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002篇
  免费   473篇
  国内免费   435篇
测绘学   102篇
大气科学   57篇
地球物理   272篇
地质学   1738篇
海洋学   268篇
天文学   16篇
综合类   158篇
自然地理   299篇
  2024年   33篇
  2023年   60篇
  2022年   104篇
  2021年   129篇
  2020年   79篇
  2019年   88篇
  2018年   54篇
  2017年   52篇
  2016年   36篇
  2015年   67篇
  2014年   102篇
  2013年   75篇
  2012年   131篇
  2011年   127篇
  2010年   81篇
  2009年   87篇
  2008年   111篇
  2007年   82篇
  2006年   83篇
  2005年   70篇
  2004年   135篇
  2003年   108篇
  2002年   63篇
  2001年   85篇
  2000年   59篇
  1999年   79篇
  1998年   73篇
  1997年   73篇
  1996年   68篇
  1995年   80篇
  1994年   63篇
  1993年   49篇
  1992年   65篇
  1991年   67篇
  1990年   59篇
  1989年   61篇
  1988年   6篇
  1987年   7篇
  1986年   13篇
  1985年   5篇
  1984年   2篇
  1982年   6篇
  1981年   3篇
  1980年   4篇
  1979年   3篇
  1977年   2篇
  1975年   3篇
  1974年   2篇
  1972年   4篇
  1959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91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21.
近代分支系统学的回顾与展望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王晓鸣 《第四纪研究》1994,14(4):307-315
本文简要介绍分支学近20年的存在和发展。生物系统学界对求得树系所用方法的讨论由于分支学的出现而变得活跃。广泛的辩论促进了系统学方法的严谨化。分支学已被越来越多的生物系统学家所接受。近年分支学界讨论的内容包括化石在系统学中的作用,简约法则的应用,衡量树系的统计方法,以及如何将分子与形态数据结合等问题。  相似文献   
122.
今年是著名的史前考古学家、第四纪哺乳动物学家裴文中教授诞辰90周年。裴文中教授的研究兴趣甚广,本文仅从周口店早期工作这一侧面来探讨先生对中国旧石器时代考古学乃至对世界史前学的贡献,以志纪念。由于先生刻苦学习,认真工作,潜心研究。求知创新,在中国旧石器时代考古学方法论上和研究思想等方面提出了一系列有指导性的意见,为周口店地点群在史前学中的科学地位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也使他成为埋藏学研究的先驱和中国旧石器时代考古学的奠基人。  相似文献   
123.
现代大地构造学:进展概况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吴福元  张兴洲 《世界地质》1994,13(1):1-11,34
现代大地构造学:进展概况吴福元,张兴洲,张世红(地球科学系)大地构造学,地质学中涉及地球科学许多根本性问题的综合性学科,近20~30年有了长足进展,主要表现在研究领域不断扩展,研究技术手段不断更新、日趋完善,研究的成果越加丰厚,新发现、新理论层出不穷...  相似文献   
124.
本文使用PC-1500计算机,选用华亭煤产地主要可采煤层煤_8层原煤煤岩、煤化学指标和α值(煤与二氧化碳分解率),应用R型因子分析方法,讨论影响该煤煤化学活性的内在因素。其分析结果表明:该煤原煤V_(daf)、V+BV、CaO、MgO含量偏高,有利于煤与二氧化碳的热分解反应,而原煤Ad、SiO_2、Al_2O_3、矿物含量偏高,抑制煤与二氧化碳的热分解反应。  相似文献   
125.
环境工程地质学是工程地质学发展的新阶段,它囊括并发展了工程地质学的所有问题。作为研究工程建设与地质环境相互作用的环境工程地质学,有待于进一步发展为工程环境灾害学──一方面,由于各种自然环境恶化和灾害间的相关性和因果性(环境恶化链、灾害链),研究似宜不限于地质环境和灾害(当然后者仍是重点),而适当扩大至土地环境、水环境和社会环境。作为一门应用地质学的环境工程地质学及其母学科工程环境灾害学将具有力学、地理、经济三大支柱,首先力求地质学与地理学的相互渗透和融合。另一方面,由于各种人类活动间的相关性和因果性(活动链),所研究的人类活动似宜不限于工程建设和运行,而适当扩大至采矿和水事活动,包括开采地下水和排污。后者引起的环境恶化和灾害尤为严重,正酿成危机。其根本出路不仅在于科技进步,而且在于文化调节,力求科技与文化的相互渗透和融合。  相似文献   
126.
成矿模式研究的几个问题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朱裕生  梅燕雄 《地球学报》1995,16(2):182-189
成矿模式是当代矿床学研究的重要内容和发展方向,是矿床地质科学在描述性基础上发展到高度理论性的必然产物。成矿模式是在区域成矿学研究和典型矿床研究的基础上建立的,它不仅有助于人们深化对矿床特征和矿床成因的认识,而且对矿产预测和勘查工作具有日益重要的指导作用。作者根据成矿模式的概念和研究成果,提出了新的矿床分类设想,并就成矿模式与成矿系列的关系等问题进行了有益的探讨。  相似文献   
127.
别.  АМ 张克权 《地图》1993,(4):15-17
人们认为,有关人类周围世界大约80%左右的信息是以图像形式获得的。对制图工作者而言,这个百分比还高些。首先在科学中,任何时候都没有使用过这样大量的地图、像片、屏幕图像,以所有可能的缩影来显示我们的行星。为了表示这些资料的整个集合,我们建议命名为地学表象。对这个术语,理解为以图形的形式显示的任何空间—时间的、按比例的、经制图综合的地球(行星)的物体模型。  相似文献   
128.
129.
以元古代南非威特沃特斯兰德含金砾岩型金矿床和元古代燧石条带含铁建造的研究为例阐述了生物成矿作用和超大型沉积矿床成因之间的密切联系。生物作用是地球表层最活跃和强大的地质营力,对沉积岩石圈内超大型矿床的形成和改造具有重大的影响。  相似文献   
130.
李蓉川 《地震研究》1990,13(3):246-255
本文对比了1910—1987年发生的长江中下游地震和青藏高原北部地震,发现两者有比较好的对应关系。一般是,青藏高原北部先发生M≥6级地震,而后长江中下游地区发生M≥19/4级地震。对1910年以来的21次地震进行了统计分析,得到复相关系数R=0.74,能够在很高的显著性水平上通过F检验。地震活动在时间、空间、强度上的相关,现代构造运动及应力场等事实表明,长江中下游地震活动可能主要受青藏高原向东的横向推移运动的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