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70篇
  免费   78篇
  国内免费   153篇
测绘学   162篇
大气科学   3篇
地球物理   37篇
地质学   620篇
海洋学   34篇
天文学   1篇
综合类   156篇
自然地理   88篇
  2024年   5篇
  2023年   8篇
  2022年   12篇
  2021年   16篇
  2020年   12篇
  2019年   14篇
  2018年   15篇
  2017年   13篇
  2016年   10篇
  2015年   22篇
  2014年   53篇
  2013年   38篇
  2012年   50篇
  2011年   55篇
  2010年   38篇
  2009年   66篇
  2008年   51篇
  2007年   52篇
  2006年   63篇
  2005年   52篇
  2004年   34篇
  2003年   24篇
  2002年   43篇
  2001年   32篇
  2000年   31篇
  1999年   27篇
  1998年   29篇
  1997年   32篇
  1996年   33篇
  1995年   34篇
  1994年   30篇
  1993年   18篇
  1992年   19篇
  1991年   12篇
  1990年   19篇
  1989年   23篇
  1988年   7篇
  1987年   5篇
  1986年   3篇
  197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0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白云鄂博群中两个重要不整合界面特征及区域对比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白云鄂博群尖山组顶部的钙质风化壳和比鲁特组顶部的铁质风化壳分别代表长城系与蓟县系及蓟县系与青白口系的分界,并具较大区域上的一致性和可对比性。不整合界面的重新厘定,必然导致白云鄂博群的解体或改为白云鄂博超群。  相似文献   
22.
23.
山西宁武陆相二叠系-三叠系界线剖面的磁化率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对山西宁武陆相二叠系—三叠系剖面的孙家沟组至刘家沟组磁化率的研究,发现该剖面自孙家沟组顶部的粘土岩层至刘家沟组底部,存在着明显的磁化率值升高的现象,认为该现象是由于气温升高和火山事件的影响。对比山西宁武剖面与浙江长兴海相剖面以及贵州威宁陆相剖面二叠系—三叠系界线附近的磁化率研究成果,发现三者具有很好的一致性。这表明,该磁化率值明显升高的现象具有跨区(晋、淅、黔)和跨相(陆、海)的区域性特征,可用于地层的划分和对比。根据磁化率的研究结果,建议将山西宁武剖面的二叠系—三叠系界线设在磁化率值明显升高的地方,印17层顶部纹层粉砂岩之下的粘土岩层。  相似文献   
24.
上奥陶统底界全球辅助层型剖面在我国的确立   总被引:3,自引:2,他引:3  
陈旭  王志浩 《地层学杂志》2003,27(3):264-265
国际奥陶系分会于 1 995年在美国拉斯维加斯召开的第七届国际奥陶系大会上确立了奥陶系的三统六阶划分方案后 ,笔者等即参加了确立上奥陶统底界的国际工作组。这一工作组由 S.M.Bergstrom和 S.C.Finney为主 ,先后考察了美国亚拉巴马州的 Calera剖面 ,中国的新疆柯坪大湾沟剖面 ,中国甘肃平凉官庄剖面和瑞典 Scania的 Fagelsang剖面 ,经过五年的对比研究 ,于 2 0 0 0年确立了瑞典的Fagelsang剖面为上奥陶统底界的全球层型剖面和点位 ( GSSP) ,中国的新疆大湾沟剖面和美国的亚拉巴马的 Calera剖面为上奥陶统底界的两个全球辅助层型剖面 …  相似文献   
25.
受山西省勘界领导小组办公室委托,我院承担了《山西省地市级行政区域界线详图集》的计算机编制工作。结合该项目的实施,重点论述了编制行政区域界线详图集所需数据的生产技术设计,包括要素分类与代码、工艺流程、数据标准化、关键技术以及多媒体设计等内容。  相似文献   
26.
黄土研究近年发展十分迅速,提供了大量年代学数据,使我们对黄土地层界线的穿时性特征看得更加清楚,其表现有如下六个方面;(1)黄土地层底界或黄土与红土(上新世或早,中更新世红土)界线的穿时性;(2)黄土与湖相地层界线的穿时性;(3)不同高度阶地上黄土与冲积层界线的穿时性;(4)同一级别阶地在不同地点黄土与冲积层界线的穿时性;(5)同一阶地上黄土与冲积层界线的穿时性;(6)古土壤上,下界线的穿时性,穿时  相似文献   
27.
本文依据对新疆洛浦县阿其克和巴楚县小海子剖面牙形石动物群研究,详细探讨了塔里木盆地西部石炭-二叠系界线的划分和克孜里奇曼组、南闸组和康克林组上部地层的归属问题;指出从牙形石的发展和演化看,上述地层应属于下二叠统。  相似文献   
28.
29.
贵州普安龙吟剖面,自吴望始等(1979)重新划分和建立沙子塘组、龙吟组(狭义)及包磨山组以来,引起了广大地质工作者的极大兴趣和关注;并且已成为我国石炭系与二叠系地层对比的重要标准剖面之一。80年代末,我们对该剖面进行了调查研究,获得了许多新资料,如在沙子塘组发现了二叠纪具三级隔壁的珊瑚群Szechuanophyllum,Wentzelellites等,Asselian阶上部及Sakmarian-Artinskian阶的牙形石Diplognathodusexpansus,Neogondolellabisselli,Sweetognathuswhitei,类Mccloudiabella,Schwagerinatschernychewilonga等。有意义的是还发现了异珊瑚类化石,从而证明此类化石不仅限于泥盆纪至早石炭世。它们的生存时间可上延至二叠纪。在龙吟组及包磨山组发现了Artinskian阶的菊石群,如Propinacocerasaktubense,P.knighti,Kargalitestypicus,Medlicottiaorbignyana等。在包磨山组至歪头山煤系地层中发现了栖霞阶的牙形石Neost  相似文献   
30.
本文对唐山和卢龙地区寒武-奥陶系界线地层中的牙形刺再次进行研究,厘定了过去报道的一些重要属种,并对最具地层意义的Cordylodus的几个种的演化进行了分析。指出了该属的两个进化系列,第一支进化系列是Eoconodontusnotchpeakensis-Cordylodusprimitivus-C.proavus-C.caboti-C.intermedius-C.angulatus;而另一支则是Eoconodontusnotchpeakensis-C.caboti-C.prolindstromi-C.lindstromi-C.prion。本文对寒武-奥陶系界线的几个划分方案也进行了简单的讨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