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62篇
  免费   303篇
  国内免费   518篇
测绘学   111篇
大气科学   49篇
地球物理   169篇
地质学   1697篇
海洋学   193篇
天文学   3篇
综合类   103篇
自然地理   158篇
  2024年   22篇
  2023年   80篇
  2022年   77篇
  2021年   87篇
  2020年   74篇
  2019年   78篇
  2018年   68篇
  2017年   64篇
  2016年   64篇
  2015年   71篇
  2014年   121篇
  2013年   75篇
  2012年   80篇
  2011年   87篇
  2010年   87篇
  2009年   78篇
  2008年   91篇
  2007年   98篇
  2006年   85篇
  2005年   76篇
  2004年   77篇
  2003年   69篇
  2002年   81篇
  2001年   71篇
  2000年   65篇
  1999年   55篇
  1998年   59篇
  1997年   61篇
  1996年   71篇
  1995年   43篇
  1994年   39篇
  1993年   36篇
  1992年   39篇
  1991年   35篇
  1990年   25篇
  1989年   29篇
  1988年   13篇
  1987年   9篇
  1985年   11篇
  1983年   6篇
  1982年   2篇
  1981年   5篇
  1980年   2篇
  1979年   2篇
  1977年   2篇
  1972年   2篇
  1945年   1篇
  1944年   1篇
  1934年   2篇
  192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48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亚得里亚海沉积有机质的来源J.Faganeli等海洋沉积物是大多数浮游植物在海洋透光带产生的下沉有机质的最终归宿。海洋沉积物中有机质的堆积速率与深海初始生产力和沉积速率有关。控制沉积有机质保存的因素复杂,目前还没有完全了解。然而,在成岩作用早期,海洋...  相似文献   
12.
南海南部约30 ka来沉积有机质的生物输入特征   总被引:7,自引:4,他引:7  
对位于南沙海区的1962柱状样中的有机质进行了热解色谱分析,估算了沉积有机质中水生生物输入和陆源生物输入的变化情况,得出了两种输入的高分辨率的堆积速率曲线,并依此探讨了有关的古海洋事件。发现Younger Dryas、Heinrich及Bond周期事件在本海区皆有表现,说明“西太平洋暖池”在末次冰期是不稳定的。  相似文献   
13.
本文以人工海水和天然海水为介质,研究了Cr(Ⅲ)被H2O2的氧化作用,结果表明,Cr(Ⅲ)的氧化速率为介质pH和温度的函数;海水中溶解有机质的存在也将影响Cr(Ⅲ)的氧化速率,随着海水中腐殖质浓度的增加其氧化速率呈现下降趋势。其原因可解释为腐殖质对Cr(Ⅲ)的配合作用和对Cr(Ⅵ)的还原-催化作用。  相似文献   
14.
中国对虾养殖中的自身有机质污染和急待解决的问题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综述了中国对虾养殖中自身有机质污染现况,以及有待解决的几个问题,并就控制和改善其自身有机质污染的途径方面阐明了以下观点:其一,我国目前普遍采纳单一对虾半精养模式,因该模式阻断了生态系的物质循环路线,引起有机质-微生物-营养盐-浮游植物-有机质之间的恶性物质循环,以及过剩饵料和生物残骸等有机物质沉积量超过微生物分解能力,且不能得到其它生物的利用等原因,使得有机质在虾塘底部大量积累,引起了养殖生态  相似文献   
15.
本文导得了1个研究内波分裂的射线型二维KdV方程。利用这一方程的一维退化方程进行了实验室尺度下孤立子型内波分裂的数值研究。数值结果表明,深水区的初始内孤立波和实测的内孤立波(内潮)在通过陆坡区时都会产生分裂,并在陆架上(浅水区)生成一内孤立子波列。这表明在实际海洋条件下,深海区内潮的分裂是陆架上海洋内孤立子波包(或波列)生成的主要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16.
利用Minolta CM-2002光谱光度计对南黄海陆架136个短柱样品20~25cm段的沉积物进行了颜色反射率数据测量,通过化学元素、粒度、磁化率等来确定影响沉积物颜色反射率变化的成分和因素,介绍了反射率光谱的一阶导数和因子分析的方法。分析结果表明,南黄海陆架沉积物颜色反射率受控于沉积物中的铁氧化物、有机质以及粘土矿物和钙质生物碎屑含量。主因子F1指示氧化环境,并与陆源物质相关,F2指示弱氧化环境,F3指示弱还原环境,主因子的波长范围分别是405~445 nm和495~595 nm,605~695 nm,445~485 nm。  相似文献   
17.
红枫湖夏季分层期间pCO2分布规律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下载免费PDF全文
在夏季分层期间对红枫湖南、北湖湖心的水样进行分层采集,同时测定了分层水样的温度、pH、HCO3-浓度、溶解氧(DO)、叶绿素a(Chl-a)及铵根离子(NH4+)、硝酸根离子(NO3-)、磷酸根离子(PO43-)的浓度,水体中CO2的分压(pCO2)由化学平衡及亨利定律求得。研究结果表明:光合作用、有机质降解及水体热分层是影响红枫湖夏季pCO2分布的主要因素。其中,温水层CO2欠饱和是光合作用吸收CO2引起的,温跃层中pCO2的急剧增加是光合产物降解产生CO2引起的。静水层沉积物附近pCO2最高并且还有持续增加的趋势,说明沉积物中有机质降解是静水层中CO2增加的主要原因,夏季湖底水温较高加快了沉积物中有机质的降解。分层现象使pCO2在水体中的分布差别明显,并且使静水层中CO2得到积累。此外,夏季红枫湖水体中pCO2的变化与NH4+、PO43-的变化密不可分,表现为温水层中光合作用消耗NH4+、PO43-,有机质降解过程伴随NH4+、PO43-的释放。  相似文献   
18.
水泥粉煤灰加固有机质土的试验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对于高有机质含量的泻湖相软土,单纯采用水泥不能有效提高该软土的力学性能,因此提出了采用水泥和粉煤灰作为固化剂的加固方法。通过不同水泥掺入量、粉煤灰掺入量和龄期下水泥土的无侧限抗压强度试验,分析了水泥粉煤灰固化土的强度规律和变形规律,探讨了水泥和粉煤灰加固高有机质含量软土的机理。结果表明,粉煤灰对于水泥试块的早期强度影响较小,对后期强度影响较大;粉煤灰最佳掺入量为12%,超过此掺入量水泥土强度反而会降低,粉煤灰水泥土的破坏应变、E50也在粉煤灰掺量为12%时分别达到最低值和最大值。水泥掺加粉煤灰可有效地提高高有机质含量软土的强度。  相似文献   
19.
封闭体系有机质与有机碳氢氮恢复动力学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封闭体系的条件下,对典型的Ⅰ、Ⅱ、Ⅲ型干酪根在热演化过程中的损失进行生烃动力学研究,获得了Ⅰ、Ⅱ、Ⅲ型干酪根的总量、有机碳、氢以及氮质量损失动力学参数。用Kinetics软件计算了封闭体系干酪根有机碳丰度、氢碳原子比和氮碳原子比的恢复系数。认为在对高成熟—过成熟干酪根进行生烃评价时,Ⅰ、Ⅲ型干酪根残余有机碳丰度需要进行恢复,而Ⅱ型干酪根残余有机碳丰度不需要恢复。三种类型干酪根的氢碳原子比均需要进行恢复。  相似文献   
20.
金岭寺—羊山盆地北票组烃源岩特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对采集的岩样进行地球化学综合分析,得出金羊盆地北票组为盆地主要烃源岩,为盆地油气生成提供了物质基础;北票组烃源岩有机质丰度不高,属差一中等烃源岩;干酪根类型以腐殖型为主,成烃母质为陆地高等植物:金羊盆地北票组烃源岩已经进入成烃门限.并处于成熟阶段中的低成熟到中成熟阶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