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824篇
  免费   741篇
  国内免费   1206篇
测绘学   508篇
大气科学   386篇
地球物理   503篇
地质学   2462篇
海洋学   562篇
天文学   37篇
综合类   161篇
自然地理   152篇
  2024年   33篇
  2023年   134篇
  2022年   172篇
  2021年   159篇
  2020年   162篇
  2019年   191篇
  2018年   142篇
  2017年   124篇
  2016年   136篇
  2015年   164篇
  2014年   198篇
  2013年   190篇
  2012年   191篇
  2011年   227篇
  2010年   191篇
  2009年   177篇
  2008年   146篇
  2007年   162篇
  2006年   167篇
  2005年   139篇
  2004年   139篇
  2003年   149篇
  2002年   154篇
  2001年   127篇
  2000年   101篇
  1999年   110篇
  1998年   106篇
  1997年   111篇
  1996年   95篇
  1995年   90篇
  1994年   78篇
  1993年   69篇
  1992年   52篇
  1991年   28篇
  1990年   40篇
  1989年   34篇
  1988年   10篇
  1987年   12篇
  1986年   4篇
  1985年   8篇
  1984年   8篇
  1982年   4篇
  1981年   3篇
  1980年   3篇
  1979年   6篇
  1958年   2篇
  1949年   2篇
  1948年   4篇
  1942年   5篇
  192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77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2 毫秒
121.
山西龙泉关韧性剪切带新认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龙泉关韧性剪切带位于山西、河北两省分水岭两侧的狭长地区内,全长约100km,宽2~14km,总体呈北北东向带状展布。据其变形特征在横、纵向上的明显变化,可分北、中、南三段:北段由眼球状片麻岩、长英质糜棱岩及构造透镜体组成,片麻岩中发育各类旋转碎斑构造,指示上盘(西盘)左旋剪切;中段由强直片麻岩组成,发育平直的片麻理及矿物拉伸线理,为S—L构造岩;南段由一系列线状强变形带及所挟持包绕的弱应变域所组成,变形岩石发育条带状、杆状构造。该剪切带内含有不同时期的变质岩系,主体为中太古代阜平期变质岩系,其构造形迹为一多期多相叠加的韧性剪切带;五台早期表现为伸展型近水平韧性剪切变形,是五台海盆早期扩张或裂解阶段的直观反映;吕梁期韧性剪切变形表现为逆冲推覆型。其形成及构造演化是区内早前寒武纪地质演化的缩影。  相似文献   
122.
辽西医巫闾山地区中生代两期韧性变形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医巫闾山地区的韧性剪切构造是中生代两期韧性变形作用的产物。早期韧性变形中a线理发育,线理走向和糜棱面理走向基本一致,线理在xy面上的侧伏角绝大多数<30°;该期韧性变形是以左行走滑运动为主。晚期韧性变形中a线理发育,线理倾伏向和糜棱岩中糜棱面理倾向相近,线理在xy面上侧伏角主要在45°~90°之间;该期韧性变形是伸展作用的产物。医巫闾山中生代两期韧性剪切变形作用表明,在侏罗纪至早白垩世期间辽西地区不仅发生了强烈挤压推覆作用和伸展作用,也发生了大规模左行走滑作用。该韧性变形作用的发现对进一步研究辽西中生代的构造演化序列、期次和构造格架转换等问题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23.
阐述了我国水文水资源研究的发展阶段,面临的主要问题,以及当前研究中的热点问题。以新疆地区为例,对干旱区内陆河流域的水文水资源研究方向作了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124.
辽西地区是中国中生代火山岩主要分布区之一。义县组分为4个岩性段。义县火山旋回可分为4个亚旋回。第一亚旋回分为4个小旋回。从早期至晚期,义县旋回火山岩逐渐由基性向中基性、中性和酸性演化,火山岩岩石组合为基性岩-中性岩-酸性岩组合,从北票-义县,火山活动显示了由老到新的迁移性。主要氧化物关系表明岩石的SiO2与K2O呈正相关,SiO2与MgO、CaO、FeO Fe2O3呈负相关。TAS图解反映了火山岩较高碱度的总体特征,硅-碱关系图和AFM图解反映了火山岩属于亚碱性系列中的钙碱性系列岩石,在SiO2-K2O关系图上,绝大部分样品落于高钾钙碱性系列区内,少量落于钾玄岩系列区,因此义县旋回火山岩以高钾钙碱性系列岩石为主,部分为钾玄岩系列,表明岩石富钾。义县旋回火山岩具有大陆板内火山岩的基本特征。  相似文献   
125.
126.
针对鄂北工区30521HB井队频发的G-105钻杆失效事故进行了分析和研究。钻具失效的主要原因是由于钻杆内壁未采用内涂层以及钻具的偏磨及氧腐蚀穿孔而造成。  相似文献   
127.
介绍了Windows CE的特点,阐述了如何利用面向对象的思想,多线程的程序设计方法实现PDA和GPS OEM板的通信。该通讯方法适用于PDA与其它设备进行串口通信。  相似文献   
128.
为了防止计算机病毒的干扰,保证基础气象业务的正常运行,阳泉市气象局的局域网分为内网和外网,内网上的计算机用于基础气象业务,外网上的计算机都可以上互连网。为了方便内外网的信息交换,在内外网之间安装一台计算机,运行内外网中转程序,使内外网的文件基本达到同步更新。这样既保证了内网上的计算机运行稳定,又满足了外网上的计算机对内网上气象信息的需求。  相似文献   
129.
若遇人工影响天气高炮射击不发火时,首先关闭保险,打高炮身,人员撤离炮位.一般情况下,至少停3分钟,以防膛内炮弹迟发火而出意外.待观察确无险情后,再退出压弹机内的炮弹.然后,进一步确定炮膛内究竟是不发火的炮弹,还是没有退出的药筒.具体方法为:将洗把杆连接好,使其紧贴并平行于身管.再从身管后端面向前量出一发炮弹的长度,并做一标记.  相似文献   
130.
介绍并讨论了现代地震学时期发生的最大大陆板内地震的1000多次余震的空间分布。其数据是由8台便携式数字测震仪组成的台网在主震后17天开始用3周时间记录的。我们已计算了高质量的单一事件位置,所基于的是由这个地区震级为2-5 的地震确定的一维速度模型。余震定位揭示出活动集中在一个近东走向的向南倾斜的面上,呈梯形分布。活动带沿走向逐渐变短,从深度约为5 km的浅部长度约为45 km到 35 km的深度不足25 km。整个破裂区面积约为1300 km2。我们估计主震的静态应力降为16±2 MPa。余震扩展到几乎整个地壳,集中在10 km深的上地壳,和约26 km 深的下地克。断层破裂没有在地表出露,也不知道它在2001地震前是否是活断层。余震数据与布季主震一致,主震是由夭折裂谷的拉张作用形成的断层在收缩过程中的重新激活引起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