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82篇
  免费   114篇
  国内免费   150篇
测绘学   54篇
大气科学   170篇
地球物理   57篇
地质学   449篇
海洋学   52篇
天文学   1篇
综合类   55篇
自然地理   108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16篇
  2022年   21篇
  2021年   33篇
  2020年   27篇
  2019年   19篇
  2018年   20篇
  2017年   24篇
  2016年   21篇
  2015年   35篇
  2014年   63篇
  2013年   42篇
  2012年   34篇
  2011年   54篇
  2010年   54篇
  2009年   43篇
  2008年   49篇
  2007年   44篇
  2006年   44篇
  2005年   25篇
  2004年   44篇
  2003年   28篇
  2002年   30篇
  2001年   24篇
  2000年   17篇
  1999年   10篇
  1998年   14篇
  1997年   14篇
  1996年   17篇
  1995年   7篇
  1994年   18篇
  1993年   17篇
  1992年   13篇
  1991年   4篇
  1990年   6篇
  1989年   6篇
  1988年   1篇
  1983年   1篇
  1948年   2篇
  194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4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891.
典型岩溶山坡土壤剖面水分对降雨响应过程研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为揭示岩溶石山山坡降雨入渗补给机制,选取典型岩溶石山山坡土壤剖面为研究对象,于2015年7-10月期间对不同深度土壤水分进行高分辨率连续监测,研究典型场雨条件下土壤剖面水分对降雨的响应过程,分析土壤剖面水分的动态变化规律及其可能影响因素。研究结果表明:土壤剖面水分对降雨的响应受前期土壤含水量、降雨量、降雨强度的影响,还与土壤所处的地形地貌有关;表层土壤水分对首次次降雨响应的滞后时间与前期土壤含水量有关,响应时间在0.5~4.75 h之间,旱季响应时间比雨季长;降雨阈值是引起土壤水分降雨响应的重要条件,旱季6 mm降雨量是土壤水分响应的降雨阈值。当降雨量补充土壤水分亏缺后,土壤剖面水分对降雨响应迅速,响应时间最小为0.25 h,不同深度土壤水分对降雨的响应时间一致,说明下层土壤水分可能受到优先流或侧向径流补给影响。土壤含水量的变化幅度随土层深度的增加而减小,不同深度土壤水分变化主要受土壤-大气界面、土壤-植被、土壤-基岩界面控制下的气候条件、植被蒸散发和介质渗透性差异影响。   相似文献   
892.
垂测电离图反演对研究电离层结构及运动、电离层波传播、空间气象应用等具有重要意义,一直以来受到十分广泛的重视.F_1层未充分发展的回波描迹是垂测电离图中观测到的最多的一种情况,此时垂测描迹上表现为F_1层到F_2层的平滑过渡,而不是F_1层充分发展时出现的尖点,然而现有电离层模型以及反演算法更多的是针对F_1层充分发展情况,即模型剖面在F_1层峰高处近似为抛物形状,此处电子浓度剖面梯度为无穷大,这不符合F_1层未充分发展时的剖面形态,即F_1层剖面未到达抛物顶点处就已经达到该层电子浓度的最大值然后到达F_2层,剖面梯度为一个有限的数值.因此,本文针对垂直探测中经常出现的F_1层未充分发展情况,引入F_1层模型设定临频这一参数,建立了F_1层未充分发展时的基于移位切比雪夫多项式的电离层模型,并从电离层剖面的光滑性考虑,在所建模型的基础上,提出了约束优化F_1层参数、F_2层参数的垂测电离图反演方法.然后,通过仿真分析,从理论上验证了所建电离层模型和反演算法的合理性,并通过反演电子浓度剖面合成的垂测、斜测描迹与实测数据的对比,对反演算法的有效性进行了进一步的试验验证.  相似文献   
893.
A simple linear regression method is developed to retrieve daily averaged soil water content from diurnal variations of soil temperature measured at three or more depths. The method is applied to Oklahoma Mesonet soil temperature data collected at the depths of 5, 10, and 30 cm during 11-20 June 1995. The retrieved bulk soil water contents are compared with direct measurements for one pair of nearly collocated Mesonet and ARM stations and also compared with the retrievals of a previous method at 14 enhanced Oklahoma Mesonet stations.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current method gives more persistent retrievals than the previous method. The method is also applied to Oklahoma Mesonet soil temperature data collected at the depths of 5, 25, 60, and 75 cm from the Norman site during 20-30 July 1998 and 1-31 July 2000. The retrieved soil water contents are verified by collocated soil water content measurements with rms differences smaller than the soil water observation error (0.05m~3 m~(-3)). The retrievals are  相似文献   
894.
地下水位生态环境效应及生态环境指标   总被引:29,自引:2,他引:27  
地下水位开发利用对生态环境会产生巨大影响,本文主要研究与地下水位状况有密切联系的地下水位生态环境指标,如土壤含盐量、土壤含水量、地下水位矿化度、地下水位临界和控制地面沉降临界水位等,这些生态环境指标随时空动态变化,不同区域其生态环境指标临界值是有差异的。  相似文献   
895.
在公路施工中,为了提高路基的强度和稳定性;必须对路基的填土进行压实.通过对衡阳盆地泥质岩风化(包括人工机械破碎、人为的物理和化学法)形成的类似土"石"混合非均质料与一般细粒土的击实差异研究,着重从含水量这一方面分析了泥质风化料独特的击实机理.  相似文献   
896.
赵俊琳 《极地研究》1989,1(3):52-60
作者在南极地区近代环境的研究中提出了一种新的研究方法——利用生物地球化学指示元素来研究古环境的变迁。通过研究南极长城站地区西湖底沉积物丛其所含的植物残体、复原了约4000年来的年平均降水量的变化,推断了末次冰盖从本区消退的时间为3500年前。研究南极地区近代环境的演变对解决全球性环境演变是不可缺少的内容。  相似文献   
897.
本文根据飞机探测的云物理资料,分析西南低涡云系的云滴特征,并与切变云系的微结构特征作了对比分析。指出:西南涡云系和切变云系的平均谱都是单峰谱,两者的差异不大。两类系统自身的强、弱云系之间,在谱宽、平均滴直径、滴浓度及其分布等方面都存在明显的差别。  相似文献   
898.
发展为地质灾害预测预报所需用的岩土层含水量及渗透力测试仪,并与气候雨量、地质灾害成灾规律联系。是我国地质灾害监测预报的发展趋势。该监测仪系统采用TDR(Time Domain Refiectometry)技术原理、方法研制的仪器,通过波导棒探针发射的电磁波射入岩土层,测量电磁波脉冲从波导棒的起点传播到接收未端的反射电压值,此反射电压值与岩土体本身含水量介电常数有函数关系,经过计算转换为测点岩土体积含水量。实时测量和采集地质灾害岩土层含水量及渗透力参数。该系统适用于地质灾害监测区野外的使用,具有测量深度深、可测介面硬层、自动采集、存卡、无线遥测以及无人值守等性能特点。  相似文献   
899.
2003年夏季中国地区降水的模拟研究   总被引:1,自引:5,他引:1  
利用NCEP/NCAR大尺度再分析资料和区域气候模式RegCM-NCC,模拟了2003年夏季(6~8月)中国地区的降水和土壤含水量的分布。结果表明,RegCM-NCC较好地模拟出江淮地区的洪涝,但是对江南和华南发生的严重伏旱的模拟不明显;模式模拟的土壤含水量能够较好地反映不同地区的降水和洪涝状况,包括江淮地区的洪涝和江南、华南发生的严重伏旱;江淮地区前期高土壤含水量及后期强降水是该地区洪涝形成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900.
在高原多年冻土地区,气候恶劣,生态环境脆弱,钻孔灌注桩施工中又不可避免地会遇到土层处于不同的冻结状态,施工中必须考虑并设法预防和消除由于冻土的变形、强度弱化及冻胀、融沉所引起的各种病害,因此钻孔灌注桩施工在质量、安全和环保等方面难度很大。介绍了布曲河特大桥钻孔灌注桩施工工艺,该工艺明显不同于内地通常的钻孔灌注桩施工工艺,在高原多年冻土地区是行之有效的,对高原多年冻土区钻孔灌注桩施工具有重要的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