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901篇
  免费   535篇
  国内免费   378篇
测绘学   504篇
大气科学   602篇
地球物理   514篇
地质学   706篇
海洋学   208篇
天文学   45篇
综合类   121篇
自然地理   114篇
  2024年   13篇
  2023年   65篇
  2022年   61篇
  2021年   87篇
  2020年   62篇
  2019年   93篇
  2018年   63篇
  2017年   70篇
  2016年   61篇
  2015年   87篇
  2014年   121篇
  2013年   100篇
  2012年   128篇
  2011年   119篇
  2010年   119篇
  2009年   122篇
  2008年   109篇
  2007年   106篇
  2006年   84篇
  2005年   100篇
  2004年   83篇
  2003年   71篇
  2002年   80篇
  2001年   77篇
  2000年   50篇
  1999年   52篇
  1998年   55篇
  1997年   56篇
  1996年   59篇
  1995年   72篇
  1994年   60篇
  1993年   53篇
  1992年   37篇
  1991年   38篇
  1990年   55篇
  1989年   39篇
  1988年   12篇
  1987年   7篇
  1986年   6篇
  1985年   12篇
  1984年   6篇
  1982年   6篇
  1981年   7篇
  1979年   4篇
  1978年   4篇
  1975年   3篇
  1974年   4篇
  1965年   5篇
  1961年   4篇
  1954年   5篇
排序方式: 共有281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531 毫秒
971.
林晓星  王平 《地球物理学报》2012,55(10):3477-3484
本文在考察分析原有的低纬度化极阻尼因子的基础上,提出了对原有阻尼因子的改造方法,即提出变频双向阻尼因子,改造后的阻尼因子不仅考虑了对振幅的压制,并兼顾了对相位谱的改造,同时还增加了频率控制因子.通过模型数据和实际资料检验,表明在低纬度地区,特别是在极低纬度地区,变频双向阻尼方法的化极结果能更有效地突出地质信息.  相似文献   
972.
海洋可控源电磁法发射源姿态影响研究   总被引:5,自引:4,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海洋电磁理论是建立在水平发射偶极的基础上.然而,由于海底洋流作用海洋可控源发射偶极可能产生水平摆动、倾斜和水平旋转,造成测量数据与理想状态的水平电偶极子的电磁响应有较大的偏差.为了研究发射源姿态变化对场的影响,本文提出利用欧拉旋转将发射偶极由源坐标系转换到地球坐标系,进而分析发射源姿态变化造成海洋电磁观测数据的误差分布...  相似文献   
973.
大地电场长短极距比值方法是利用大地电场变化与变化磁场的关系,遵从介质中的麦克斯韦方程,当场源足够远时,在各向同性、均匀的连续介质中,同一测向的长、短极距观测到的地电场值理论上应该是一样的.  相似文献   
974.
基于两相流低渗油藏合理注采井距确定方法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前确定低渗油藏合理注采井距的方法,主要以启动压力梯度为判断基础,而实际生产过程中两相渗流阻力也有影响.从渗流力学出发,考虑非活塞驱替两相流及启动压力梯度,分别以油相区、油水两相区及纯水区的渗流数学表达式为基础,得出基于两相渗流低渗油藏合理注采井距的新方法,并通过实例计算与结果对比证实其理论的合理性与可靠性.实例计算得出注采压差为40.0MPa,渗透率为1.0×10-3μm2时油藏合理注采井距为130m.考虑两相渗流确定的合理注采井距随渗透率增大而增大,但增长幅度随渗透率的增大而减缓,且渗透率与井距呈近似幂函数关系;随渗透率增大,新旧方法确定的井距相差越来越大,因此计算合理注采井距时,应考虑启动压力梯度与油水两相渗流阻力共同作用,以使其计算结果更加合理可靠.  相似文献   
975.
为了对大庆油田水驱油藏层系井网进行优化调整和剩余油挖潜,研究特高含水期多井系统井间干扰规律,应用势的迭加原理分析3口井的激动井产量、距离及相互位置对观察井(油井)产量和压力的影响.结果表明,当激动井是油井时,激动井产量越大,与观察井距离越近,激动井之间距离越远,观察井产量越小,压力恢复越低;当激动井是水井时,激动井注水量越大,与观察井距离越近,激动井之间距离越远,观察井产量越大,压力恢复越高.在采用均匀井网时,油井间的影响使观察井产量降低、压力下降;注水井的影响使观察井产量上升、压力升高.特高含水期剩余油分布零散,采用均匀井网可以有效挖潜剩余油,可以通过注水调整观察井产量和压力,均匀井网更有利于提高油田注水开发效果.  相似文献   
976.
京津冀都市圈城市区位与交通可达性评价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为加强区域内部资源整合与生产力要素合理配置,进而实现京津冀都市圈各城市间协调发展与经济腾飞,从空间格局角度,结合最新行政区划、基础地理数据库及其统计资料,运用重力模型和栅格网络分析方法,对京津冀都市圈内各城市地理区位优势和出行运输便捷程度进行定量分析。研究结果表明,京津冀都市圈内区位优势等级以天津市、北京市为中心向外逐级递减,天津市因其对各区位影响因子的均衡接近性而表现出最高的区位水平,北京市次之,而承德、张家口各县市处于劣势区位。都市圈内各城市公路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发展水平相对均衡。  相似文献   
977.
地电阻率多极距观测系统及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兰炜  朱旭  朱涛  张世中  刘大鹏  胡哲  张宇 《地震》2011,31(1):20-31
目前, 我国用于地震前兆监测的地电阻率观测系统大部分都是单一极距的, 这种观测方法在实际观测中普遍存在着地电阻率季节性变化的现象, 这种季节性变化与地震异常变化一起叠加在观测值中, 给地震异常的识别和判定带来了一定困难。 而解决这一问题的有效途径就是进行地电阻率的多极距观测。 本文介绍了采用ZD8MI电阻率多极距观测系统在山丹地震台的试验观测情况, 该系统是最新研制的、 专用于地震前兆监测的地电阻率多极距观测系统。 一年多的台站试验观测和反演结果表明, 浅层电阻率的变化相对较大, 而深层的相对变化较小, 因此利用多极距观测系统进行不同层位的地电阻率观测, 对排除干扰和识别地震前兆信息显得尤为重要, 是地电阻率观测技术发展的一个趋势。  相似文献   
978.
利用全球月平均海平面气压资料和各标准等压面的位势场、风场,以及我国160站的降水和温度资料,研究了亚洲—太平洋(20°N~70°N,40°E~120°W)地区(简称亚太地区)冬季(12~2月)海平面气压异常偶极型振荡(偶极模)的时间变化特征,以及该异常偶极模与我国冬季气候异常的关系。结果表明:近半个世纪以来,亚太地区冬季海平面气压场异常以经向型(ME)偶极模负异常和纬向型(ZO)偶极模正异常为主,其中又以ZO正异常发生的频数较高。对应ME模,其各空间层的高度场异常形势和高度场与MEI(经向型指数)的相关系数分布形势十分类似;对应ZO模则主要表现为与阿留申地区高相关中心的一致性特征,说明阿留申低压的变化对其起着重要作用。ME模与我国冬季东部的降水异常和气温异常关系密切,ZO模仅对东北地区的降水异常有影响,因为ZO模的异常对我国上空大气环流异常的影响相对较小;这一结果同我们传统上在冬季比较关注纬向气压差的变化(即ZO模)有些相左,提示我们在冬季更要关注ME模的情况。大气环流形势的分析表明, MEI正异常时,即西伯利亚—蒙古冷高压的北半部气压异常偏高,副热带西北太平洋地区气压偏低时,利于东亚大槽的加深加强,东亚冬季风因而也会偏强;但是由于此时我国东部主要为下沉气流控制,暖湿气流难于源源不断地输送到我国境内,从而造成此时冬季我国东部尤其是长江中下游地区降水偏少。反之,当MEI负位相时,大气环流异常利于造成我国东部大范围的冬季降水。  相似文献   
979.
黑潮OLR距平指数与华南西部主汛期降水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OLR距平场与华南西部主汛期降水的相关分析场显示,在黑潮区域有强烈的高相关信号反映。黑潮区OLR距平指数与华南主汛期降水的遥相关分析显示,前期黑潮区OLR距平指数的异常,可以成为预测主汛期降水有一定指示意义的前兆信号。并在此基础上建立主成分降维分析方法,对1989~2000年主汛期降水作预测及回代检验,检验结果准确率达75%,说明用黑潮区OLR距平指数作为预报因子可以取得良好的预报成绩。  相似文献   
980.
水泥土搅拌桩复合地基的试验和数值模拟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水泥土搅拌桩处理软土地基可以提高地基承载力并减小沉降量。针对珠海地区的淤泥质土,进行了4种垫层厚度的水泥土搅拌桩复合地基现场静载荷试验,并在现场试验的基础上采用FLAC3D对水泥土搅拌桩复合地基进行了数值模拟分析。将数值模拟得到的4种垫层厚度复合地基的沉降曲线与现场试验的沉降曲线进行了比较,两者基本吻合。采用此模型计算了不同桩径和桩距复合地基的承载力和沉降量,研究了桩径、桩距的改变对复合地基承载力和沉降量的影响,并对改变桩径和桩距两种方案进行了比较,为水泥土搅拌桩复合地基的设计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