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680篇
  免费   3936篇
  国内免费   5378篇
测绘学   991篇
大气科学   4608篇
地球物理   1285篇
地质学   13911篇
海洋学   2873篇
天文学   40篇
综合类   1330篇
自然地理   1956篇
  2024年   182篇
  2023年   605篇
  2022年   808篇
  2021年   878篇
  2020年   714篇
  2019年   775篇
  2018年   572篇
  2017年   636篇
  2016年   625篇
  2015年   766篇
  2014年   1194篇
  2013年   1030篇
  2012年   1063篇
  2011年   1106篇
  2010年   1017篇
  2009年   1071篇
  2008年   1074篇
  2007年   914篇
  2006年   891篇
  2005年   885篇
  2004年   845篇
  2003年   810篇
  2002年   776篇
  2001年   921篇
  2000年   733篇
  1999年   694篇
  1998年   673篇
  1997年   670篇
  1996年   750篇
  1995年   623篇
  1994年   526篇
  1993年   470篇
  1992年   439篇
  1991年   401篇
  1990年   332篇
  1989年   243篇
  1988年   76篇
  1987年   66篇
  1986年   24篇
  1985年   32篇
  1984年   10篇
  1983年   13篇
  1982年   11篇
  1981年   5篇
  1980年   11篇
  1979年   4篇
  1977年   5篇
  1972年   3篇
  1954年   5篇
  1950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81 毫秒
21.
东峰顶金矿床成矿过程经历了热液期和表生富集期.矿石品位与氧化程度有关.矿质来源于燕山晚期岩浆活动触发的华北地台基底含金矿源层.它属于中温岩浆热液型矿床.区域构造派生的近南北向断裂,控制着金的定位.文中还探讨了成矿模式和找矿方向.  相似文献   
22.
23.
24.
25.
秦岭凤太矿田层控铅锌(铜)矿床的金属物质、硫和成矿溶液主要来自深部基底的岩石,属海底喷流—沉积成因矿床。从这一理论认识出发可进一步分析控矿地质条件及今后在该区有效地寻找同类矿床。  相似文献   
26.
熊耳山地区金银成矿带已发现大中型矿床九处和百余处小型矿床及矿化点。研究表明,这些矿床(点)均发育在太古代花岗绿岩带基础之上,成矿受地层、岩体、构造的联合控制,属于同一成矿系列。文中提出“老地层—新岩体—同构造”改造型区域成矿模式,并对相关问题进行了初步分析。  相似文献   
27.
珠江三角洲第四纪沉积年代学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冯炎基  李平日 《热带地理》1990,10(3):247-255
  相似文献   
28.
29.
笔者曾对广西芒场锡多金属矿田的稳定同位素进行研究。本文根据硫、铅、氢、氧、碳等稳定同位素组成和锶的初始值提供的信息.探讨了矿床成因。并结合矿田矿床地质特征、控矿条件及有关统计参数,参考前人对矿床认识的基础上,修正提出了该矿田混合热液成矿模式,可供类似矿床研究和找矿的参考。  相似文献   
30.
位于华南褶皱带南缘的右江盆地,其发展可分为两个不同的阶段。它的轮廓和结构,与NW向及NE向同沉积断裂关系密切。盆地内的沉积物,分别由特征不同的非补偿性和补偿性沉积相组成两个双层结构。盆地内火山活动发育,也明显的分为两个阶段。海西期,古特提斯洋的发展使哀牢山洋盆开裂,导致了右江地区在拉张应力条件下出现若干NW向裂陷带,这时的盆地具有大陆边缘裂谷特点。东吴运动后开始的印支期,区域应力条件发生变化。滨大平洋构造的发生,使盆地轮廓和结构发生明显变化,与此同时开始的哀牢山洋盆向NE方向的俯冲消减作用,使盆地在新的挤压条件下再次发生张裂和拗陷。进入了弧后盆地发展阶段。印支期末,盆地封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