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5篇
  免费   40篇
  国内免费   28篇
测绘学   1篇
大气科学   12篇
地球物理   52篇
地质学   82篇
海洋学   17篇
天文学   4篇
综合类   4篇
自然地理   1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11篇
  2021年   8篇
  2020年   6篇
  2019年   7篇
  2018年   6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11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6篇
  2011年   7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7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6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7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7篇
  1994年   11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4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2篇
  1980年   1篇
  1977年   1篇
  195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7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96 毫秒
51.
利用K—Ar年代学方法,对山西左云地区第三纪火山岩剖面进行了初步精细定年。经多次试验证明,采用60~80目粒级样品的测量重现性最好,对同一样品进行4~5次测量,误差可控制在3%以内。与地磁测量结果进行对比显示,利用K—Ar法与地磁学共同研究第三纪地磁极性事件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52.
一种捷变调频斜率极性和限幅相结合的SAR抗干扰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伟  梁甸农  董臻 《遥感学报》2007,11(2):171-176
针对合成孔径雷达(SAR)系统面临的场景散射等干扰无法使用传统时、空、频域技术抑制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线性调频(LFM)信号调频斜率极性捷变和限幅过程相结合的抗干扰方法。该方法首先在慢时间域捷变雷达发射信号的调频斜率极性,其次在接收脉冲后首先对转发的干扰信号进行匹配、限幅,然后在逆滤波之后正常成像。仿真验证了捷变方法的抗干扰性能。  相似文献   
53.
三门峡地区黄土L9的重磁化现象及原因探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对黄河三门峡地区曹村黄土剖面L1至L13(年代持续约1.1Ma)的高分辨率古地磁研究发现:布容/松山界线位于第8层古土壤(S8)的顶部,贾拉米洛正极性亚时的顶、底界分别位于S10和L13的顶部,上述古地磁极性转换界线与洛川标准剖面一致。“上粉砂层”(L9)的绝大多数样品特征剩磁方向与现代地磁场方向一致,而其中的弱发育古土壤层(L9SS1)则呈预期的反极性特征。综合L9的厚度、岩性和岩石磁学特征,认为这一巨厚的正极性带可能反映了完全由岩性所控制的重磁化特征。对于L9重磁化的原因,似乎很难用后生的化学剩磁和粘滞剩磁来解释。文章尝试性地提出,可能在L9沉积后的间冰期(对应S8)和布容正极性时内气候较湿润的时期,由于雨水的向下渗透而诱导了其中强磁性矿物(磁铁矿)在沉积后随地磁场方向的变化而进行了重新排列。  相似文献   
54.
基于目前AVO(Amplitude Versus Offset)反演技术中所普遍使用的Aki-Richards和Shuey近似,以Zoeppritz方程的准确解为参照,针对几种典型油藏反射界面,计算了Aki-Richards和Shuey近似所产生的相对误差,绘出了相对误差随入射角的变化曲线.计算表明,在存在极性反转的反...  相似文献   
55.
希曾任名利场上的一场角力中败北,正当事业如日中天的时候.黯然退出历史舞台. 1966年6月2日,<纽约时报>登载了该报记者从莫斯科发回的一篇题为"生物演化与磁场的关系"的报道.文章说,生物演化与地球磁场有关是布鲁斯·希曾博士一项新的科学发现.奥泼代克博士、德拉戈斯拉夫·宁科维奇博士和吉米·黑斯博士等都是课题组的成员.消...  相似文献   
56.
宇宙法分选     
徐岩  王之峰 《地质实验室》1994,10(4):312-314
  相似文献   
57.
58.
郑天雪  谭涌波  罗林洁 《大气科学》2022,46(6):1407-1424
本研究将云闪随机放电参数化方案植入到偶极电荷结构中,固定主负电荷区的参数和位置,通过不断调整上部正电荷区的参数(电荷浓度和水平范围)和位置以此来模拟不同高度处起始的正极性云闪,进而探讨正云闪放电特征与雷暴电荷分布之间的关系。模拟结果表明在偶极电荷结构中,抬升上部正电荷区的高度,能够产生如观测所示的高海拔正云闪,不同于普通正云闪起始于向上传播的负先导及水平或稍向下延伸的正先导,高海拔处起始的正云闪以大范围向下传播的正先导及水平或轻微向上延伸的负先导为主要特征。随着上部正电荷区位置的抬升,正云闪起始高度也随之升高,当上部正电荷区抬升到一定高度后(本研究中当上部正电荷区下边界超过12 km),云闪通常起始于主正电荷区内,且上部正电荷区的浓度以及水平半径对于云闪的起始高度没有显著影响。此外,云闪正、负先导通道的长度与电荷区的浓度、水平半径以及起始点和负、正电荷区之间的距离存在显著的正相关关系。  相似文献   
59.
为获取江苏省测震台网井下地震计精确方位角,架设地面参考地震计,将其精确指北,并与井下地震计检测结果进行对比,利用相关分析法计算22个深井台站精度较高的方位角。研究结果表明,受多因素制约,井下地震计检测结果普遍偏差较大,部分台站水平向分量几乎反向,如提井,需重新进行方位角检测;地面与井下地震计同频带有利于提高相关性,从而获取高精度检测结果;利用不同频带地震计进行井下地震计方位角检测时,对较宽频带地震计进行仿真处理尤为重要;溧阳2台站新建井下地震计检测结果表明相关分析法可应用于井下地震计方位角检测;尽可能选择台基噪声功率谱密度曲线具有明显波峰频段作为滤波频段,有利于提高地面与井下地震计观测数据相关性,提高方位角检测精度。  相似文献   
60.
本文利用远震极性分析和概率密度函数统计法对国家深部探测专项Sino Probe"青藏高原东北缘宽频带地震台阵"40个台站的远震记录波形和背景噪声进行了评估和影响因素分析。结果表明:(1)该台阵对远震有较好的记录和识别能力,且单台定位结果较好;(2)被检测台站背景噪声达到或接近同类地区固定台站的噪声水平标准,观测数据品质较高;(3)根据实际观测资料计算的各台站概率密度函数PDF分析结果建议,在青藏高原东北缘黄土层较厚地区开展宽频带流动观测,应首选基岩台基以保证三分量观测效果,在不得已选择非基岩台基情况下,应深埋地震计以达到最大程度降噪。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