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06篇
  免费   54篇
  国内免费   36篇
测绘学   594篇
大气科学   50篇
地球物理   13篇
地质学   28篇
海洋学   59篇
天文学   1篇
综合类   38篇
自然地理   13篇
  2024年   8篇
  2023年   39篇
  2022年   29篇
  2021年   49篇
  2020年   27篇
  2019年   41篇
  2018年   42篇
  2017年   47篇
  2016年   46篇
  2015年   50篇
  2014年   67篇
  2013年   42篇
  2012年   55篇
  2011年   35篇
  2010年   31篇
  2009年   28篇
  2008年   35篇
  2007年   20篇
  2006年   9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9篇
  2003年   14篇
  2002年   15篇
  2001年   9篇
  2000年   6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9篇
  1997年   10篇
  1996年   6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4篇
  1991年   1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9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2 毫秒
91.
采用有限元方法对装载于某无人机平台的测云雷达结构进行动力学分析研究。针对具体的机载平台讨论振动环境对雷达结构的影响,依据GJB150.16计算振动的加速度功率谱密度值,并以此为有限元分析的输入,进行雷达结构的模态分析、随机振动分析,又依据GJB150.18中的激励波形进行冲击响应分析,得到结构的应变及应力响应,为该型无人机载测云雷达总体结构的刚强度设计提供了重要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92.
在对形态学滤波和区域生长算法研究的基础上,通过对桥梁的特点进行分析,提出一种基于形态学滤波和区域生长算法的滤波结果的差异进行桥梁探测的算法.算法不受桥梁形状的影响,桥梁可分叉、无需平行和等宽,甚至在部分桥梁数据不完整的情况下也有效.通过3个不同场景的桥梁实例验证算法的正确性.  相似文献   
93.
机载激光雷达数据的建筑物三维模型重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肖勇  王成  习晓环  王方建 《测绘科学》2014,39(11):37-41
机载激光雷达技术可以快速获取建筑物高精度高密度的三维空间信息.文章提出一种建筑物三维模型重建方法,该方法利用栅格数据使用RANSAC算法提取建筑边界上的长线段,采用规则化策略获取建筑轮廓;在模型生成阶段,基于原始点云和屋顶拓扑关系约束,获取屋顶间的交线和交点,并结合已得到的建筑边界、屋顶间交线和交点获取三维建筑模型.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思路清晰、科学可行且适用性强,提取的建筑边界和模型垂直精度高.  相似文献   
94.
姜三  张靖  江万寿 《测绘科学》2014,39(12):81-85
条带配准是点云数据处理的一个重要环节.文章介绍了经典ICP配准算法的基本原理;考虑到城区机载LiDAR数据中地物的组成、空间分布等特征,提出了一种ICP算法中对应点集的选择策略,并建立了城区机载LiDAR数据的自动配准流程.利用河南安阳试验场的真实点云数据进行配准实验,结果表明在不需要人工干预的情况下,可以很好地将条带数据拼接在一起,建立无缝点云数据.  相似文献   
95.
航线设计是航空遥感的一个关键工序,航线设计的优劣预先决定了航空遥感外业的工作量和数据覆盖质量。本文提出了基于DEM的机载SAR自适应航线设计概念,推导了其等效中心投影成像几何公式,介绍了自适应航线设计的算法及流程,并编写软件实现了SAR自适应航线设计,最后通过泰山试验区验证了该航线设计算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96.
机载激光雷达系统误差的产生机制出发,分别对姿态角误差、DGPS误差、瞬时扫描角误差、激光测距误差对激光脚点定位精度的影响进行定量的分析,从理论上分析了机载激光雷达系统的定位精度。本文的结果对实际应用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97.
机载Lidar系统主要由激光发射系统、POS系统、CCD相机、计算机及存储设备等组成,能够快速获取高精度的地面点三维坐标信息以及影像数据,利用Terrasolid软件能够生产DEM、DOM及DLG产品。本文结合文莱高速公路项目详细阐述了机载Lidar系统在高速公路勘测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98.
机载三维激光雷达测量(以下简称机载LIDAR—Light Detection and Ranger)技术是继GPS以来在测绘领域的又一场技术革命,它以高精度、高密度、高效率、产品丰富等特点在测绘领域得到较好的应用和广泛的关注,具有巨大的发展空间和潜力,它代表了测绘领域又一个新时代的到来。本文着重介绍了机载LIDAR的测量原理、技术特点,进而总结出机载LIDAR技术优势和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99.
100.
一种由粗到精的机载激光测深信号检测方法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王丹菂  徐青  邢帅  林雨准  李鹏程 《测绘学报》2018,47(8):1148-1159
针对机载激光测深(airborne lidar bathymetry,ALB)中不同环境下波形的差异性较大,且信号检测精度受限于系统采样间隔等问题,提出一种由粗到精的机载激光测深信号检测方法。该方法首先利用接收波形的有效长度快速估计水深;粗检测依据水深近似值,分别采用理查德森-露西去卷积法(Richardson-Lucy deconvolution,RLD)和平均差方函数法(average square difference function,ASDF)对波形预处理,通过包含距离、导数和极值约束的逐级检测确定信号的初始位置;精检测以粗检测结果为初值,利用改进的二阶多项式指数函数模型,并在模型参数求解中引入信赖域优化算法以实现波形的精确拟合,进而获得信号的精确位置。实测数据和模拟数据的试验结果表明,粗检测能够根据波形的特点采取相应的处理方式为精检测提供可靠的初值;精检测可将检测结果精确至子采样间隔并在粗检测基础上进一步提高精度。与极大值检测、ASDF、RLD和四边形拟合法等传统方法相比,本文方法正确率平均提高10%左右,精度平均提高约30%。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