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52篇
  免费   383篇
  国内免费   636篇
测绘学   60篇
大气科学   34篇
地球物理   133篇
地质学   1375篇
海洋学   591篇
天文学   9篇
综合类   215篇
自然地理   54篇
  2024年   11篇
  2023年   59篇
  2022年   84篇
  2021年   84篇
  2020年   71篇
  2019年   87篇
  2018年   79篇
  2017年   79篇
  2016年   83篇
  2015年   92篇
  2014年   127篇
  2013年   101篇
  2012年   115篇
  2011年   160篇
  2010年   88篇
  2009年   100篇
  2008年   96篇
  2007年   115篇
  2006年   91篇
  2005年   63篇
  2004年   67篇
  2003年   63篇
  2002年   67篇
  2001年   83篇
  2000年   47篇
  1999年   43篇
  1998年   51篇
  1997年   39篇
  1996年   39篇
  1995年   35篇
  1994年   25篇
  1993年   26篇
  1992年   29篇
  1991年   16篇
  1990年   17篇
  1989年   13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3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3篇
  1983年   2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2篇
  1980年   3篇
  1974年   1篇
  1973年   1篇
  1964年   2篇
  1954年   1篇
  193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47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41.
142.
对扬子克拉通北缘新元古代岛弧花岗岩类成分极性的地球化学研究表明,在SiO_2含量相近的条件下,由北向南岩石中K_2O、K_2O+Na_2O、K_2O/Na_2O逐渐增加,而CaO逐渐降低;从北向南,微量元素Rb、Ba、Th、Zr、Nb、Ta、 ∑REE及Rb/Th、Rb/Nb、∑LREE/∑HREE、(La/Yb)_N 逐渐增加或具增加趋势,而 Sr、Co、Ni和Sr/Ba具逐渐降低或具降低趋势;同位素组成由北向南δ~18O、εs_r(t)系统增高,而ε_(Nd)(t)逐渐降低。这些组分的空间变化规律与环太平洋带位于俯冲带上盘向陆一侧的岛弧或大陆边缘岩浆中出现的成分极性规律相一致.分析认为,大陆壳物质以不同比例的加入是影响俯冲带岛弧花岗质岩浆成分极性的一个重要因素,向陆一侧岩浆中陆壳物质所占的比例逐渐增高,而幔源物质所占比例逐渐降低。  相似文献   
143.
带电α卡找矿法是铀矿普查中继α卡找矿法后发展起来的一种测氡找矿法。文章介绍了带电α卡找矿法原理及其在铀矿床上的试验结果,带电α卡找矿法比自然α卡找矿法具有更高的测氡灵敏度,并且卡上α强度与杯中氡浓度有良好的线性关系。自从J·W·卡特等人提出用α卡法找铀矿后,近年来国内外均在进行这一方面的试验或用于找铀矿。我们根据氡的短寿子体在初始态呈正离子,可以被电场加速漂移的特点,试验了“带电α卡”找铀矿的方法。“带电α卡”即是将α卡带电,形成一电场。由于电场的作用,使α卡比正常条件下能吸附更多的氡短寿子体,使α卡上的α强度相对增高,从而提高了α卡的测氡灵敏度。我们将一般条件下金属薄膜对氡短寿子体的吸附称为“自然吸附”(此时的α卡称为“自然α卡”或“α卡”以区别于带电α卡)。将电场作用下金属薄膜对氡短寿子体的吸附称为“电场吸附”。显然有电场吸附作用叠加时将比纯自然吸附作用强。自1981年以来,我们对带电α卡找矿法的原理,装置,野外找矿方法及其效果等力面进行了试验研究。用带电α卡法找铀矿时,α卡用镀铝聚脂薄膜制成,将α卡挂在塑料杯(容器)中,加上负300伏电压。然后将整个装置倒置在测点探坑中(见图1)。六小时后取出α卡,用辐射仪测量卡上α强度,则卡上α强度将与测点的氡浓度有关。  相似文献   
144.
陈仁义  刘玉琳 《地质论评》1995,41(2):165-173
索尔库都克矿床是近年来新疆境内探明的中型铜(钼)矿床。对其成矿地质环境、矿床地质特征、夕卡岩其分带的研究表明,该矿床之夕卡岩与Д.C.柯尔仁斯基所划分的类夕卡岩相类似。该夕卡岩是由凝灰砂岩、安山玢岩等变质形成的。流体包裹体和稳定同位素的研究表明,该矿床是我国特殊的层状夕卡岩矿床,与接触交代夕卡岩矿床明显不同。  相似文献   
145.
柿竹园夕卡岩中有早、晚形成的两种产状石榴子石。本文为查明其形成物理化学条件及与矿化的关系,采用矿区天然花岗岩、灰岩和夕卡岩化早期形成的石榴子石为试样进行了模拟实验研究。实验结果表明:夕卡岩化早期石榴子石是在温度400—750℃,压力500—1000bar,pH=5—8条件下,由富含Si、Al、Fe、Cl、F等组分的热液与上泥盆统佘田桥组灰岩交代反应形成的;晚期石榴子石是在温度250—700℃,压力500—1000bar,pH=5—14条件下,由富含Si、Al、F等组分的带钨溶液与早期石榴子石交代反应产生重结晶作用形成的。  相似文献   
146.
新疆尼勒克县哈勒尕提铜铁矿地质特征及找矿前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曹景良 《地质找矿论丛》2005,20(Z1):120-124
文章介绍了新疆尼勒克县哈勒尕提铜铁矿成矿地质背景和矿区地质特征、矿体特征、矿物成分、微量元素分布特征等,指出该矿具备大型矿床的成矿条件,有较大的找矿前景.  相似文献   
147.
阿尔金北缘大平沟金矿床成因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大平沟金矿是阿尔金北缘地区近年来新发现的一个中型金矿床。它受韧性剪切带构造的控制,矿化类型为蚀变糜棱岩型夹少量钾长石石英脉型。文章通过地质地球化学的研究,探讨了该矿床的成因。稀土元素、硫同位素、铅同位素和锶同位素地球化学特征反映成矿物质主要来源于变质岩;流体包裹体和氢氧同位素反映成矿流体主要来源于变质水,有少量重熔岩浆水和大气降水的混入,成矿温度198~2 90℃,成矿流体密度0 .791~0 .971g/cm3 ;盐度w(NaCleq) =2 .0 3%~5 .5 % ,成矿压力(42 0~72 0 )×10 5Pa ,成矿深度为1.6 1~2 .6 8km。石英流体包裹体Rb_Sr等时线年龄表明成矿时代为加里东期。大平沟金矿床属于中温动力变质热液成因矿床。  相似文献   
148.
柴达木盆地北缘冷湖七号构造油气成藏过程与模式   总被引:7,自引:2,他引:7       下载免费PDF全文
本文在对冷湖七号油气成藏条件综合分析的基础上,依据构造发育史与烃源岩生、排烃史,结合流体包裹体均一温度,分析了冷湖七号构造油气藏形成期次和过程,总结了东、西2个构造高点的油气成藏模式。研究结果表明:①冷七1井N12层包裹体主要为含烃盐水包裹体和气态烃有机包裹体,其均一温度明显分为60~70℃和110~130℃两个峰值区,对应地质时间分别为N21—N22时期和N2末—现今。结合源岩生、排烃史和构造演化史分析表明N12—N22时期为冷湖七号油气成藏的主要时期;②冷湖七号东高点N21气藏形成机理与模式为:断控同生隆起—单源供烃—不整合、断裂输导—浮力驱动—次生型断裂遮挡油气成藏模式;西高点E3油藏形成机理与模式为:同生隆起—双源供烃—不整合、断裂输导—浮力驱动—残留型原生油藏成藏模式。  相似文献   
149.
柴达木北缘滩间山群时代及其地质意义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滩间山群是柴北缘早古生代重要的火山-沉积建造。基于野外地质特征、古生物组合、同位素年龄、构造-热事件等的综合分析,本文认为滩间山群形成于早-晚奥陶世,时限496~440Ma,与该区超高压变质作用不同步,后者时限545~485Ma。新的滩间山群火山-沉积建造序列表明,柴北缘从新元古代-早古生代可能存在两次构造开合演化过程。  相似文献   
150.
新疆伊吾县宝山铁矿地质特征、成矿模式与找矿方向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宝山铁矿位于新疆东准噶尔晚古生代岛弧岩浆-构造成矿带东部,位于琼河坝铁铜多金属矿集区.宝山铁矿为由热液交代成因夕卡岩型磁铁矿矿体和黄铜矿-磁铁矿矿体、贯入成因夕卡岩型磁铁矿矿体和热液充填型黄铜矿矿脉构成的铁矿床,目前开采的主要为磁铁矿型铁矿.矿区岩浆岩类型多样,主要有花岗岩、辉长岩和辉绿玢岩.从矿体被花岗岩穿插及贯入型磁铁矿中含Co高等特征推断,主成矿岩体可能为隐伏的辉长岩.矿区深部存在规模较大的含矿夕卡岩质成矿流体"生产车间",含矿夕卡岩质流体的形成与迁移是脉动的,成矿后期以铜的成矿为主.宝山铁矿下步的找矿重点应放在对露天采坑深部隐伏铁矿和矿区深部隐伏铜矿的预测与探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