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9篇
  免费   17篇
  国内免费   41篇
地球物理   3篇
地质学   113篇
海洋学   1篇
综合类   4篇
自然地理   6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8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4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6篇
  1993年   1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4篇
  1989年   6篇
  1985年   1篇
  1949年   3篇
  1948年   2篇
  1945年   1篇
  1944年   2篇
  1943年   2篇
  1941年   1篇
  193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1.
李树勋 《地质论评》1943,8(Z1):158-158
山唐西南距夏河县城五十馀里,位于沟谷之旁,两侧皆山,嵯峨突屼者为二叠纪石灰岩建造,其平滑如缕者则系泥盆纪及石炭二叠纪之板状页岩,板岩及千枚状页岩,泥盆纪岩层恒  相似文献   
52.
李希勣 《地质论评》1949,14(Z2):163-170
甲地层 (一)前寒武纪地层有下震旦纪之昆阳系板岩及上震旦纪灯影石灰岩,前者出现於普渡河以西各背斜轴中,尤以罗次城边之东山较为  相似文献   
53.
德尔尼大型钴铜矿床是一个以海底喷流-沉积成矿为主体,以后期叠加成矿为特色的复合成矿作用的矿床.通过岩类学、岩石化学把德尔尼地区出露的"碳质板岩"分为两类,即含碳铝硅质板岩和含碳铁硅质岩,而后者为热水沉积岩.基于这种热水沉积岩业已成矿,因此是德尔尼矿床成矿作用的一部分产物.  相似文献   
54.
利用粉煤灰制备高强矿物聚合材料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14,自引:2,他引:12  
以粉煤灰和内蒙古白云鄂博的富钾板岩提钾后的硅铝质滤渣为粉体原料,标准砂为骨料,采用振动成型方法,在90 ℃下养护24 h,制备了矿物聚合材料。实验结果显示:制品的7 d饱水抗压强度达78.5 MPa,28 d饱水抗压强度可达89.0 MPa;制品的含水率和吸水率分别为5.3%和15.0%;在20 ℃下,制品在浓度为1.0 mol/L的硫酸溶液中浸泡24 h,其质量损失率为2.1%。以制品的抗压强度为指标,研究了主要因素(提钾滤渣比例、固液质量比、硅酸钠含量和标准砂含量)对制品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干燥的提钾滤渣在粉体物料中的比例对制品的力学性能影响最大;硅酸钠水玻璃在液相中的比例约为70%,且标准砂占固相的比例为70%左右时,可制得力学性能良好的矿物聚合材料。矿物聚合材料的固结过程为:硅铝质原料在碱硅酸盐溶液中先分解为铝硅酸盐低聚体,低聚体再通过脱羟基聚合反应生成铝硅酸盐胶体相,进一步形成由[SiO4]4- 和[AlO4]5-四面体相互连接的具有三维网络结构的矿物聚合材料基体相,从而赋予制品良好的力学性能。  相似文献   
55.
德尔尼地区的"炭质(砂)板岩"是一个使用了30多年的岩石名称,前人把这类岩石当作与成矿并无任何关系的一种沉积岩。本次工作发现并证实这类岩石进一步可分为2种:一种为陆源碎屑岩,即正常沉积岩——炭质(砂)板岩,与成矿无直接关系;另一种为海底喷流作用形成的一种喷流岩——铁硅质岩。由此推断德尔尼大型铜(钴)矿床,是一个以海底喷流-沉积成矿为主体的后期有叠加成矿的多期成矿作用形成的矿床。这在德尔尼地区寻找该类矿床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56.
对西藏山南地区雅鲁藏布江以南的上三叠统复理石郎杰学群进行了野外地质调查,完成了14条地质路线调查和65个点的观测,重点统计了露头观测点陆源碎屑岩各种岩性的厚度。根据不同岩性(反映粒度大小)的厚度统计对每个观察点上的砂岩与(粉砂质)板岩厚度的比例进行了计算,将砂岩/板岩比值投点到平面图上,编绘出不同层位的砂岩/板岩比值等值线图。结果表明,绝大部分层位的砂岩/板岩比值呈现由北向南变小的变化,反映了向南粒度变细的趋势;这一变化趋势与过去发表的由北而南古水流格局所反映的物源来源具有相同涵义,进一步支持并夯实了郎杰学群系北部来源而非印度大陆(特提斯喜马拉雅)来源的科学认识。物源来源和东西部砂岩/板岩比值的大小差异还暗示郎杰学群至少有两个主流物源方向和两个叠合的海底扇沉积体系。  相似文献   
57.
软板岩膨胀特性试验及微观机制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左清军  吴立  袁青 《岩土力学》2014,35(4):986-990
针对软板岩内部特殊的构造及其遇水膨胀的特点,以湖南省怀化芷江地区的板岩为例,选取14组岩样分别进行矿物成分、微观结构测试和侧向约束膨胀试验,研究软质板岩的膨胀特性及其微观机制。结果表明:软质板岩侧向约束膨胀率与吸水时间之间呈指数函数关系,在试验早期,侧向约束膨胀率随吸水时间的延长而增大,且增长速率较快,侧向约束膨胀率-吸水时间关系曲线较陡;在试验后期,侧向约束膨胀率趋于稳定,侧向约束膨胀率-吸水时间关系曲线由陡变缓。侧向约束膨胀率随着吸水率的增长呈乘幂函数关系增长,在试验早期增长较快,而后增长速率变小,直至最后趋于稳定。轴向膨胀率随轴向荷载的增加呈负对数函数减小,初期减小幅度较大,后期逐渐变低。结构面方向和试样轴向的夹角α在区间[0°,90°]之间变化时,极限侧向约束膨胀率随着夹角α的增大而减小。  相似文献   
58.
Abundant conodont elements have been recovered from the Hwajeol Formation, to allow five zones to be erected: Proconodontus, Eoconodontus notchpeakensis, Cambrooistodus minutus, Cordylodus proavus, and Fryxellodontus inornatus-Monocostodus sevierensis-Semiacontiodus lavadamensis zones, in ascending order. More confident biozones are recognized in the Sesong Slate and lower Hwajeol Formation in the Makgol section, a part of the southern limb of the Baekunsan syncline, Taebaeksan Basin, Korea, especially focusing on the conodont biostratigraphic boundary of two units, and the subdivision potential of the previous "Proconodontus Zone", lowermost biozone of the Hwajeol Formation. Similarly, only a few conodont elements recovered from upper 14.5 m interval, namely the Furongian portion of the Sesong Slate, in the Makgol section did not allow erection of a biozone. Nevertheless, this part of the unit plus the basal 2.5 m interval of the Hwajeol Formation is characterized by the occurrence of Prooneotodus rotundatus(Druce and Jones), Teridontus nakamurai(Nogami), Phakelodus elongatus(An) and Phakelodus tenuis Müller. This interval marks the early Furongian "Prooneotodus rotundatus Zone". The rest of the measured section yielded relatively abundant conodonts, so three conodont biozones are proposed, based on the successive appearance of key species: Proconodontus tenuiserratus, Proconodontus posterocostatus, and Proconodontus muelleri zones, in ascending order, and thus allowing subdivision of the previous "Proconodontus Zone". The four conodont biozones are correlated with the relevant biozones of North and South China, and North America.  相似文献   
59.
简要介绍小街乡大岩棚地区含铜地层的分布范围、产出状态;岩石地球化学特征、元素分布规律;构造;热液蚀变的发育特征及铜矿化的分布规律、分布特征、矿石物质成分、铜的存在形式等。建立了成矿模式,总结了铜矿化与围岩、构造、蚀变之间的关系,划分了不同的矿化类型;在此基础上,对铜矿成因进行了概略分析。  相似文献   
60.
雪峰山隧道砂板岩各向异性力学特性的试验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高春玉  徐进  李忠洪  邓建辉 《岩土力学》2011,32(5):1360-1364
利用MTS815 Flex GT岩石力学试验系统,对雪峰山隧道围岩中的砂板岩开展单轴和三轴试验,研究这种砂板岩中的细微层理对岩石变形特性、强度特性及其参数的影响,结果表明:岩石力学特性的各向异性特征显著。层理面与轴向力夹角0°时应力-应变曲线呈不稳定破裂特征,破坏面沿层理面方向发育;夹角90°时曲线呈峰后迅速软化特征,破坏面为对角贯通性剪切破坏。单轴试验中夹角0°的抗压强度比夹角90°高出约20%,弹性模量和变形模量比夹角90°分别约大50%和80%。三轴试验中2种夹角情况破坏时主应力差 相近,夹角0°的弹性模量和变形模量分别比夹角90°时约大6%和20%,围压对砂板岩的各向异性特征有弱化效应。这些结论揭示了该砂板岩各向异性的力学特性,对解决工程实际问题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