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74篇
  免费   182篇
  国内免费   332篇
测绘学   85篇
大气科学   19篇
地球物理   231篇
地质学   905篇
海洋学   138篇
天文学   14篇
综合类   52篇
自然地理   44篇
  2024年   10篇
  2023年   38篇
  2022年   50篇
  2021年   34篇
  2020年   47篇
  2019年   50篇
  2018年   38篇
  2017年   35篇
  2016年   37篇
  2015年   34篇
  2014年   56篇
  2013年   66篇
  2012年   59篇
  2011年   73篇
  2010年   48篇
  2009年   45篇
  2008年   38篇
  2007年   47篇
  2006年   50篇
  2005年   49篇
  2004年   50篇
  2003年   53篇
  2002年   36篇
  2001年   46篇
  2000年   33篇
  1999年   39篇
  1998年   52篇
  1997年   34篇
  1996年   35篇
  1995年   29篇
  1994年   38篇
  1993年   22篇
  1992年   23篇
  1991年   21篇
  1990年   20篇
  1989年   15篇
  1987年   5篇
  1985年   4篇
  1981年   3篇
  1980年   2篇
  1979年   5篇
  1978年   2篇
  1958年   2篇
  1955年   1篇
  1949年   2篇
  1948年   2篇
  1946年   1篇
  1944年   1篇
  1942年   2篇
  194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8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81.
华北地台南缘燕山期花岗斑岩类小岩体形成于大陆板内环境,它具有类似岛弧—活动大陆边缘钙碱系列岩石地球化学特征,其成分在空间上呈现极性特征。本文探讨了这种成分极性与中、新生代俯冲带花岗岩类的可比性,并根据锶、钕同位素资料揭示成岩物质的可能来源及造成成分空间变化的可能原因。  相似文献   
82.
83.
84.
85.
本文使用热等离子体模型,研究了电磁波和电声波在具有非均匀电子密度剖面和非均匀速度剖面等离子体层中,斜入射波的非相对论性的传播过程,求得了传播方程边值问题的数值解。同时讨论了由于引入等离子体运动速度V0以后对截止频率和可传播角度的影响。  相似文献   
86.
武昌电离层E-F谷区白天变化形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本文利用文献[4]的分析程序对武昌地区三年共300多张频高图作了剖面换算和统计分析,得出白天E-F谷区电离的基本形态并发现一些新的变化特征;对分析结果的可能原因提出了讨论。  相似文献   
87.
板溪群和莲沱组对比问题与震旦/前震旦界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林树基 《贵州地质》1995,12(1):23-29
本文讨论了我国地学界长期争论的板溪群与莲沱组对比及有关的震旦/前震旦界限等问题。指出:莲沱组与板溪群不是同时异相,而是上下关系;莲沱组可以和富禄组中下部对比。“大塘坡间冰期”不相当于富禄间冰期,而只相当于富禄间冰期末的一段温暖期;长安冰期不能对比于“古城冰期”,后者只相当于富禄间冰期晚期的一个冰阶段。震旦/前震旦界限不应当置于莲沱组之底,而应在长安组和板溪群及其相当岩群之间。同时提出,在黔桂地区建立我国与国际前寒武划分新案中的Cryogenian对应的单位层型是完全可能的。  相似文献   
88.
通过近几年专业气象服务实践和对部分林业生产单位的走访调查,总结出影响大兴安岭地区冬季木材运输的主要气象灾害,并提出相应的防御措施,供林业部门参考。  相似文献   
89.
43年来云南地震活动对水旱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2,他引:3  
郭维栋  汤懋苍 《高原气象》1995,14(3):373-378
本文利用1951-1993年降水、地震资料,分析了云南省及其邻域的地震与汛期降水的相互关系。发现不同地质构造区域的地震对降水的影响明显不同,得到板内地震多为“湿震”,板缘地震多为“干震”的结论,并通过分析特定时段和区域的资料进一步证明了上述结论。最后还讨论了板内、板缘地震与水旱相联系的内在机制。  相似文献   
90.
板内强震蕴震过程中地形变图象及模式的研究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下载免费PDF全文
杨国华  桂昆长 《地震学报》1995,17(2):156-163
对华北地块内的邢台、海城、唐山、大同等强震的地壳垂直形变资料进行了处理、分析与研究.结果表明,在强震蕴育过程中伴随有一定的地形变演化:① 形变异常半径大、范围广;② 有场有源,源于场中,场源分明;③ 演化过程为场区由常态运动-异态运动(即场兆开始形成)-源区异态运动明显突出-源外场区异常程度增大-源区处于僵化运动-发震;④ 特殊图象分布区(可能多为四象限分布)、先活后僵区及震源区往往是同一区域;⑤ 当明显活化区内有明显僵化区时是临震的震兆特征;⑥ 地形变异常,尤其是源区的僵化运动愈长,则震级可能就愈大.上述这些可能是板内强震蕴震过程中地壳垂直形变的基本模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