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272篇
  免费   1529篇
  国内免费   2178篇
测绘学   158篇
大气科学   48篇
地球物理   1123篇
地质学   7322篇
海洋学   709篇
天文学   357篇
综合类   458篇
自然地理   804篇
  2024年   98篇
  2023年   283篇
  2022年   402篇
  2021年   383篇
  2020年   320篇
  2019年   366篇
  2018年   245篇
  2017年   266篇
  2016年   275篇
  2015年   317篇
  2014年   441篇
  2013年   370篇
  2012年   393篇
  2011年   416篇
  2010年   340篇
  2009年   352篇
  2008年   361篇
  2007年   281篇
  2006年   321篇
  2005年   322篇
  2004年   332篇
  2003年   285篇
  2002年   268篇
  2001年   308篇
  2000年   318篇
  1999年   313篇
  1998年   329篇
  1997年   324篇
  1996年   323篇
  1995年   301篇
  1994年   275篇
  1993年   210篇
  1992年   259篇
  1991年   228篇
  1990年   126篇
  1989年   109篇
  1988年   29篇
  1987年   28篇
  1986年   10篇
  1985年   3篇
  1984年   5篇
  1983年   6篇
  1982年   4篇
  1981年   7篇
  1980年   6篇
  1979年   5篇
  1975年   3篇
  1954年   4篇
  1950年   3篇
  1949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81.
通过对山东巨野煤田煤系地层之岩性、沉积构造、古生物特征、测井曲线、微量元素及粒度概率曲线等资料的综合分析,认为该煤田早二叠世时处于以河控作用为主,兼受潮汐作用影响的浅水三角洲环境。沉积环境经历了水下三角洲平原、边缘三角洲潮汐平原、边缘三角洲沼泽平原、下三角洲平原、上三角洲平原五个沉积阶段,总体构成了一个进积序列,反映了由浅海相→过渡相→陆相的沉积演化过程。  相似文献   
982.
通过对155个铸体薄片的详细观察,并对每个薄片进行了点计分析,结合扫描电镜、电于探针和X衍射等分析结果,详细研究了鄂尔多斯盆地乌兰格尔隆起南坡三叠系石盒子组储集层的成岩孔隙特征,并且分析了影响孔隙演化的各种因素.在此基础上,利用点计分析结果定量一半定量研究了本区三种不同类型储集砂体的孔隙演化历程,指出富含石英的砂岩为本区相对较好的储集岩类.  相似文献   
983.
河南省区域地质概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河南省大地构造跨华北、华南两大板块,属于华北陆块、北秦岭褶皱带、南秦岭褶皱带。地层发育,古生物化石丰富,各期岩浆活动频繁,地质构造复杂。在地壳演化历史中可分为3个阶段,即太古代—中元古代为前造山阶段,晚元古代—三叠纪为主造山阶段,侏罗—白垩纪为后造山阶段。  相似文献   
984.
蔓箐沟地区石榴基性麻粒岩发育多期变质反应结构。矿物组合演化可划分三个阶段:①峰期阶段(M1),以包裹于石榴石中的Opx+Cpx±Hb+Pl±Qz和由Gt+Opx+Cpx±Hb+Pl±Qz组成基质矿物组合为代表;②退变早期近等温减压阶段(M2),形成蠕虫状后成合晶Opx+Hb+Pl±Mt;③退变晚期阶段(M3),则形成细粒、黄绿色Hb+中酸性Pl的较低温组合。并揭示该区石榴基性麻粒岩从中下部地壳的麻粒岩相变质,到快速抬升至中浅部地壳发生的近等温减压及晚期降温退变的复杂pT演化历史。  相似文献   
985.
通过对比中国长白山区和朝鲜白头山区新生代火山岩系的层序和同位素年代学资料,首次编制出中朝边境地区新生代火山岩系分布图和新生代火山喷发阶段对比表。其岩石化学和地球化学演化趋势表明,该区新生代火山完全有可能再次喷发。  相似文献   
986.
十万大山地区构造演化和含油气评价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十万大山盆地地构造演化过程为:在华夏被动大陆边缘发育的弧间洋盆基础上,经东吴、印支和燕山期碰撞造山运动,形成晚古生代-中生代前陆盆地,又经过短暂的弧后陆内裂谷阶段,形成了喜马拉雅期右列张扭性盆地。共原型盆地经历了镀嵌、交错、披盖、再镶、交错、披盖、再镶嵌等四个叠置过程。其构造发展由正反转向负反转变化,以多次构造运动叠加后保留的基底部分卷入的冲断-推覆构造形成占主导,并发育典型的楔状前陆盆地、斜坡带  相似文献   
987.
通过14件高温高压实验样品及其原样的电子顺磁共振研究,论述了温度、压力、应力、应变速率和应变强度等是影响变形煤化学结构演化的重要因素,但在不同的煤级中和不同的实验条件下,各因素所起的作用是不同的。变形煤EPR参数的演化与镜质组反射率的变化密切相关,并且具有较好的规律性。说明镜质组反射率是煤化学结构演化的外在反映,是煤田构造研究中极为重要的标志物之一。  相似文献   
988.
鲁西茌平背斜构造带被夹持在东侧寿张凹降和西侧监清坳陷的莘县凹陷之间,处于“凹中之隆”的有利勘探位置。该构造带的演化受西侧兰聊断裂活动的严格控制,晚三叠世,该断裂的产生接开背斜带演化的序幕。兰聊断裂的燕山期具右旋平移性质,使区内北北东向次级正断层发育,构造带基本定型。该带是相邻两凹限油气运移的主要指向地区,两凹陷内含下古生界开阔(局限)海相烃源岩和上古生界煤系源岩;带内下古生介顶部风化壳为良好储层;  相似文献   
989.
前陆及前陆盆地的概念历来有多种定义,这些概念应用于中国中西部时有混乱,建议采用“复活前陆盆地”一词,前陆盆地内部结构单元包括活动翼,前渊(或称深坳陷)稳定前陆斜坡和前隆,这四部分有成因联系,研究中应纳入一个前陆系统进行分析,以国外和中国中西部的多个盆地实例阐述了正确认识和鉴定前陆盆地的内部结构,前渊迁移,空间上沉积楔形态及含油气性等重要特征是对前陆盆地含油气评价和选区评价的前提。提出当今准噶尔盆地  相似文献   
990.
江苏大地构造研究与展望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潘明宝 《地质学刊》1998,22(A12):12-16
回顾了江苏大地构造研究历史,概述了江苏大地构造位置,分区,性质,根据各地质单元地质特征,初步探讨了江苏大地构造演化过程,指出了江苏大地构造研究尚存在的问题和今后进行方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