸阿根廷、乌拉圭、巴拉圭和玻利维亚)  相似文献   
999.
本文首次提出生物地球化学分异作用的概念。并从地史时期的古生物和现代生物(植物、动物、微生物和人类)的地球化学分异作用事实,论述生物选择吸收分异作用和生物选择富集分异作用两种类型。同时阐明了它们的形成机理:生物体内靶细胞、靶组织和靶器官结构功能和生理作用的特异性和专属性的需求,即内因;而地球的生态环境地球化学物质场内,存在着的电子构型、地球化学参数、物理和化学性质以及不同生态环境条件下,表现各异的地球化学性状的百余种化学元素(离子、分子或化合物),能够满足各类生物的特异性和专属性的物质需求,即外部条件(外因)。内因与外因相结合即是形成机理。生物地球化学分异作用,可为农业、医疗卫生和营养保健以及环境科学的可持续发展提供科学依据,具有理论和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1000.
末次间冰期以来沙漠-黄土边界带移动与气候变化   总被引:41,自引:5,他引:41       下载免费PDF全文
位于现代季风区边缘的沙漠-黄土边界带,具有高度不稳定性。末次间冰期以来历经多次北进南退移动和暖湿、冷干变化。依据古风成砂-黄土-古土壤叠覆更替的沉积序列和磁化率等气候代用指标分析,对末次间冰期以来,尤其是特征时期边界带的位置进行了讨论。其中,盛冰期时移动幅度最大,南界可能达30°N左右;末次间冰期和全新世气候鼎盛期最靠西北,南界在古长城以北。全球冰期-间冰期波动导致的气候变化以及东亚冬夏季风强弱变化是控制边界带移动和气候变化的根本因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