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044篇
  免费   703篇
  国内免费   1323篇
测绘学   105篇
大气科学   17篇
地球物理   89篇
地质学   7516篇
海洋学   45篇
天文学   2篇
综合类   258篇
自然地理   38篇
  2024年   21篇
  2023年   55篇
  2022年   87篇
  2021年   101篇
  2020年   83篇
  2019年   84篇
  2018年   63篇
  2017年   89篇
  2016年   106篇
  2015年   91篇
  2014年   165篇
  2013年   124篇
  2012年   137篇
  2011年   187篇
  2010年   136篇
  2009年   110篇
  2008年   136篇
  2007年   114篇
  2006年   128篇
  2005年   128篇
  2004年   156篇
  2003年   227篇
  2002年   312篇
  2001年   401篇
  2000年   424篇
  1999年   476篇
  1998年   549篇
  1997年   493篇
  1996年   600篇
  1995年   539篇
  1994年   506篇
  1993年   524篇
  1992年   392篇
  1991年   73篇
  1990年   80篇
  1989年   125篇
  1988年   29篇
  1987年   10篇
  1986年   3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1篇
  1978年   1篇
  1943年   1篇
  1942年   1篇
  194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07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71.
通过对大瑶山区古里脑和龙头山金矿床地层、岩浆岩含矿性的分析,并进行断裂构造作用多期性的分析和岩浆期后断裂成矿作用的讨论,认为该区深部地层和岩体中的金元素在次火山—斑岩期后断裂构造热液的作用下逐步向上叠加、富集成矿;矿体与岩浆岩体在空间上具有密切的关系;构造-热液作用导致次火山岩、斑岩体或周围地层产生破碎,并使成矿热液沿裂隙充填和再充填而形成金矿体,区内凡构成工业富集的富矿体和含金石英脉或破碎带都与多期次活动的构造-热液作用有关。因此,多期活动的构造-热液作用在大瑶山区具有非常重要的找矿意义。  相似文献   
972.
黑龙江老柞山金矿成矿规律研究及深部矿体预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阐述了老柞山金矿的成矿地质条件、矿体地质特征,总结了成矿规律。其中断裂构造的交汇部位是矿体产出的有利地段。具体的控矿地质因素为:矽卡岩因素、成矿阶段因素、矿物的组合因素、矿体侧伏规律等。根据上述规律对老柞山金矿的东采区进行了深部预测,将东采区划分为两个金矿体侧伏带,其中南侧金矿体群的侧伏特征指示了220m标高以下金矿体群有向下延伸的可能,北侧的金矿体群在140m标高向上和向下都有延伸的可能。  相似文献   
973.
湖南省桃源县李家冲金矿主要控矿因素及找矿方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家冲金矿是近年来实施矿产资源补偿费项目时确定的具有一定找矿远景的金矿床。矿区地处扬子准地台江南地轴南缘的雪峰弧形构造隆起带的中段,距著名的大型沃溪金(锑钨)矿床南东约18km。金矿成矿主要受元古界板溪群马底驿组合矿层位及断裂构造双重因素控制,地层提供了矿源层,构造提供了矿化进一步富集的动力条件,使矿质得以活化、迁移并在有利成矿空间定位形成金矿体。在对矿床的地质特征和主要控矿因素分析的基础上,对进一步寻找金矿体的勘查方向进行了探讨,认为区内以郭家冲断裂为主的NE向断裂带是今后找金工作的重点,具体部位是近EW向层滑断裂破碎带与NE向断裂的交汇部位,并圈定出叶家坳一电厂、茶子山、文明等三处具体的勘查靶位,可作为矿区进一步工作部署的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974.
杨枝斌 《矿产与地质》2006,20(4):455-457
通过对白象厂金矿的区域地质概况、矿区地质特征及控矿因素的分析研究,认为,白象厂金矿产于二长斑岩与玄武岩接触带上,局部赋存于二长斑岩与大理岩、玄武岩与大理岩的接触带上,呈脉状,似层状透镜状产出。矿化受构造及岩浆岩联合控制。矿床为构造破碎斑岩蚀变型金矿床。根据该矿床的控矿规律,认为沿金矿化带的走向和倾向方向上可能找到厚大、品位高的金矿体或金的次生富集体。  相似文献   
975.
贵州省贞丰县水银洞金矿是一个近年来发现的、具较高品位、资源量已达特大型的层控卡林型金矿床.矿床受灰家堡背斜核部构造和有利岩性组合控制.金矿床具有低温成矿特征,主成矿期流体包裹体均一温度为220℃±.出现硅化、白云石化、黄铁矿化和粘土化等围岩蚀变,特征的Au-As-Hg-Tl元素组合.成矿物质主要来自深部.成矿流体具有低温、低盐度、较高压力和富挥发份的特点,均一温度在220℃±,盐度在6%±(NaCl,wt),压力为160±40 MPa,在VcH4+N2+CO2包裹体中CH4含量高达63%mole、N2为18%mole、CO2为19%mole.高压和富挥发分促使成矿流体从深部迁移至控矿背斜核部,并由于断层的作用导致挥发分的快速逃逸,压力骤降,促使流体快速卸载,形成金的快速沉淀,形成微细浸染状原生金矿石.  相似文献   
976.
研究取得如下成果和认识确定了微细浸染型金矿床赋存于含矿性好的重晶石-硅质岩热水沉积岩系之中;矿床形成经历同生沉积成矿预富集,韧-脆性剪切构造叠加和后生热液改造金的工业富集过程,与本区古大陆俯冲-碰撞造山大地构造演化密切耦合.成矿作用共划分为3期8阶段,矿石由3类11亚类型组成,体现出复杂改造的成矿过程.矿化矿物流体包裹体均-温度集中在199~300℃,成矿压力为370×105~820×105 Pa,具中-低温热液成矿特征;成矿早期流体包裹体盐度3.27(NaCl)%,中晚期5.25(NaCl)%;6件矿化矿物氢氧同位素组成δ18OH2O为-7.86‰~0.37‰,δDH2O为-80.70‰~66.30‰,具有由大气降水向右横向漂移的以天水为主的成矿流体受到较强烈的改造;金矿床属于热水沉积-韧脆性构造叠加-大气降水为主含矿热液改造的微细粒浸染型(类卡林型)金矿床.  相似文献   
977.
通过分析胶东邓格庄金矿的区域地质、矿床地质及矿化富集规律,以Ⅱ号矿体为主,运用化探预测深部矿体,最终说明金矿床地球化学原生晕轴向分带的复杂性。  相似文献   
978.
西藏驱龙斑岩铜矿含矿斑岩的年代学与地球化学   总被引:26,自引:3,他引:26  
驱龙斑岩铜(钼)矿是冈底斯斑岩成矿带上的重要矿床之一,由于其被发现较晚、海拔高、工作条件差,总体研究程度较低。本文通过野外工作和对岩心样品分析,在岩石学和地球化学研究基础上,采用离子探针(SHRIMP)锆石U-Pb方法和辉钼矿Re-Os方法研究了驱龙矿区的成矿和成岩年龄。选择两种方法测定了驱龙斑岩铜矿黑云母花岗闪长岩成岩与成矿年龄,其中两个样品的SHRIMP锆石U-Pb谐和年龄分别为16.35±0.40Ma和16.38±0.46Ma;4个样品中辉钼矿的Re-Os模式年龄为15.82~16.85Ma。获得的结果与已有定年结果一致。综合分析表明,驱龙矿床的成岩与成矿作用是一个连续的岩浆作用过程,整个冈底斯斑岩成矿带成矿时间介于12~17Ma,成矿时间持续大约5Ma。  相似文献   
979.
驱龙斑岩铜矿床是近年发现的有望达到超大型规模的斑岩铜矿床。矿区地表水发育,矿区下游沿主水系发育数千米长的孔雀石沉淀带。讨论了河道中孔雀石沉淀的主要控制因素、雨季前后水中元素含量的变化和水地球化学异常对矿床位置和矿区找矿远景地段的指示作用。  相似文献   
980.
吉林九台白垩系一新的蜥脚类恐龙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记述了蜥脚类恐龙(Sauropoda)中一新的属种—西地九台龙(Jiutaisaurusxidiensisgen.etsp.nov.),包括18个相关节的尾椎及13个脉弧。化石产于吉林九台白垩纪泉头组的紫色-杂色砂岩中。其主要特征为:中部尾椎椎体两侧出现前后延长的棱脊,前-中部尾椎双凹型,神经弓位于椎体前半部,脉弧不分叉,血管孔长度约占脉弧长度的1/2以上。新属种的发现对进一步研究白垩纪蜥脚类恐龙的系统演化、古地理分布等提供了新的材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