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07篇
  免费   133篇
  国内免费   289篇
测绘学   8篇
地球物理   66篇
地质学   900篇
海洋学   10篇
综合类   41篇
自然地理   4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9篇
  2022年   10篇
  2021年   11篇
  2020年   16篇
  2019年   17篇
  2018年   13篇
  2017年   13篇
  2016年   16篇
  2015年   18篇
  2014年   20篇
  2013年   26篇
  2012年   27篇
  2011年   35篇
  2010年   22篇
  2009年   18篇
  2008年   23篇
  2007年   27篇
  2006年   26篇
  2005年   38篇
  2004年   24篇
  2003年   32篇
  2002年   33篇
  2001年   31篇
  2000年   19篇
  1999年   35篇
  1998年   36篇
  1997年   49篇
  1996年   63篇
  1995年   63篇
  1994年   55篇
  1993年   55篇
  1992年   46篇
  1991年   36篇
  1990年   21篇
  1989年   25篇
  1988年   4篇
  1987年   5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2篇
  1982年   1篇
  1973年   1篇
  193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2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43 毫秒
111.
北京房山岩体形成过程中的岩浆混合作用证据   总被引:15,自引:6,他引:15  
覃锋  徐晓霞  罗照华 《岩石学报》2006,22(12):2957-2970
北京房山侵入岩体主要由石英二长闪长岩单元和三种不同结构的花岗闪长岩单元组成,岩体中广泛分布的镁铁质微粒包体、富集暗色矿物的线状条带以及各岩相单元的非渐变接触关系等宏观特征,指示岩体的形成与岩浆混合作用有密切联系。122个斜长石成分剖面电子探针分析表明,它们众数成分为 An=29的更长石。但是,其成分变化范围极宽(An=14~56),晶体内不同部位的成分有很大差别,出现正常环带的 An 值较低(14~42),内环带的 An 值较高(24~56)的特殊情况,指示斜长石结晶环境的改变,暗示具有富钙基性岩浆的加入。从岩体边部到中心,斜长石 An 牌号逐渐降低,但相邻岩相单元之间有较大的重叠,表明不同岩石单元中的斜长石成分主要受控于岩浆成分的变化,与分离结晶作用无关。斜长石的韵律性环带、特别是内环带的发育则是岩浆混合作用机制的有力证据。基性岩浆的反复注入不仅改变寄主岩浆的成分,而且也控制了它的温度、定位机制和岩石的结构特征。因此,房山岩体的形成过程还包含了镁铁质岩浆多次注入的历史,并且从外到里基性岩浆的作用逐渐减弱。  相似文献   
112.
滇西玉龙县小桥头硅化霓辉正长斑岩中,含有较多镁铁-超镁铁质深源包体岩石。经岩相学和电子探针及扫描电镜分析发现,伴随交代蚀变,寄主岩和各类镁铁-超镁铁质包体岩石中,普遍发育沿粒间和矿物晶体裂隙或解理纹贯入或穿插的黑色不透明物质,主要由微晶硅酸盐矿物和磁铁矿组成。本文研究认为,硅酸盐矿物与磁铁矿在背散射电子图像中表现为熔离特征,这种在透光显微镜下呈黑色不透明的微晶固体,是引发交代蚀变、具熔浆流体特点和超临界流体性质的地幔流体交代作用的一种微观表现。  相似文献   
113.
吉林省蛟河市境内大石河新生代玄武岩中含有丰富的地幔橄榄岩包体,详细的岩石学与矿物学研究显示,这些包体的主要岩石类型为尖晶石二辉橄榄岩-方辉橄榄岩,未发现石榴石橄榄岩。岩相学及地球化学资料显示它们都是经历过熔体抽取而形成的岩石圈地幔残留。矿物平衡温度计算发现,本区的这些地幔橄榄岩包体来自地下40~60km 深度,且下部以二辉橄榄岩为主,而上部以贫单斜辉石的二辉橄榄岩和方辉橄榄岩为主,显示明显的岩石圈地幔分层现象。Sr-Nd-Hf 同位素资料反映这些地幔包体均表现为亏损性质,而 Re-Os 同位素资料确定上述岩石圈地幔形成于中元古代,明显老于上覆地壳的新元古宙时代,反映壳幔年龄上的解耦。因此我们推测,该区曾经历过华北克拉通类似的早期岩石圈地幔的整体丢失事件,然后形成于其它地区的中元古宙岩石圈地幔在本区增生。  相似文献   
114.
流体包裹体成分分析研究   总被引:27,自引:4,他引:23  
王莉娟 《地质论评》1998,44(5):496-501
笔者在日本研修期间学习和了解了先进的流体包裹体成分分的方法,其中包括分析群体包裹体液相成分的ICP-MS和PIXE分析方法;分析单个包裹体液相成分的LA-ICP-MS方法,LRM,FT-IR单个包裹体气相成分分析方法等。这些方法极大地提高了包裹体成分分析的水平,促进了包裹体研究的发展,本文简要介绍这几种流体包裹体成分分析方法和其它包裹体研究方法及笔者的一些研究成果,以供国内同行借鉴和共同探讨。  相似文献   
115.
大陆下地壳的研究进展综述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大陆下地壳对认识整个地壳的组成演化具有重要意义,对大陆下地壳的研究正在世界范围蓬勃开展,大陆下地壳的研究基于两个方面:一是太古代地壳剖面的研究,二是麻粒岩包体的研究,相比较而言后者的研究程度要难得多,下地壳包体出露少,成分多为麻粒岩,且无一例外地都含有基性麻粒岩,对其成因现基本趋于一致认识,即由幔源岩浆底侵至地壳再受变质而成,然后被火山作用带至地表,因此,基性麻粒岩包体更可能反映了现今大陆下地壳的  相似文献   
116.
鄂西利川复向斜南部储层矿物包体与油气生盖运聚关系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陈宗清 《地质学报》1998,72(4):367-376
应用相邻生油层生油条件的好坏和“恢复有机碳全岩热模拟法”计算生烃量与储层包体对比,发现利川复向斜南部石炭系-三叠系储层包体的有机包体富集程度可定性反映生油层的优劣,生油层好者有机包体丰富,反之则差。同样,利用相邻储层有机包体的多寡,结合生油条件的好坏,在一定程度上也可判别相应盖层条件挂否。包体均一温度经压力校正后,可明显看出各储层油气的运移都发生在印支运动后的侏罗纪;油气的初次聚集,各储层并不完全  相似文献   
117.
含硬包体试样在破裂孕育过程中波速场的变化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王彬  胡毅力 《地震研究》1998,21(3):256-260
含硬包体混凝土试样在底面支撑侧面双轴加压至主破裂的情况下波速场的变化图象为:加压初期,试样上的纵波平均速度在4175~4615m/s之间变化,随着压力升高,出现小于4175m/s的低速区,但范围甚小,位置在两个包体之间。随后出现大于4615m/s的高速区,范围大致与包体位置一致。随着σ1的增加,低速区在逐渐变大,高速区逐步减小后又重新变大,高速区与低速区在平面上相互重叠,在空间上看,高速区被低速区包围着。临近主破裂时,低速区变小并逐步形成条带,高速区也变小,主要集中在靠近未来出现破裂的一个包体位置上。最终的破裂面出现在此高速区与低速条带交界附近,包体也局部破裂了。  相似文献   
118.
鞍子山超单元由4个单元组成,各单元中的叶理极发育,闪长质包体强烈压扁,钾长石斑晶定向排列,以上三者均平行于剪切带分布。由早期到晚期具有叶理构造减弱,包体数量减少,压扁程度降低,斑晶定向逐渐消失的变化趋势。包体应变指数K值为0<K<1,属于压扁型椭球体。根据包体旋转指向和定向薄片资料分析,鞍子山超单元主要受北东向吴炉—郑家山—上腰岭左旋剪切带的控制,属于楔形侵入膨胀式就位机制的产物。  相似文献   
119.
臧兴运 《吉林地质》1998,17(4):49-58
就位机制问题是花岗岩地区工作的一个重点,一般来说,一个花岗岩单元,其各侵入体应该具有统一的就位机制,然而事实并非如此,葛家大窝子单元就是一个例外,本文阐述了葛家大窝子单元综合地质特征相同的不同浸入体,其就位机制不同的情况,并对其成因进行了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120.
徐义刚 《广东地质》1998,13(2):39-84
麒麟新生代玄武岩质角砾岩简中幔源包体的Rb、U、Pb、Sr等不相容元素含量受地表蚀变的影响较大,而其余元素则真实地反映了该区城石圈地幔的性质.二辉橄槛岩代表了未亏损地幔经不同程度熔融后的残余,此后这些残余又受到了富不相容元素流体的交代(交代机制为色层柱交代)。根据全岩微量元素的分配系数和溶体一岩石平衡计算,与辉石岩平衡的容体富体LREE而强烈亏损HFSE,明显不同于华南地区已知3类幔源岩浆。这可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