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9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2篇
测绘学   5篇
大气科学   10篇
地球物理   2篇
地质学   9篇
天文学   1篇
综合类   1篇
自然地理   3篇
  2017年   1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1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2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2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1.
稳态瑞利波法在中国的应用及进展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采用电磁震源的稳态瑞利波法在我国应用已有近10年的历史,是我国应用最早的面波勘探方法。近10年来,通过理论和试验两方面的研究,在资料采集、处理和解释方面都取得了显著进展;确定"拐点"和"之字型"异常为D-vR曲线上地层界面的两种基本异常形态;根据单条曲线的形态,可以确定洞穴、裂隙、松软带等地质异常的基本类型;并获得了深达一二百米以上的实测资料。稳态瑞利波法成功地应用到许多大、中、小型工程项目之中,解决了一些复杂的工程地质问题,在勘探深度、解释精度和空洞判断准确率方面都达到了较高水平。稳态法所具有的优势是其它类似物探方法包括目前的瞬态面波法很难比拟的。可以预见,随着稳态和瞬态方法、仪器的发展,两者互相促进,互为补充,必将进一步提高瑞利面波勘探的水平和解决各种复杂地质问题的能力。   相似文献   
12.
本课题基于局域网,根据单收站接收数据资料,经MICAPS程序处理转换后形成的各类天气图,以及自动站地面测报业务系统软件(2004版)实时采集存储的气象要素数据,展开具体的探索、研究,通过对气象要素的变化的分析,能够依据重要天气标准或用户自定义标准自动判别、生成、保存相应预报产品,同时完成灾情报告的撰写、调阅.从而为预报员分析各重要天气建立了一个系统的资源库,为理论研究提供最原始的数据.同时该程序实现了对实时气象要素的调用及曲线图的绘制、保存,为预报人员进行分析研究提供了更直观、更方便的操作工具,将进一步提高工作效率及预报员预报水平.  相似文献   
13.
San Miguelito山脉地区是一相对隆升地区 ,它由中晚新生代的硅质火山岩组成。该区发育一组近于平行的多米诺正断层 .断层长度和位移符合幂律分布。在二维空间断裂长度的分形分布指数是 - 1.4 9。在一维空间 ,多剖面取样方法得到断裂位移的幂律分布指数是 - 0 .6 6。而用所有一维综合数据作累计曲线图得到的直线部分的斜率是 - 0 .6 3。在长度与位移图上 ,长度与位移并不显示为线性关系 ,在长度 -位移图上数据点比较分散。分散的主要原因是断裂形成过程中的断裂连接作用。用断裂位移分布的一维幂指数 (- 0 .6 3)估算由正断层引起的拉伸应变…  相似文献   
14.
汪明华 《地理教学》2012,(13):22-24
坐标统计图能较直观地反映事物在数值上的变化,且信息简明扼要,可以把抽象的内容形象化、具体化,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综合思维能力及定量分析和计算能力。河流流量过程曲线是其中的一种具体类别。2010年高考,全国卷II 4~5题给出了某河流径流量和输沙量的逐年变化示意图(图1),要求学生能够根据图像归纳出该河流的径流量和输沙量的变化特征。  相似文献   
15.
杨利群 《贵州气象》2000,24(2):29-29
介绍一种在Excel下制作曲线图的方法,它不仅方便、快捷,而且美观实用。  相似文献   
16.
1998年 4月 2 3日长江中下游地区出现了大范围大风、冰雹、暴雨等强对流天气。这次过程是 50 0hPa贝加尔湖横槽南摆 ,槽前强冷空气南侵 ,中低层长江流域有暖中心发展及副热带高压稳定维持在华南沿海上空等共同影响而造成的。运用溃变图和V - 3θ曲线图对“98.4 .2 3”强对流天气形势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 :溃变图对天气形势的演变有较好的指示意义 ,用V — 3θ曲线图可以预报出“98.4 .2 3”强对流天气过程。  相似文献   
17.
根据洛阳气温资料,利用曲线图分析了洛阳市近50年的气温变化特征和规律,得出了洛阳市近50年的气候由“冬冷夏热”逐渐向“冬暖夏凉”转变的结论。  相似文献   
18.
19.
应用二组分成分变异曲线图判别岩浆作用的一套有效方法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本文以瑞利结晶、批式熔融、分离熔融和混合作用四种主要的微量元素模型为基础,建立了对应于这些岩浆作用的一套以元素比值-比值(或元素)、共分母元素比值-比值、共分子元素比值-比值和元素-元素作变量的数学方程及相应的成分变异曲线图。在分析一套有成因联系的岩石的形成机理时,只要将岩石成分投点成有关的变异图,并与本文的成分变异曲线图对比,就能快速确定岩石的成分变异主要受何种岩浆过程控制。若计算出元素的总分配系数,就可确定源岩、初始岩浆、端员岩浆或混染物的成分。  相似文献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