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803篇
  免费   270篇
  国内免费   591篇
测绘学   18篇
大气科学   43篇
地球物理   137篇
地质学   1626篇
海洋学   511篇
天文学   2篇
综合类   127篇
自然地理   200篇
  2024年   28篇
  2023年   55篇
  2022年   72篇
  2021年   86篇
  2020年   60篇
  2019年   65篇
  2018年   49篇
  2017年   52篇
  2016年   57篇
  2015年   75篇
  2014年   131篇
  2013年   84篇
  2012年   135篇
  2011年   115篇
  2010年   116篇
  2009年   119篇
  2008年   96篇
  2007年   85篇
  2006年   121篇
  2005年   110篇
  2004年   77篇
  2003年   96篇
  2002年   87篇
  2001年   88篇
  2000年   81篇
  1999年   67篇
  1998年   69篇
  1997年   75篇
  1996年   65篇
  1995年   61篇
  1994年   35篇
  1993年   34篇
  1992年   36篇
  1991年   17篇
  1990年   22篇
  1989年   18篇
  1988年   7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3篇
  1982年   1篇
  1980年   1篇
  1978年   1篇
  1977年   2篇
  1976年   1篇
  1974年   1篇
  1973年   1篇
  1972年   1篇
  195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66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21.
122.
沉积岩铜矿床的有机聚矿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沉积岩铜矿床的有机聚矿作用肖荣阁,陈卉泉,帅开业,杨忠芳(中国地质大学,北京100083)关键词沉积岩铜矿床,有机聚矿作用1有机聚矿作用的提出据统计,沉积岩铜矿占世界铜矿工业储量的20%~25%,是一种重要的工业类型。在我国的中新生代地层中及老变质岩...  相似文献   
123.
124.
有机膨润土的制备及特性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相似文献   
125.
民乐锰矿生物矿物学特征初步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民乐锰矿矿石中发现蓝藻化石六、七种,其中石囊藻细胞(Eontophysalis)和色球藻目(chroocacean)中的矿物质为钙、镁、锰的碳酸盐系列矿物。本文综合了偏光显微镜、生物显微镜、电子显微镜及X射线衍射分析,无机、有机化学分析资料,找到了蓝藻与碳酸锰矿物的密切空间关系和成生联系。引用了关于生物成矿的观点,论述本区生物形成矿物的作用过程和相关的矿物种类。提出菱锰矿形成的生物—生物化学成因的观点。  相似文献   
126.
不同沉积环境成因煤显微组分的有机硫分布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运用扫描电镜能谱微区测试对不同沉积环境成因煤的有机显微组分进行有机硫含量的系统测定,结果表明在不同类型的煤中某一类显微组分的有机硫含量存在明显差异;同一煤中不同亚显微组分的有机硫含量也不同。综合分析发现煤显微组分有机硫含量主要受聚煤环境、组分凝胶化程度、氧化程度的影响,而聚煤环境为主导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127.
根据钻井中途测试(DST)、重复地层测试(RFT)、镜质体反射率(R0)、流体包裹体分析和粘土矿物X射线衍射全定量分析等综合研究发现,莺-琼盆地YA13-1气田存在4期热流体活动;南侧的崖南地区和西侧的莺歌海盆地是其两个重要的热流体物质源和动力源;多期热流体活动在YA13-1地区不仅造成热异常和物质迁移,而且还引起了不同的有机/无机成岩响应,如骨架颗粒的多期溶蚀作用、至少两期的次生加大作用、粘土矿物转化和有机质热成熟作用异常。第二、第三期热流体因出溶作用形成YA13-1气田大规模的天然气聚集。  相似文献   
128.
层序和体系域的有机相构成及其研究意义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层序地层学为沉积盆地的充填史分析和储层预测提供了有效的格架,但其在源岩评价和预测中的意义未能引起充分的重视。本文对莺海、琼东甫盆地的各沉积层序进行了有机相分析,发现(1)浅水型沉积层序中各体系域的机相构成基本相同,且有机相的侧向变化不明显;(2)在深水型层序中,海进体系域上部和高位体系域下部有机质丰度较高、类型较好,有机相层序呈S性,但有机的侧向变化明显;(3)多层序有机相的总体演化趋势反映了盆地  相似文献   
129.
Samples of Continetal shelf sediments from the East China Sea have been studied in an attempt to eluciate the relationship of metallie element enrichment with organoclay complexes. Investigations of the distribution patterns and modes of existence of such elements as Cu, Pb, Zn, Ni, Fe, Mn, etc. in the sediments demonstrate that there exist remarkable positive eorrelations between tha distribution of all elements except for Mn,and the content of clay minerals and organic matter and its type. Experimental results show that the removal of combined organic matter will lead to a rapid decrease in the content of these elements (up to mote than 50%). Organoelay chemistry study indicates that the enrichment of metallic elements in the sediments may involve the following processes: (1) the formation of organic metallic complexes by the ineraction between organic matter and metallic ions in the water body; (2) the production of organoclay complexes by the interaction between the organic metallic complexes and clay minerals in the same medium, (3) the deposition of the organoelay complexes due to the variation of water medium conditions during their migration, thus enabling the sediments to be enriched in some metallic elements. From the above, it can be seen that organoclay complexes may be one of the important forms of existense of metallic elements concentrated in the sediments, and also of significance in eluciating the mechanism of fineralization of metallic elements.  相似文献   
130.
太湖梅梁湾富营养化过程的同位素地球化学证据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以浅水湖泊太湖为研究对象,通过湖泊水体、水生生物同位素以及相应湖泊水体营养指标的比较分析,并根据梅梁湾钻孔沉积物TN,TP,TOC,C/N,δ15N,δ13C等多项指标记录,恢复了湖泊富营养化过程.研究结果表明,不同湖区植物碳、氮同位素值和水体NH4+的δ15N值变化反映了植物组成和营养水平的差异.梅梁湾水体NH4+的δ15N和水环境参数不同月份的变化反映了外部营养载荷的输入对湖泊环境有明显的影响.1950~1990年湖泊沉积物有机质碳、氮同位素同步变化的趋势说明湖泊初级生产力的增长和湖泊逐渐富营养化的过程,而1990年之后二者之间反相关关系的出现表明在富营养条件下,大量浮游植物生长对富15N的无机氮的吸收及表层沉积物有机质分解和反硝化作用,代表湖泊富营养化加剧.以同位素示踪,并结合元素地球化学指标变化,将太湖梅梁湾富营养化过程分为三阶段,以20世纪50年代和20世纪90年代为营养状态的转换时段,揭示了人类活动不断加强的影响,与近50年来的湖泊环境监测结果一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