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909篇
  免费   2002篇
  国内免费   5145篇
测绘学   91篇
大气科学   240篇
地球物理   730篇
地质学   12348篇
海洋学   1268篇
天文学   34篇
综合类   414篇
自然地理   931篇
  2024年   162篇
  2023年   476篇
  2022年   523篇
  2021年   538篇
  2020年   457篇
  2019年   513篇
  2018年   394篇
  2017年   392篇
  2016年   439篇
  2015年   494篇
  2014年   727篇
  2013年   528篇
  2012年   666篇
  2011年   655篇
  2010年   552篇
  2009年   543篇
  2008年   519篇
  2007年   527篇
  2006年   570篇
  2005年   499篇
  2004年   478篇
  2003年   472篇
  2002年   460篇
  2001年   536篇
  2000年   400篇
  1999年   320篇
  1998年   363篇
  1997年   441篇
  1996年   383篇
  1995年   363篇
  1994年   318篇
  1993年   275篇
  1992年   293篇
  1991年   217篇
  1990年   216篇
  1989年   148篇
  1988年   53篇
  1987年   33篇
  1986年   19篇
  1985年   10篇
  1984年   10篇
  1983年   8篇
  1982年   7篇
  1981年   8篇
  1980年   8篇
  1979年   5篇
  1977年   5篇
  1976年   7篇
  1975年   4篇
  1973年   8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981.
闽西南地区四方岩体主要由花岗闪长岩和花岗闪长斑岩组成 ,花岗闪长岩单颗粒锆石 U-Pb年龄为 10 7.8±1.2 Ma,角闪石 Ar-Ar年龄为 10 4.8± 0 .8Ma,形成于早白垩世。岩体是在伸展拉张构造环境下以快速冷却 (50~ 60℃ / Ma)侵位的 ,岩石相对富 Na2 O,A / CNK<1,具壳 -幔混合源 I型花岗岩特征。岩石富 K、Rb、Th、U、L REE,贫 Ti、Nb、Ta、Sr,具火山弧/活动大陆边缘钙碱性岩系的特征。 (87Sr/ 86Sr) i为 0 .70 63 5~ 0 .70 898,εNd(t)为 -5.2 4~ -3 .69,TDM为 1.3 3~ 1.2 1Ga。岩石主要由幔源岩浆与中下地壳物质部分熔融形成的花岗质岩浆的混合形成的。与闽东沿海地区相比 ,晚中生代时闽西南地区总体处于与华南软流圈地幔上涌有关的伸展拉张构造环境 ,但由玄武岩浆底侵作用引发的壳幔作用并不强烈。该时期中酸性岩浆作用与成矿关系十分密切  相似文献   
982.
西藏地热气体的地球化学特征及其地质意义   总被引:9,自引:3,他引:9  
赵平  谢鄂军等 《岩石学报》2002,18(4):539-550
西藏水热活动是青苦恼高原碰撞造山过程的产物,其成因类型、物质来源和时空分布与青藏高原的隆升过程密切相关,地热流体(气、液相)中携带有中上地壳乃至地幔物质的深部信息。西藏地热流体可以区分出CO2型和N2型两类气体,其中绝大多数的地热气体样品属于CO2型气体,而典型的N2型气体则较少。前者具有岩浆热源和深循环两种成因类型,后者都是深循环成因。西藏气体样品中的He含量变化范围非常宽,最高的可达到1.5%。在门士热泉,首次检测到地幔He组分,这说明西藏地壳深处有地幔物质侵位。根据He同位素组成推断,羊八井、谷露等处的地壳熔融体中约有3%的地幔组分。西藏地热气体中的N2和Ar组分主要是大气成因,CO2组分大多以海相碳酸盐岩成因为主,混有少量有机沉积物成因CO2。当Log(H2/Ar)处于-0.8-0.3的区间时,H2/Ar地热温度计可以良好地指示热储层的温度范围。实际调查表明:西藏水热活动区大多分布在斑公错-怒江链合带以南地区,高温水热活动区主要出现在雅鲁藏布缝合带和那曲-羊八井-亚东活动构造带沿线。  相似文献   
983.
西藏尼玛县达查金矿床同位素地球化学研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西藏达查金矿的成矿物质来源问题一直存在很大的争议。达查金矿床矿物中硫、铅、硅同位素及包裹体水中的氢、氧同位素研究表明 ,矿区内黑色炭质板岩、浸染状黄铁绢英岩化闪长玢岩和石英黄铁矿脉中的δ3 4SCDT值分布范围为 1 1‰~ 1 6‰ ,平均为 1 4‰ ,与陨石硫或深源岩浆硫接近。地层铅、岩浆岩铅和矿石铅在构造模式图上主要落在造山带线附近。石英包裹体的均一温度为 44 0 8~ 5 0 1 8℃ ,δDV -SMOW 值为 - 12 6‰~ - 98‰ ,δOV -SMOW 在 2 0 8‰~ 8 84‰之间 ,为典型的岩浆水 ;矿石中热液石英的硅同位素δ3 0 SiNBS -2 8   值的极差主要集中在 - 0 5‰~- 0 6‰之间 ,与成矿密切相关的硅质可能来源于基性或中基性岩浆岩。岩金矿的成矿物质可能有 3个主要的源区 :一是木嘎岗日群第二、三岩组 ,该岩组的海底热水沉积物含有大量的成矿物质 ;二是深部隐伏的原来特提斯海底的基性或中基性岩浆岩 ,它是金与硅的主要供给者 ;三是本区的中酸性岩浆岩 ,它是多种成矿物质最终集中成矿的主要中介。本区的成矿流体主要为受到大气降水或海水强烈改造的岩浆热液  相似文献   
984.
简述臭氧及其空洞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阐述了臭氧及臭氧空洞成因,警示人类在全球工业化进程中应爱护环境,保护环境。  相似文献   
985.
邓力  谢仲生 《地球物理学报》2001,44(Z1):252-265
介绍碳氧比能谱测井蒙特卡罗模拟方法及软件,内容包括输运计算与探测器响应计算,其中中子诱发y使用了期望值技巧,γ散射采用指向概率法.计算结果可分别给出次级γ线光和连续光,还可给出被探测物或元素的非弹性谱和俘获谱,新方法基本解决了碳氧比能谱测井深穿透、低计数率的难题.  相似文献   
986.
新研制改进的低本底液闪计算机控制系统,具有数据获取和数据处理、实时能谱测量、谱显示选取工作点以及测量中断后继续测量等功能,从而使液闪仪的自动化和智能化程度得到了进一步提高。  相似文献   
987.
系统地研究了阿尔泰地区古生代变质沉积岩和部分花岗岩的Nd同位素特征, 得出如下主要结论: (1) 早古生代碎屑沉积物的εNd(T)值(-3.4 ~-4.9)相对较低, Nd模式年龄较大(TDM = 1.44 ( 1.77 Ga), 反映剥蚀源区主要是中元古的老地壳; 中、 晚古生代沉积建造则显示变化很大而且高得多的εNd(T)值(-6.1 ~ + 6.3)和年轻得多的TDM (0.6 ~ 1.56 Ga), 反映其源区有大量年轻物质加入. (2) 阿尔泰地区早古生代可能是被动陆缘的环境, 而从早泥盆开始则因准噶尔大洋板块的俯冲消减而转化成活动陆缘, 并发育弧后盆地火山-沉积建造. (3) 阿尔泰造山带花岗岩的主体不是由中深变质的围岩(早、 中古生代沉积)重熔而来, 而是来源于更深部地壳, 但围岩可能对花岗岩有一定的混染.  相似文献   
988.
对江西南部黑云母花岗岩和花岗斑岩风化剖面中Sr同位素体系的研究结果显示,花岗岩化学风化过程中,Rb,Sr之间发生明显分异,风化早期释放出的Sr/Si,Sr/Ca比值大于母岩值,Sr的淋失速率大于Si,Ca,K,Rb等营养离子.主要含Sr(和Rb)矿物相对风化速率的动态变化,导致花岗岩风化壳及其释放出Sr的87Sr/86Sr比值随时间波动变化黑云母、斜长石和钾长石的先后风化,导致风化残余物的87Sr/86Sr比值历经下降-升高-下降的波动变化,最终趋于稳定.这进一步说明,当用锶同位素示踪流域和全球范围的生物地球化学过程时,必须慎重考虑Sr从溶解固相中的优先释放以及含Sr矿物相对风化速率的变化导致的87Sr/86Sr比值的波动.  相似文献   
989.
对中国东部黑龙江鹿道,吉林辉南、蛟河,辽宁宽甸,河北汉诺坝,安徽女山和海南岛定安地区新生代玄武岩中幔源包体和高压巨晶的氦同位素进行了初步研究.大部分地区幔源包体和高压巨晶的~3He/~4HE比值分布在 1×10~(-5)左右,与MORB的~3He/~4He比值相似,反映了MORB型亏损地幔的特征.蛟河地区幔源包体的~3He/~4He比值为4.8 × 10~(-6);汉诺坝地区幔源包体的~3He/~4He比值为(0.15~7.4)×10~(-6)与,较MORB值明显偏低,甚至低于大气的值,说明该地区曾发生过强烈的地幔交代作用.同一地区幔源包体和高压巨晶的氦同位素组成明显不同,提出幔源包体和高压巨晶不是同源的,两者可能与寄主玄武岩均无必然成因联系.在汉诺坝地区一件石榴石巨晶中发现了异常高的~3He/~4He比值  相似文献   
990.
恒山地区变基性岩墙群的发现及"五台群"绿岩地层的解体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构造填图及剖面研究揭示了恒山中南部"绿岩带"实为变基性岩墙群强烈剪切、构造置换的产物, 它们明显侵入于新太古代灰色片麻岩内及高压麻粒岩区. 恒山高压麻粒岩区产状平缓, 向南逐渐被产状陡立变基性岩墙群侵位. 变基性岩墙的侵位明显晚于高压麻粒岩相变质事件, 形成于伸展构造环境并经历后期走滑剪切变形. 锆石同位素年龄研究表明, 恒山中南部的变基性岩墙侵位于(2499 ± 4)~(2512 ± 3) Ma之间, 并经历后期构造-热事件的影响. 恒山南部-五台山区新太古代末期变基性岩墙群的发现, 进一步证实这一时期华北中北部经历伸展构造热事件, 提供了划分太古宙/元古宙界限的构造-岩浆活动事件标志, 及华北与其他大陆早期构造演化对比的基本线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