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72篇
  免费   212篇
  国内免费   221篇
测绘学   321篇
大气科学   99篇
地球物理   194篇
地质学   724篇
海洋学   153篇
天文学   221篇
综合类   98篇
自然地理   95篇
  2024年   11篇
  2023年   41篇
  2022年   42篇
  2021年   59篇
  2020年   58篇
  2019年   75篇
  2018年   50篇
  2017年   51篇
  2016年   56篇
  2015年   51篇
  2014年   85篇
  2013年   63篇
  2012年   68篇
  2011年   81篇
  2010年   66篇
  2009年   57篇
  2008年   45篇
  2007年   67篇
  2006年   55篇
  2005年   68篇
  2004年   41篇
  2003年   63篇
  2002年   65篇
  2001年   49篇
  2000年   48篇
  1999年   66篇
  1998年   60篇
  1997年   41篇
  1996年   49篇
  1995年   64篇
  1994年   53篇
  1993年   37篇
  1992年   29篇
  1991年   24篇
  1990年   19篇
  1989年   14篇
  1988年   9篇
  1987年   4篇
  1986年   4篇
  1984年   2篇
  1982年   3篇
  1981年   5篇
  1980年   1篇
  1976年   1篇
  1975年   1篇
  1972年   1篇
  1963年   1篇
  1962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90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981.
本文以地磁场时空变化的规律性为物理依据,以最小二乘法为数学工具,对我国1990年10月—1991年6月103个定点核旋观测每日北京时21点绝对值F_(21)、Z_(21)、H_(21),以及部分台站的基线值F_B、Z_B、H_B进行了考察,并提出利用区域台间地磁数据的空间线性相关和对基线值进行多项式拟合两种方法进行方差分析,以及用标准偏差作为判断观测数据质量的标准。  相似文献   
982.
卫星重力梯度向下延拓的最佳积分核谱组合解   总被引:8,自引:1,他引:8  
吴晓平  陆仲连 《测绘学报》1992,21(2):123-133
  相似文献   
983.
工业爆破的地震效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一、前言在固体介貭中爆炸时,一部分能量轉化为弹性波,对地层和建筑物产生与地震波相似的影响。工业爆破常需在厂矿区、建設工地或居民点附近进行。为了确保安全,有必要研究其地震效应。  相似文献   
984.
研究表明活动星系核的高能γ射线辐射和低频射电辐射有着某些内在的联系。EGRET已检测到66 颗可信度很高的活动星系核。而这些高能的活动星系核有部分缺少足够的射电图象观测。为研究这些河外剧变源的射电辐射性质及致密结构,并研究活动量系核射电喷流弯曲与高能辐射的内在联系。我们利用国际欧洲VLBI网,英国的MERLIN 和美国的VLA对近20 颗γ射线活动星系核进行了观测。本文给出部分高能γ射线活动星系核在8 .5GHz的VLA 观测图象。  相似文献   
985.
收集了BLLac天体的有关信息作为前文(Fan&Lin1996)的补充,并在文中加入了具有喷流、具有超光速子元和具有高能射线辐射的BLLac天体表。同时在表1c中列出了BLLac天体的发射线,对偏振度与大幅光变的统计相关在相对论成束框架下给予了解释。  相似文献   
986.
刘飞  杨经绥  牛晓露  李观龙  冯光英 《岩石学报》2021,37(10):2971-2994
雅鲁藏布江缝合带西段出露东波和普兰等多个大型的超镁铁岩体,其成因还存在争议。为此我们近年来对东波蛇绿岩开展了地表填图并实施了一口1002m的科学钻探DSD-1。研究显示具有"厚幔极薄壳"特征的东波蛇绿岩记录了多期岩浆事件:(1)~137Ma的OIB型玄武岩和138~144Ma的OIB型辉绿岩和辉长岩,以及普遍出露熔融程度达30%以上的亏损型方辉橄榄岩,反映了早白垩世初期古洋盆受到地幔柱活动影响;(2)129Ma的薄壳均质辉长岩(I型)、128Ma的辉长岩脉(Ⅱ型)和科钻岩芯中厚18m辉绿岩(Ⅲ型)的地球化学成分均与西南印度洋洋脊玄武岩类似,它们是在慢速-超慢速扩张脊附近大洋核杂岩侵位过程中形成的;(3)地表辉绿岩脉(Ⅳ型)的SIMS和SHRIMP锆石U-Pb年龄为121~123Ma,全岩地球化学具有异常低的REE、HFSE含量及明显的Th、Nb、Zr、Hf负异常,类似于Albanide-Hellenide造山带蛇绿岩中的无壳源物质混染的中钛玄武岩,指示辉绿岩脉形成于洋内初始俯冲环境。总的来说,东波蛇绿岩记录了早白垩世地幔柱影响的超慢速扩张和初始洋内俯冲过程。  相似文献   
987.
变质核杂岩中高Sr低Y型花岗岩的发现及其地质意义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在星子变质核杂岩和武功山变质核杂岩中发现了高Sr低Y型花岗岩。这是变质核杂岩构造中高Sr低Y型花岗岩的首次报道。地球化学研究结果表明,它们具有与adakite相似的地球化学特性。在时空分布上,属于中国东部adakite。它们是由玄武岩岩浆底侵到加厚的陆壳底部导致下地壳麻粒岩部分熔融形成的。结合花岗岩的地球化学特片及现有的资料探讨高Sr低Y型花岗岩的形成与变质核杂岩构造之间的成因关系。  相似文献   
988.
扫描核探针技术及其地学应用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晓红  王毅民 《地学前缘》2003,10(2):395-402
扫描核探针技术作为一种重要的微区原位无损痕量分析手段 ,广泛应用于地学与环境、生物与医学、微电子、材料与冶金科学以及艺术与考古学等研究领域。文中简介该技术在仪器装置、分析技术到地学应用方面的新进展 ,并将之与其他微区分析技术的性能特点进行了对比 ,最后讨论了该技术的未来发展和更广泛的地学应用问题。  相似文献   
989.
张瑞生  路凤香  郑建平  储玲林 《世界地质》2003,22(3):237-245,251
20世纪90年代以来,人们正在探索建立一个统一的全球动力学体系及各圈层相互作用的热、物质运动机制。通过对地核、核幔边界、过渡带、岩石圈—软流圈地幔、地幔柱理论、壳幔边界和地壳内热、物质的交换和圈层流变运动方式等进行分析,讨论了地球各圈层之间存在的热与物质的交换机制以及底侵作用、拆沉作用和岩浆部分熔融作用等壳幔相互作用过程。认为壳幔作用过程表现为一种阶段式、递进式动力学和物理化学演化过程。壳幔相互作用不仅是大陆动力学演化的主要机制,而且与深部地幔的交代及上地壳变形、造山带、盆地形成和演化之间存在耦合过程。基于壳幔热和物质相互作用的研究可以对上地幔及更深层次的地质作用过程进行限定。  相似文献   
990.
中国变质核杂岩的基本特征   总被引:3,自引:2,他引:3  
刘德民 《现代地质》2003,17(2):125-130
基于前人的研究基础之上 ,确立了中国变质核杂岩的三层结构 ,即盖层 (上部脆性变形层 )、滑脱层 (固态流变中间韧性层 )、核部 (变质核、同构造侵入岩 ) ,分析并总结了各层的主要特征。中国变质核杂岩的形成时间以燕山期为主 ,喜山期次之 ,还有晋宁期、加里东期、海西期以及印支期。依据中国变质核杂岩出露的大地构造位置 ,可分为板缘变质核杂岩和板内变质核杂岩两类 ,它们均与热异常和岩浆活动有密切的联系 ,变质核杂岩核部基本上都发生一期以上的岩体侵入 ,是找矿探矿的理想构造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