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153篇
  免费   470篇
  国内免费   820篇
测绘学   51篇
大气科学   3篇
地球物理   83篇
地质学   2841篇
海洋学   125篇
综合类   275篇
自然地理   65篇
  2024年   24篇
  2023年   60篇
  2022年   68篇
  2021年   71篇
  2020年   69篇
  2019年   69篇
  2018年   61篇
  2017年   85篇
  2016年   101篇
  2015年   116篇
  2014年   206篇
  2013年   173篇
  2012年   218篇
  2011年   202篇
  2010年   140篇
  2009年   109篇
  2008年   120篇
  2007年   68篇
  2006年   87篇
  2005年   56篇
  2004年   51篇
  2003年   55篇
  2002年   47篇
  2001年   51篇
  2000年   61篇
  1999年   74篇
  1998年   109篇
  1997年   121篇
  1996年   139篇
  1995年   129篇
  1994年   72篇
  1993年   96篇
  1992年   78篇
  1991年   75篇
  1990年   55篇
  1989年   37篇
  1988年   19篇
  1987年   15篇
  1986年   7篇
  1985年   6篇
  1984年   2篇
  1983年   7篇
  1982年   3篇
  1981年   2篇
  1980年   6篇
  1979年   3篇
  1976年   3篇
  1958年   3篇
  1946年   3篇
  194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44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97 毫秒
141.
通过对扎日根矿区1∶5万与1∶5千高精度磁异常及1∶2千剖面ΔT曲线进行逐步解析,将磁异常与其所附地层进行对比分析,认为区内1∶5万与1∶5千磁异常磁异常反映明显,其形态、范围较一致,具有较好的重现性;从1∶5千磁异常东段三维反演出的磁性体的空间展布与钻探揭露出的矿(化)体的走向、倾向及厚度较一致,推出磁异常三维反演成果能够较好地指导找矿方向,是布置钻孔的重要依据。  相似文献   
142.
日前,从武汉钢铁(集团)获悉,被誉为“武钢粮仓”的大冶铁矿,新近又探明深部铁矿资源2300万吨,打破了大冶铁矿资源枯竭的论断。同时还发现了铜、金等矿藏资源,这将使这一被列为我国九大“危机矿山”之一的百年老矿,开采年限延长30-40年。  相似文献   
143.
本报讯2月4日,辽宁省葫芦岛虹京钼业有限公司经过7天激烈角逐,以3330万元的价格摘牌呼玛县兴隆沟——北西里铁矿区采矿权,高于起始价585万元。  相似文献   
144.
近年来,山东省齐河—禹城地区矽卡岩型铁矿找矿预测和科学研究工作取得了重大进展。山东省相关地勘单位在对该区地质—地球物理场和成矿规律研究的基础上,对李屯次级磁异常、大张次级磁异常、潘店次级磁异常成矿有利部位进行了异常查证工作;相继发现了"厚度较大、品位较高、分布集中"的矽卡岩型铁矿床,为系统研究该区地质特征、地球物理异常、铁矿成矿规律等提供了资料基础和勘查经验。该文通过对区域地质特征、矿区地质—地球物理特征及铁矿床特征分析,探讨了该区矽卡岩型铁矿的控矿要素及成矿后期构造运动对该区铁矿床的改造作用。在"三位一体"勘查区找矿预测理论的基础上,该次研究工作建立了包括成矿地质背景、成矿地质体、成矿构造、成矿作用特征标志、物探特征等方面的找矿预测地质模型;同时提出了研究区今后铁矿勘查工作中需重点解决的地质问题,以期促进今后相关地区矽卡岩型铁矿勘查工作。  相似文献   
145.
研究区为鲁西地区重要的成矿带——东平—汶上铁矿带,该铁矿带内已探明彭集、张家毛坦、化肥厂等多个大中型铁矿床,说明该成矿带具备优越的成矿地质条件及良好的找矿潜力。通过剖析近年来区内典型矿床的最新勘查成果,从矿床控矿地层、成矿时代、成矿物质来源、矿化阶段、矿体特征及物探异常等8个方面进行系统分析,开展了铁矿成矿规律研究;根据东平—汶上铁矿带的成矿时代、赋矿层位、含铁建造及岩石组合,结合成矿规律的分析,初步建立了"东汶式"铁矿床成矿模式。  相似文献   
146.
黄铁矿热电性是矿床学及深部地质找矿的重要研究内容之一,该方法多应用于金矿床的地质勘探,而在铜矿床勘探中应用较少.滇中和尚洞铜矿床属于中高温热液矿床,矿体宏观地质条件差异小,深部找矿难度大,本文对该矿床Ⅰ号矿体开展了黄铁矿热电性特征及深部找矿预测研究.结果表明,该矿床黄铁矿热电系数分布呈现多峰组合,矿体铜矿化强度与黄铁矿...  相似文献   
147.
张岱岳 《地质与勘探》2024,60(2):244-264
河北中关铁矿是“邯邢式”矽卡岩铁矿的代表矿床,本文将中关铁矿床成矿过程划分为5个阶段:干矽卡岩阶段、湿矽卡岩阶段、氧化物阶段、铁铜硫化物阶段和铅锌硫化物阶段。对湿矽卡岩阶段、氧化物阶段和铁铜硫化物阶段的金属矿物(包括黄铁矿、磁铁矿、赤铁矿等)开展电子探针测试,并且对这三个成矿阶段的代表性磁铁矿进行LA-ICP-MS微量元素测试,旨在查明中关铁矿床中Co的赋存状态以及在矿床不同成矿阶段的分布规律,探讨Co元素迁移演化-沉淀机制。研究结果表明,Co主要以类质同象的形式存在于黄铁矿中。不同成矿阶段的Co元素分布不均匀,氧化物阶段黄铁矿和磁铁矿中的Co含量最高,分别为0.12%~1.39%、41×10-6~76×10-6;铁铜硫化物阶段黄铁矿大量出现,且Co含量相对较高,为BDL~0.45%,同时期条带状磁铁矿为32×10-6~71×10-6,故此阶段为Co元素最主要的富集阶段。湿矽卡岩阶段为较高温、弱氧化条件,氧化物阶段温度逐渐降低,氧逸度增加,Co可能主要以CoCl42?形式络合迁移;铁铜硫化物阶段温度进一步降低,但还原性增加,Co可能主要以CoCl42?和Co(HS)+形式络合迁移。温度降低以及氧化还原条件的变化可能是控制Co沉淀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148.
采用镍硫火试金ICP-MS法分析了白马寨铜镍硫化物矿床矿石及其主要围岩铂族元素(PGE)含量,结果表明铂族元素总量(ΣPGE)普遍较低,且ΣPGE由矿床核部的块状矿石(78.15×10-9~555.92×10-9)向外围矿化橄榄岩(6.77×10-9~70.95×10-9)至辉长岩(3.02×10-9)逐步降低。煌斑岩脉岩的ΣPGE也较低,为6.86×10-9~17.03×10-9。ΣPGE与Ni含量呈明显的正相关。不同种类岩石和矿石的PGE原始地幔配分模式明显不同,块状矿石为Pt-Pd配分型,Ir较明显亏损;矿化橄榄岩配分曲线较平坦,IPGE和PPGE分异不明显,但均出现Ru正异常。辉长岩样品和煌斑岩PGE配分模式几乎一致,也均出现明显的Ru正异常。矿石和围岩的Cu/Pd值远高于原始地幔,表明原生岩浆发生了较强的硫化物熔离作用。块状富镍矿石的(Pt+Pd)/(Os+Ir+Ru)和Pd/Ir分别为138.24和24.7,指示其母岩浆为演化较为彻底的玄武质岩浆,而矿化橄榄岩的相应值分别为3.02和16.09,具有科马提质岩浆的特征参数,因此白马寨块状矿石和矿化橄榄岩之间可能没有成因联系。块状硫化物熔体侵位前,其母岩浆经历过长时间强烈的硫化物熔离作用,硫化物熔浆作为独立的侵入相而侵入于III号岩体核部。这个过程反映了峨眉山地幔柱尾部岩浆演化和成矿可能经历过高度的S饱和过程。白马寨矿床形成过程中可能受到地壳物质的混染。  相似文献   
149.
白云鄂博东矿(铁矿石)已属于轻度危机矿山,解决白云鄂博东矿的资源接续问题已迫在眉睫。依据老地质资料和生产过程中的新发现,参考多位矿床成因研究专家的成果,笔者等认为在白云鄂博东矿体深部及白云向斜核部探矿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150.
The absorption reactions of arsenite on Fe (hydro-)oxides are studied. The three absorbent types are Fe(OH)3 gel and two Fe (hydro-)oxides, in which the Fe(OH)3 gel was dried in a microwave oven under vacuum at 80℃. It is found that pH changes from 9.71 to 10.36 in 6 minutes after the Fe (OH)3 gel was mixed with NaAsO2 solution, as the arsenite replaces the OH- in goethite and Fe(OH)3. At the 40th minute after the start of the reaction, pH decreases, which is most probably because that the monodentate surface complex of absorbed arsenite has changed into mononuclear-bidentate complex and released proton. The decline in pH values indicates not the end of the absorption but a change in the reaction type. Temperature and dissolved gas has little effect on these two types of reactions. The total absorption of arsenite increases after the absorbent is irradiated with ultrasound, which also lead to difficulty in separating the solids from solution. The absorption capacity for arsenite of Fe(OH)3 gel dried in a microwave oven under vacuum is 53.18% and 17.22% respectively better than that of Fe (OH)3 gel and gel dried at 80℃. The possible reasons are that the water molecules in the gel vibrates with high frequency under the effect of microwave irradiation, thereby producing higher porosity and improved surface activity.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