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46篇
  免费   325篇
  国内免费   454篇
测绘学   24篇
大气科学   5篇
地球物理   71篇
地质学   1394篇
海洋学   76篇
天文学   1篇
综合类   37篇
自然地理   17篇
  2024年   7篇
  2023年   44篇
  2022年   30篇
  2021年   23篇
  2020年   32篇
  2019年   34篇
  2018年   31篇
  2017年   36篇
  2016年   39篇
  2015年   43篇
  2014年   61篇
  2013年   44篇
  2012年   59篇
  2011年   64篇
  2010年   49篇
  2009年   89篇
  2008年   100篇
  2007年   67篇
  2006年   85篇
  2005年   82篇
  2004年   66篇
  2003年   69篇
  2002年   70篇
  2001年   66篇
  2000年   52篇
  1999年   66篇
  1998年   55篇
  1997年   60篇
  1996年   36篇
  1995年   20篇
  1994年   13篇
  1993年   9篇
  1992年   7篇
  1991年   5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6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2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18 毫秒
81.
82.
岩体支护     
  相似文献   
83.
柔性桩荷载传递特性与有效桩长分析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本文对柔性桩的承载特性进行了理论分析,并采用荷载传递函数,用数学方法推导了计算柔性桩桩身应力、位移的公式。分析了柔性桩荷载-沉降曲线的特征,推导了一个计算柔性桩有效桩长的公式。  相似文献   
84.
85.
深基坑锚杆支护简要设计计算及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锚杆已大量应用于地下结构施工时护墙(桩、地下连续墙等)的支撑,本文采用多种实用简明的方法对锚杆的设计计算加以讨论,并将其应用于广州地铁东山口车站局部临时锚杆的设计,比较各种方法的优劣,希望能给设计工作者提供一点参考。  相似文献   
86.
“郯-庐断裂带南段深层次的塑性变形特征及区域应变场”(以下简称“郯-庐带应变场”)一文(发表于本刊,1984,第6卷,第4期)作者认为,郯-庐断裂带南段是一个对应于郯-庐断裂带深层次的大型平移韧性剪切带,并根据变形砾石讨论了区域应变场,用剪切的片理面、劈理面走向、褶皱轴迹以及原始片理面上的拉伸线理(经过展平)作为拉伸构造线的标志测量θ′角并计算位移量。同时还讨论了应变在垂深(实为地层)  相似文献   
87.
爆炸地震的能量转换系数计算及其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本文提出爆炸地震的能量转换系数计算公式 α=(k·10-2)3/n·10-3和 α=2.03·10-3 multiply from i=1 to 6 (Fi)上式中k、n为爆炸地震效应的统计参数。下式中Fi(i=1,2,…,6)为反映爆炸方式和场地条件的影响因子。 利用爆炸地震的能量转换系数α,还可建立不同爆炸方式的药量等效系数η: η=α/α0和爆炸震级估算公式 M=4.42+0.53logαQ.上式中α0为井下组合(标准)爆破的转换系数。下式中Q为以吨(t)为单位的药量(TNT)。  相似文献   
88.
江丕光 《江苏地质》1995,19(3):166-173
岩土工程地质条件在基坑支护工程设计中的应用实例江丕光江苏地质基桩工程公司,镇江,212111关键词:岩土工程地质,基坑支护,建筑施工,江苏.ApplicationofGeotechnicalEngineeringGeologicalCondition...  相似文献   
89.
本文着重阐述HMS系统的振动控制机理及其分析模型。在对试验结构分析的基础上,建立了HMS系统考虑其油液压缩性的“可压缩弹性”分析模型(简称“弹性”模型)。试验与分析证明,以该模型描述HMS的系统的工作状态是符合实际的。本文以所建立的“弹性”分析模型,对HMS系统各参数对底层柔性建筑抗震控制体系减震效果影响的规律性进行了详细的计算分析,得出了一些结构,这些结论对实际工程抗震控制设计是非常有意义的。  相似文献   
90.
本文用钢管混凝土柱作为结构底层耗能柱、用承重墙和隔震器控制结构底层倒塌破坏,从而提出了一种新的耗能-隔震柔性底层结构体系。通过本文12根钢管混凝土柱和文献[7]中7根钢管混凝土柱的低周疲劳实验,初步确定了钢管混凝土柱地震损伤模型的参数;通过两个钢管混凝土-钢筋混凝土三层框架模型和一个纯钢筋混凝土三层框架模型的拟动力实验,研究和比较了两类结构体系的地震损伤。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