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206篇
  免费   1901篇
  国内免费   2406篇
测绘学   1004篇
大气科学   568篇
地球物理   1672篇
地质学   6168篇
海洋学   1149篇
天文学   68篇
综合类   452篇
自然地理   432篇
  2024年   77篇
  2023年   255篇
  2022年   329篇
  2021年   345篇
  2020年   276篇
  2019年   365篇
  2018年   268篇
  2017年   295篇
  2016年   307篇
  2015年   368篇
  2014年   495篇
  2013年   458篇
  2012年   507篇
  2011年   531篇
  2010年   398篇
  2009年   461篇
  2008年   426篇
  2007年   481篇
  2006年   515篇
  2005年   432篇
  2004年   403篇
  2003年   342篇
  2002年   331篇
  2001年   329篇
  2000年   295篇
  1999年   262篇
  1998年   264篇
  1997年   234篇
  1996年   244篇
  1995年   246篇
  1994年   216篇
  1993年   162篇
  1992年   133篇
  1991年   100篇
  1990年   100篇
  1989年   83篇
  1988年   29篇
  1987年   31篇
  1986年   10篇
  1985年   15篇
  1984年   12篇
  1983年   6篇
  1982年   14篇
  1981年   6篇
  1980年   8篇
  1979年   8篇
  1975年   4篇
  1948年   4篇
  1942年   5篇
  1941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41.
《海洋地质》2003,(4):39-44,67
西非地区外缘为被动大陆边缘。同时是稳定坳陷带。陆缘展布一些延仲到大西洋深水区的沉积盆地:几内亚湾盆地、宽札河-喀麦隆盆地和纳米比亚盆地。这些地区的含油气盆地在地质发展史和构造-地层演化方面有着许多共性。盆地沉积成分可以羽分为三个结构层,层问通常是不整合或大的沉积间断。下层属裂谷的沉积岩系。多半是大陆相晚侏罗和亚普第期的红色杂岩;中结构层为晚白垩-古新世的碳酸岩组和陆源碳酸岩组;上结构层属于中新世和更年轻时代的覆盖陆架和大部分陆坡的沉积层。该区总共揭示的地层记录超过3.1亿年。其中约一半埋藏在深水区。即陆坡900~3000m水深处。晚白垩世和中古新世沉积层被认作生油岩系。巨厚的碳氢化物堆积出露于深水扇或浊流层中。渐新-中新世和亚普第一赛诺曼期的储集层具有极好的孔隙度-达30%和高渗透性(达3~4达西)油气藏为多层的并显现为地层圈构造遮挡及组合构造圈闭,调查研究表明。所有的开采趋势向北至尼日利亚深水区。向南到南非共和国。但是。这种趋势向北在尼日利亚海域并未连续。反而延忡到北非和西北非的深水部分,塞内加尔、毛里搭尼亚和摩洛哥水域。  相似文献   
42.
43.
44.
南海南部大陆架的残留沉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了南海南部大陆架的残留沉积物的粒度、石英砂表面结构特征、生物分布等,并指出残留沉积普遍遭受改造。按其早期的形成环境差异和改造作用不同,划分出加里曼丹-巴拉望残留沉积区和亚南巴斯-纳土纳残留沉积区。  相似文献   
45.
46.
47.
双层局部开孔板沉箱对波浪反射的理论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提出了一种用于研究由双层开孔板和一个不透水后板的开孔结构对斜向波反射率的理论分析方法。整个流域被分成三个子域,在每个子域内应用特征函数展开法以得到该域内包含未知展开系数的势函数的表达式,在速度势的展开中,考虑了非传播模态波浪的影响。通过匹配开孔板处的边界条件可以求解待定的展开系数,继而求解双层开孔板防波堤结构对斜向波的反射率。数值计算结果与试验结果进行了比较,符合较好。并进一步讨论了几个重要因素对反射系数的影响。  相似文献   
48.
台湾近海碰撞带内水合物BSR分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偏移后的6道和120道反射剖面,在台湾近海增生柱内误别出似海底反射层(BSR),BSR具反极性,并随水深增加,BSR在海底浅层地层深度加大,说明BSR可作为甲烷水合物稳定域底界的标志。BSR位于台湾造山带及中国大陆边缘剥蚀沉积物区内,沉积物富含有机质,因此可提供甲 烷气体,在该区的北部陆地存在气苗也暗示这些地层内存在的甲烷。BSR具体发育在背斜脊部,泥火山,指示甲烷气迁移并圈闭。背斜内近期海底上隆可减少孔隙压力,因此水合物分解释放游离气,从而增强了BSR处的声波阻抗差。在海底峡谷区明显缺乏BSR,在背斜内的BSR之下发现“平点”,说明孔隙空间充填水合物后降低沉积物的渗透率,故增强了圈闭游离气。我们估算了台湾南部附近BSR深度和分布范围,面积超过77000km^2,特别是在潮海沟一侧增生柱斜坡之下大约30%-60%的地区有BSR,即使水深相近,增生柱海沟-侧(西边)的BSR深度比向弧一侧(东边)的浅,说明沿尼拉海沟沉积物加积并脱水,使流体从深部向浅部流动,地温梯度增高。  相似文献   
49.
Based on the dynamic theories of water waves and Mindlin plates,the analytic solution of interaction between surface waves and two-dimensional floating elastic plates with edge-restraint is constructed by use of the Wiener-Hopf technique.Firstly,without regard for elastic edge restraint,the wave-induced responses of elastic floating plate analyzed by the present method are in good agreement with the results from literature and experimental results.Therefore,it can be shown that the present method is valid.Secondly,three end-restraint cases(i.e.,the left-end elastic restraints,the both-end elastic restraints,and the right-end elastic restraints)are proposed to reduce the vibration of floating plates,in which the spring is used to connect the sea bottom and the floating plate's left(or right)edge.The relations between the spring stiffness and the parameters of wave-induced responses of floating plates are discussed.Moreover,the effective method to reduce the vibration of floating elastic plates can be obtained through comparison.  相似文献   
50.
渤、黄、东海内潮的数值模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全球的海洋中,中国东海和临近海域是最显著的内潮生成地之一。本文采用NODC(Levitus) World Ocean Atlas 1998提供的季平均温、盐资料,计算海水的密度,并计算垂向密度梯度的最大值点,得到一个较符合海水实际的密度分层。使用三维非线性数值模型(将海洋分为2层)研究了潮汐(M2,S2,K1,O1分潮)作用下渤黄东海的内潮,揭示了整个海区内潮起伏的空间分布,结果发现大振幅的波动均发生在台湾东北(冲绳海槽)海域和中国近海地形突变之处,其中前者更显著。对于各分潮模拟得到的表面潮与TOPEX/Poseidon高度计资料基本一致。研究结果表明上层海水的深度和厚度的梯度对内潮有一定的影响;冬季分布区域比夏季小,强度比夏季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