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8598篇
  免费   6388篇
  国内免费   8607篇
测绘学   471篇
大气科学   726篇
地球物理   5003篇
地质学   32713篇
海洋学   1964篇
天文学   24篇
综合类   2027篇
自然地理   665篇
  2024年   220篇
  2023年   861篇
  2022年   1072篇
  2021年   1084篇
  2020年   950篇
  2019年   1106篇
  2018年   838篇
  2017年   934篇
  2016年   1084篇
  2015年   1235篇
  2014年   1879篇
  2013年   1416篇
  2012年   1804篇
  2011年   1797篇
  2010年   1535篇
  2009年   1460篇
  2008年   1486篇
  2007年   1312篇
  2006年   1375篇
  2005年   1122篇
  2004年   1258篇
  2003年   1302篇
  2002年   1376篇
  2001年   1422篇
  2000年   1250篇
  1999年   1282篇
  1998年   1352篇
  1997年   1227篇
  1996年   1267篇
  1995年   1232篇
  1994年   1078篇
  1993年   918篇
  1992年   1066篇
  1991年   938篇
  1990年   824篇
  1989年   641篇
  1988年   130篇
  1987年   152篇
  1986年   62篇
  1985年   44篇
  1984年   31篇
  1983年   22篇
  1982年   20篇
  1981年   19篇
  1980年   20篇
  1979年   26篇
  1977年   5篇
  1975年   6篇
  1954年   7篇
  1948年   7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1.
本文以成矿地质模型为依据,对观驾山—黑山岛一带的化探、物探、遥感及地质等信息变量进行了详细的分析,选取了10个信息变量24个标志状态;在此基础上,运用信息量法对研究区内458个单元的信息量值进行计算,并由此确定了研究范围内的成矿远景区。事实表明,研究区信息量成矿预测是非常有效的  相似文献   
12.
昆仑山8.1级地震前中国大陆的构造应变背景   总被引:10,自引:4,他引:6  
利用“网络工程”1998~2001年累积的1181个测站的GPS重复观测资料,采用双三次样条函数模型建立中国大陆水平运动模型速度场,用大地坐标在椭球面上计算各类应变场,详细分析了2001年昆仑山8.1级地震前中国大陆水平构造应变场空间分布特征。各类构造应变场的最高值都出现在喜马拉雅构造带与昆仑山地块内(地震断裂带南侧),鲜水河—安宁河断裂带次之。分析表明,昆仑山8.1级地震正好发生在张性面膨胀应变率的高值区,第一、第二和最大剪应变率高值区边缘的突变区和最大、最小主应变率的高值区。  相似文献   
13.
江山—绍兴断裂带是中国南方最重要的构造带之一。它是江南陆块与华夏陆块神功运动形成的碰撞拼贴带。它表现出明显的多期变形、构造叠加的特征:神功运动形成近东西向平卧褶皱;印支运动沿断裂带有向北西强烈的推覆挤压。断裂带不同时期的活动反映了不同特征的构造环境,形成不同的构造变形特征,并对两侧的地质历史具有明显的控制作用。  相似文献   
14.
本文概述了板状铀矿床的共性特征,初步明确了板状铀矿床的概念及归属划分。以典型矿床为例,着重从水文地质角度,利用地下水流动机制和密度分层流体界面理论提出了板状铀矿床的成矿模式。较全面地阐述了地下水排泄体系中成岩-成矿的时间序列和空间定位。  相似文献   
15.
洛坝铅锌矿床位于黄诸关韧脆性变形带所波及的范围内,断裂、褶皱、劈理、节理等形态构造类型均很发育,经对小型构造的统计及应力场分析证明,矿区变形主要是在海西—印支期长期存在的南北向古应力场持续作用下形成的。  相似文献   
16.
17.
K—Na—Ca温度计是利用矿物包裹体成分中钾、钠、钙的摩尔浓度,使用已有公式计算成矿温度的一种方法。通过在一些矿床中的应用效果表明,用该温度计计算的温度与矿床产出地质条件相符,并与用其他方法测得的温度基本一致,可以代表成矿温度。此外该温度计与压力无关;不受矿物透明度和介质临界条件限制,其应用范围较其他测温方法的要广。  相似文献   
18.
胶东“玲珑-焦家式”金矿资源潜力与找矿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玲珑焦家式”金矿的成岩成矿,从新太古代至中生代存在着继承性的成因关系,成矿具有长期性、多源性特点,但中生代燕山早期岩浆活动是主导成矿因素。区域化探成果显示胶东金矿直接矿源岩———郭家岭花岗岩金的丰度比原始矿源岩———早前寒武纪变质沉积岩系及侵入岩系金的丰度低1/2。郭家岭花岗岩面积在2 km2以上岩体定量估计金亏损总量与胶东金矿总量预测的资源量相当,从一个侧面展现了胶东金矿资源的潜力。望儿山金矿的找矿实践展示,焦家式金矿在1 000 m以下尚有巨大潜力,整个胶东金矿产区在3 000 m以上的资源潜力应在5000 t以上。  相似文献   
19.
北秦岭侵入岩带中的中酸性侵入岩主要形成于晋宁旋回的中晚期阶段。主要岩石类型包括辉石闪长岩、闪长岩、石英闪长岩、英云闪长岩、花岗闪长岩、斜长花岗岩、花岗岩和钾长花岗岩。岩石化学、稀土元素和微量元素地球化学研究证明,这些岩石主要形成于B型俯冲和碰撞造山的构造环境中,而钾长花岗岩形成于后造山的伸展阶段。据此,该侵入岩带揭示了北秦岭褶皱带在晋宁旋回中晚期阶段的演化过程。  相似文献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