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153篇
  免费   470篇
  国内免费   820篇
测绘学   51篇
大气科学   3篇
地球物理   83篇
地质学   2841篇
海洋学   125篇
综合类   275篇
自然地理   65篇
  2024年   24篇
  2023年   60篇
  2022年   68篇
  2021年   71篇
  2020年   69篇
  2019年   69篇
  2018年   61篇
  2017年   85篇
  2016年   101篇
  2015年   116篇
  2014年   206篇
  2013年   173篇
  2012年   218篇
  2011年   202篇
  2010年   140篇
  2009年   109篇
  2008年   120篇
  2007年   68篇
  2006年   87篇
  2005年   56篇
  2004年   51篇
  2003年   55篇
  2002年   47篇
  2001年   51篇
  2000年   61篇
  1999年   74篇
  1998年   109篇
  1997年   121篇
  1996年   139篇
  1995年   129篇
  1994年   72篇
  1993年   96篇
  1992年   78篇
  1991年   75篇
  1990年   55篇
  1989年   37篇
  1988年   19篇
  1987年   15篇
  1986年   7篇
  1985年   6篇
  1984年   2篇
  1983年   7篇
  1982年   3篇
  1981年   2篇
  1980年   6篇
  1979年   3篇
  1976年   3篇
  1958年   3篇
  1946年   3篇
  194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44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91.
鞍本太古代条带状铁建造(BIF)的稀土及微量元素特征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本区围岩和BIF具有完全相同的地球化学性质。BIF有低S、CO_2和Al_2O_3,特别低的TiO_2和Zr含量,其REE特征是低的∑REE含量和强的正Eu异常。推测鞍本地区的BIF属于晚太古代陆壳盆地内的化学沉积变质矿床。在沉积过程中,有极少量泥质组分加入,成矿物质与火山活动无明显关系。  相似文献   
992.
本区原岩建造是-套基性—酸性火山凝灰岩(主要)+铁硅质岩+沉积岩组合。整个层序反映了一个较完整的火山喷发沉积旋回。含铁建造与沉积旋回在时空和物源上存在着密切的成因联系。铁矿的形成及分布并非受控于某一种岩石,而是受控于火山喷发沉积旋回。本文从岩浆分异、火山活动、沉积作用及构造运动等的发生、发展、演化的角度较全面地分析了火山喷发沉积旋回的控矿作用。  相似文献   
993.
大厂矿田成矿条件及硫同位素体系的热力学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大厂矿田成矿的pH和fo2条件及硫同位素体系进行了热力学处理。计算表明,大厂矿田从成矿早期到晚期,成矿pH减小,氧化程度增大,硫的作用加强。硫是多来源的,但主要来自沉积围岩。成矿作用各阶段硫同位素组成基本保持恒定,表明成矿体系对硫是开放的,硫得到充分的供应。  相似文献   
994.
论成矿预测中的控矿构造型式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杨明桂 《江西地质》1989,3(3):199-207
  相似文献   
995.
中条山地区胡-篦型层控铜矿床角砾岩的特征及成因探讨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中条山铜矿区位于华北地台南缘,与胡-篦型层控铜矿床空间上紧密伴生。且广泛发育有一套角砾岩。根据角砾岩产状可分为两个层位,一是矿体底盘角砾岩,仅分布在老宝滩—店头一带,出露规模较大,基本不含矿;二是含矿层角砾岩,分布范围广,规模较小,矿化强烈。根据角砾岩和胶结物的成分及结构特征,笔者认为本区角砾岩是与海底热液喷气活动有关的热液沉积角砾岩。  相似文献   
996.
一个中生代的拉分盆地——宁芜盆地的形成及演化   总被引:17,自引:3,他引:17       下载免费PDF全文
姜波  徐嘉炜 《地质科学》1989,5(4):314-322
宁芜盆地是中国东部郯庐断裂系中沿方山—南陵左行剪切断裂发育的中生代拉分盆地,形成于晚侏罗世,消亡于晚白垩世。根据宁芜盆地的构造变动、沉积建造、火山及岩浆活动和成矿作用等特点,文中提出了宁芜拉分盆地的生成及演化模式,并将宁芜拉分盆地的发展分为:(1)萌芽期——盆地核;(2)年轻期——“S”型盆地;(3)成熟期——菱形盆地和(4)消亡期——最终发展四个演化阶段。宁芜拉分盆地以具有强烈的火山活动为特征,特别是“S”形盆地末期,由于碱性的中基性次火山岩的侵入,形成了宁芜地区重要的玢岩铁矿。宁芜拉分盆地的构造应力场随着盆地的发展而不断变化,总的变化趋势是盆地内的拉张区逐渐扩大,在最终发展阶段这种拉张作用已遍及整个盆地。数值模拟的结果表明,NNE—NE向的拉张应力比NWW—NW向的挤压应力大数倍,宁芜拉分盆地正是在这种强大的拉张应力作用下得以形成及发展的。  相似文献   
997.
沉积铁矿形成过程中的生物作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沉积赤铁矿和层控黄铁矿、菱铁矿的成矿过程中都离不开生物的作用。不同情况下,其表现形式不尽相同。生物的活动形成赤铁矿受层石、毒球状黄铁矿以及有机质的还原作用由赤铁矿转变为菱铁矿。
    冀西北宣龙地区铁质叠层石和铁质核形石同心纹层中普遍含有微体古植物化石,属于低等蓝藻类,形态以丝状体为主,部分为羽状体,它们直接地参与了铁的成矿作用。
     相似文献   
998.
基床系数的室内外测试方法分析与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目前规范中测试基床系数的方法进行了探讨和分析 ,指出其不合理性 ,在此基础上 ,展开对基床系数的室内测试方法的研究 ,最后给出两种较为简单实用的室内测试方法  相似文献   
999.
章对比了蒙库、阿巴宫、加尔巴斯岛等典型铁矿床的地质特征,并对其成因进行了综合分析,认为蒙库铁矿为火山沉积受变质改造成因、阿巴宫铁矿为矿浆贯入成因、加尔巴斯岛铁矿属接触交代型。结合成矿地质背景、航磁异常特征对找矿前景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1000.
袁涛 《地质找矿论丛》2004,19(12):88-92
新疆西天山富铁矿成矿带位于伊犁板块东端,火山岛弧带弧间断陷盆内。章详述了莫托沙拉铁(锰)矿床、式可布台铁矿床的地质特征,讨论了矿床成矿机制,对矿床的共性和个性进行了对比。认为铁质来源于海相火山喷气,海解萃取,高密度流体运移,同生断裂提供热液,贮矿盆地下陷接受沉积,最终呈向斜构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