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22篇
  免费   86篇
  国内免费   51篇
测绘学   233篇
大气科学   18篇
地球物理   117篇
地质学   141篇
海洋学   58篇
天文学   13篇
综合类   28篇
自然地理   51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19篇
  2022年   13篇
  2021年   33篇
  2020年   18篇
  2019年   38篇
  2018年   29篇
  2017年   20篇
  2016年   26篇
  2015年   31篇
  2014年   54篇
  2013年   45篇
  2012年   47篇
  2011年   30篇
  2010年   28篇
  2009年   31篇
  2008年   21篇
  2007年   10篇
  2006年   14篇
  2005年   15篇
  2004年   13篇
  2003年   15篇
  2002年   13篇
  2001年   12篇
  2000年   8篇
  1999年   7篇
  1998年   8篇
  1997年   5篇
  1996年   9篇
  1995年   6篇
  1994年   5篇
  1993年   2篇
  1991年   5篇
  1990年   8篇
  1989年   4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1篇
  1979年   1篇
  1977年   1篇
  1975年   1篇
  1973年   1篇
  1959年   1篇
  1958年   2篇
  195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5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621.
邓少平  孙盛 《测绘科学》2021,46(7):120-127
针对近年来极化SAR影像深度学习分类研究取得了显著的进展,但仍缺少全面系统的对比分析问题,该文首先讨论了极化SAR处理与分类中常用的深度学习网络结构,然后使用极化SAR分类研究的典型数据集,对多个主要深度学习算法的分类结果进行了对比分析,并对常用极化目标分解在深度学习分类算法中的应用进行了对比.实验表明,各类算法有不同的适用场景,同一场景不同算法的精度有时表现很大的差异.深度网络的选择、网络参数的优化和极化信息的应用依旧是该领域未来重点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622.
针对面向对象的PolSAR影像分类中"维数灾难"的问题,该文提出过滤式与封装式联合的特征选择方法.该方法利用ReliefF算法和增益率评估模型作为特征过滤器剔除与分类相关性小的特征,采用CART算法进一步对剩余特征进行筛选,获得最优特征子集进行分类,并和Wishart监督分类、不进行ReliefF算法与增益率评估模型特征提取的分类方法进行比较.以GF-3影像数据为例进行实验,结果表明,本方法在时间成本和分类精度上较其他两种方法都有显著提高,验证了该算法在面向对象土地利用分类中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623.
相位激电法和时间域激电法都是以岩(矿)石的激发极化效应为基础的,极化相位和视极化率都是对岩(矿)石激发极化效应强弱的反映。这里通过数值模拟和矿区实测数据的分析,表明两者对可极化体激电效应的响应存在关联,在一定条件下,可建立关系式进行相互转换。  相似文献   
624.
通过对内蒙古鄂伦春旗奎中林场地质特征介绍,结合本区开展的激电中梯及土壤测量成果,发现了4处土壤异常及1处激电中梯低阻高极化异常,确定该区的找矿方向,本区成矿地质条件良好,是寻找热液型(斑岩型)铜金、银铅锌多金属矿床的有利地段。  相似文献   
625.
多输入多输出极化步进频率探地雷达硬件系统开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基于矢量网络分析仪的单发单收探地雷达系统进行扩展,组建了可实现信号多通道发射和多通道接收的步进频率探地雷达系统。该系统主要由计算机、矢量网络分析仪、三维直角坐标仪、开关控制转换器、同轴开关以及多次覆盖极化天线阵列构成。系统信号发射通道和信号接收通道均可扩展至6个通道,可满足一般天线阵列测量需求。多次覆盖天线阵列采集共中心点(CMP)数据,每个测点可获取2个共极化模式数据和4个交叉极化模式数据,数据叠加后噪声可得到有效压制,系统信噪比可获得较大提升;同时应用Pauli分解方法获得伪彩色剖面图以对目标物体进行散射机制的分类。对该多输入多输出步进频率探地雷达系统进行系统测试和实验的结果,验证了其可靠性。  相似文献   
626.
侧重散射机理研究,以GPS相关函数和相关功率模型为基础,主要通过对双站雷达散射截面计算模型进行修改,得到裸土的GPS散射信号模型。其中裸土的双站圆极化雷达散射截面采用双站随机粗糙面散射模型计算得到,利用极化合成的方法使模型具备全极化计算功能。通过修改后的模型,模拟分析不同极化下裸土参数(土壤水分和地表粗糙度)对延迟多普勒图DDM(delay Doppler map)的影响。该理论模型研究有助于机载/星载GNSS-R接收机数据解释、GNSS-R实验设计以及后向反演算法的开发。同时,延迟多普勒图模型的研究结果也为GNSS+R土壤水分遥感研究提供了一定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627.
极化合成孔径雷达干涉测量(polarimetric interferometric synthetic aperture radar,PolInSAR)技术是提取植被高度的有效手段,应用其进行植被高度反演已经有20多年的历史。旨在通过分析近年来国内外基于PolInSAR技术的植被高度反演研究的现状,以全面、深入了解当前国际研究动态。  相似文献   
628.
通过极化方位角、谐波振幅的处理数据方法分析温泉地震台新、老台址地电场观测数据资料,研究对比了两台址的场地环境、观测仪器。结果显示:(1)两台址地电场受融雪、降雨等自然环境干扰形态类似;(2)两台址地电场日变形态均为双峰单谷型,与地磁场的快速变化成分具有相同的场源;(3)温泉老台地电场6阶谐波振幅比新台的大,分析认为老台场地自然坡度略大所致;(4)新、老台址地电场极化方位角分别为60°和15°,日常跟踪分析时可供参考。  相似文献   
629.
廖晓峰  冯丽丽  祁玉萍  李霞 《地震》2019,39(4):127-135
以西北地区甘青两省地磁资料为研究对象, 应用地磁极化方法对其进行处理和分析, 发现在2017年6月3日阿拉善5.0级地震前, 震中附近地磁台站同步出现了极化超阈值现象, 异常特征如下: ① 阿拉善5.0级地震前出现了3次极化值高值异常, 时间上反映地震的短期特征; ② 3次发生异常的台站数量逐次增加; ③ 3次异常的幅值逐渐增大; ④ 3次异常持续时间依次增大。 ⑤ 3次极化异常空间分布范围随地震的临近而逐渐增大。  相似文献   
630.
鲍海英  李飞  瞿旻  卜玉菲 《中国地震》2019,35(2):327-336
利用江苏地电台站的地电场和地磁数据,计算各个台站的极化方位角和渗流方位角,其中,渗流方位角分别采用谐波振幅和峰谷值2种方法进行计算,并对计算结果进行分析。结果表明:(1)新沂台和南京台由于台站覆盖层较浅,极化方位角存在线性极化和较多的非线性极化现象;而高邮台和海安台由于覆盖层较厚,极化方位角多数存在非线性极化现象。(2)用峰谷值法与用谐波振幅法计算所得的渗流方位角,两者相差不大,与理想模型间的差距也较小;而极化方位角与模型差距较大。因此,用渗流方位角尝试进行地震映震关系研究是基本可靠的。(3)高邮台的渗流方位角与高邮-宝应M_S4.9地震间具有较好的对应关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